高校产教融合发展的影响要素研究
2021-01-25温凤媛白雪飞
温凤媛,白雪飞
1.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110034;2.辽宁大学,辽宁 沈阳110036
产教融合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推动高校与企业进行合作育人,协同创新的一种育人方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深化产教融合”发展,2019年《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中指出要通过深化产教融合,以“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产教融合是“推动教育优先发展、人才引领发展、产业创新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相互贯通、相互协同、相互促进的战略性举措。”[1]即是实现创新资源要素整合,实现优势互补,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在创新驱动的背景下,高校作为创新人才的主要供给来源,所培养的人才不仅是专业的精英,更需要大批的行业精英。2015 年11 月,教育部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自此各地高校的转型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现在全国已经有二百多所学校明确其整体或部分向应用型本科学校转型,而产教融合已经成为高校转型发展,服务于地方经济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产教融合可以实现高校研究与产业发展的有机整合,有利于培养一批引领产业发展的人才,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但是,在产教融合发展进程中,很多高校的产教融合不稳定,具有偶发性和暂时性,导致产教融合发展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因此,以影响高校产教融合发展的因素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对促进产教融合的进一步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一、产教融合发展的内涵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模式来源于国外的“合作教育”,合作教育这一概念最先是由美国的赫尔曼·施奈德提出。我国最初的相关阐述有“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校企结合”等。1995 年江苏省无锡市技工学校在《职业培训技能教学》上刊发的《加强系统化管理,不断提高生产实习教学质量》一文中首次提出“产教融合”一词,这里的“产教融合”与“产教结合”的含义相近。[2]
创新离不开人才,更离不开高校的人才培养。社会发展不仅需要学术精英,还需要大量的行业精英,[3]而产教融合则是一种有效的培养途径。Allan Klingstrom 认为产教融合具有:“工学结合、双向参与、服务社会”等特点。[4]秦斌认为产教融合的基本内涵是产教一体、校企互动。[5]罗汝珍认为产教融合具备教育与企业的多种功能,能够应对产业转型和市场竞争的需要,是一种产学研“三位一体”的融合模式。杨善认为,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相互融合而形成的有机整体。[6]曹丹认为高校与企业均是产教融合的主体,二者是一个密不可分的利益共同体,需要二者双向发力,双向整合。[7]
所谓产教融合是指产业(生产)与教育(教学)二者之间的高度合作发展,它包含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从宏观方面来说,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之间的融合;从微观方面来讲,产教融合是指生产与教学两方面的合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深化产教融合”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产教融合”进行了进一步的阐述与强调。在如今全球化与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下,产教融合成为高校培养行业精英的一种有效模式。
二、产教融合发展的影响要素及维度分析
产教融合发展主要受主体要素、协同要素和制度要素等要素的综合影响。其中,主体要素主要是指企业和高校两个主体要素的合作意识、资源禀赋和能力条件等;协同要素主要是指企业和高校在文化、技术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耦合协同程度;制度要素主要是指规章制度、政策支持、市场环境等方面。产教融合发展的影响要素及维度如表1所示。
表1 产教融合发展的影响要素及维度
三、产教融合发展影响要素的实证分析
(一)变量与数据来源
为了深入分析产教融合发展的三个影响要素对融合发展水平的影响,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面向企业和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影响要素主要是按照9个维度要素设置了9个问题。通过采用Likert五分量表对每个问题分别进行打分,从“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依次赋值1-5 分。产教融合发展水平主要从企业、高校和合作三个方面衡量,主要包括:企业接收顶岗实习学生数量、企业接收毕业生就业数量、企业支持学校兼职教师数量、企业对学校捐赠物资数量、学校为企业培训员工数量、学校为企业技术服务创造收益、合作订单培养数量、共同开发课程数量和共同开发教材数量等9个指标衡量。本次调查对象主要针对参与或者组织产教融合的高校负责教师和企业负责人展开。采用网络发放的模式,共发放问卷300份,实际回收272 份,其中有效问卷260 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6.67%。
(二)信度与效度检验
在对量表进行分析之前,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信度与效度的检验。首先,通过采用Cronbach系数对所设量表的信度展开了检验,结果显示总体Cronbach 值为0.78,三个分量表中的Cronbach 值均满足大于0.70 的要求,量表通过信度检验。其次,计算三个要素维度的AVE 值,进行因子分析,评估设计变量的收敛效度和结构效度的检验。通过计算,三个要素维度的AVE 值都在参考值0.50 以上,整体表现出比较高的收敛效度,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量表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所以,量表可以进行后续分析。
(三)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及结果分析
本文运用AMOS 软件对高校产教融合发展的影响要素进行了分析,得到高校产教融合发展影响要素对高校产教融合发展水平影响的标准化路径图,如图1所示。从拟合指数的结果可以看出,x2/df的值为4.13,小于上限参考值5.00;GFI的值为0.95,大于下限参考值0.90;AGFI 的值为0.91,大于下限参考值0.80;RMSEA 的值为0.07,小于上限参考值0.09;CFI、NFI 与NNFI 的值分别为0.92、0.97、0.94,均大于下限参考值0.90;PCGI、PGFI、RNFI 的值分别为0.65、0.63、0.66,均大于下限参考值0.50。综上,所有参数均通过拟合判断,可以认为模型具有很好的有效性。同时,各路径系数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高度显著。产教融合影响要素的标准化影响路径图如图1所示。
图1 产教融合影响要素的标准化影响路径图
从图1 可以看出,合作意识、资源禀赋与能力条件三个维度要素对主体要素的影响作用相近,其中合作意识的影响系数最大为0.36,资源禀赋和能力条件的影响系数均为0.32;文化耦合、技术衔接与利益协同三个维度要素对协同要素的影响作用差别较大,其中利益协同的影响最大,为0.55,文化耦合和技术衔接分别为0.21 和0.24;规章制度、政策支持和市场环境三个维度对制度要素的影响作用差别明显,其中规章制度的影响作用最大,为0.43,政策支持的影响次之,为0.32,市场环境的影响为0.25。
三个影响要素对产教融合发展水平的影响作用中,协同要素的影响系数最大,为0.41,制度要素的影响系数次之,为0.32,主体要素的影响系数为0.27,三个影响要素对产教融合发展的影响作用差距较大。说明在产教融合发展过程中,主体要素和制度要素是基础条件,协同要素作用的发挥更是产教融合发展的关键条件。其中,合作意识的培养、利益协同机制的发挥和有效规章制度的构建是产教有效融合的重中之重。
四、促进产教有效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产教融合发展的教育理念
高校要结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在继承校企合作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树立适应市场需要、面向产业需求的产教融合教育观,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发展模式。高校和企业互相吸引,不断提高融合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二)构建产教融合发展的协同体系
在全社会形成产教融合发展的浓厚文化氛围,实现高校知识与企业技术的有效衔接,在产权归属、权益分配及成本投入分配方面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模式,通过构建产教深度融合发展的协同体系,实现创新创业教育方式的变革创新,实现产教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全力打造产业链和创新链,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和企业的发展水平。
(三)促进产教融合发展的制度建设
加强产教融合教师队伍的建设,优化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方式,建立规范的产教融合发展管理制度,统筹好课程设置、师资分配以及教室和实验室的分配工作。定期开展产教融合技术人才交流会,以此促进知识共享,提升师生和企业相关人员对高校应用型学科产教融合模式的认知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