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虫
2021-01-24苍月生
苍月生
由加拿大著名科幻导演丹尼斯·维伦纽瓦指导的科幻电影《沙丘》已于今年九月全球上映。时隔三十七年,《沙丘》这部诞生于科幻黄金时代末期的经典作品终于再次搬上大银幕,以次世代影像的方式与新生代的科幻爱好者见面。
《沙丘》可谓是近年来被影视爱好者戏称为“影视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一大力作。很显然,当人们开始厌倦赛博霓虹与废土尘嚣之后,回顾一下来自黄金时代的那片沙海,着实别有一番风情。
美国科幻巨匠弗兰克·赫伯特在1965年创作出了科幻小说《沙丘》,它是首部同时获得雨果奖与星云奖的作品。《沙丘》系列描绘了在金黄色沙海覆蓋的行星厄拉科斯——人类梦寐以求、竞相抢夺的“香料”的产地——上演的关于权术与背叛、恐惧与仇恨、希望与梦想的太空歌剧。
故事中的“香料”并不是指真正的香料,而是作品世界观中的一种矿物,正式名称为“美琅脂”,是沙丘世界中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它能够延长人类寿命,启迪人类的智能。人类在进行深空航行时,服用“美琅脂”可以大幅度加强深空导航能力,因此掌握了“美琅脂”就等于掌控了宇宙。不过作者并没有详细设定“美琅脂”的作用原理,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沙丘》系列也不是传统意义上那种“硬科学”科幻。
《沙丘》或许是最早尝试构筑与地球生态截然不同的异星生态系统的科幻作品之一。相比于同时期其他名留青史的科幻作品,《沙丘》的故事舞台厄拉科斯行星的生态系统着实鹤立鸡群,令人叹为观止。 接触过《沙丘》系列作品的科幻爱好者,或许未必记得清小说故事主角保罗《哈姆雷特》式的复仇细节,也未必对世界观下的各大势力有着深入了解,然而对于潜伏在厄拉科斯金色沙海之下的一种恐怖生物,却只看上一眼便终生无法忘怀,似乎它们才是《沙丘》系列真正的主角。
没错,它们便是对后世各类幻想作品产生深远影响的科幻生物——沙虫(Sandworm)。
在上世纪90年代的PC即时战略游戏《沙丘魔堡》系列中,最令玩家害怕的并不是敌人的攻击,而是游戏中的中立单位——沙虫。在游戏设定中,沙虫是一种无差别攻击且无敌的中立生物。当年,无数玩家的香料采集车、作战单位甚至是建筑都曾被沙虫无情秒杀(在原著中,香料采集及运输车队面临的最大威胁也正是沙虫)。因此,沙虫可谓是不少玩家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之一。
沙虫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物?
如果用最粗暴的描述方式,它们就像是被放大了数百倍甚至是千倍万倍的蚯蚓(其口腔结构则与七鳃鳗极为相似)。在《沙丘》的世界观中,在行星厄拉科斯死气沉沉的外表之下,围绕着沙虫,有着一个无比奇妙的食物链闭环。
厄拉科斯的表层沙漠中生存着一种名为沙鳟(Sandtrout)的生物。这种生物可以视为小型沙虫,从几厘米到一米不等,很大程度上来说,沙鳟正是构成厄拉科斯生态的基石。不过,它们仅仅只是外形上相似,生态位和习性完全不同,而且沙鳟成为沙虫的过程更像是一种突变,而不是单纯的成长。
在沙漠干涸环境下生存的生物必定需要强大的耐旱性和特殊的储水能力,沙鳟正是通过自身的储水细胞吸收大量水分后,将水分与自身的代谢产物混合,生成一种被称为“早期香料”的物质。这种物质通常都深埋在沙漠深层。当“早期香料”大量聚集沉淀,其释放的大量气体无法排出,堆积的压力会最终引起在书中被称为“香料爆炸”的喷发,从而将“早期香料”溅射到沙漠表面,此后,“早期香料”经受暴晒和风干,才成为真正的“香料”。换句话说,香料其实是沙鳟的排泄物。
如果某片区域存在足够多的沙鳟,沙漠里的水分就会被迅速吸收,而且因为沙鳟的捕食,沙漠中的微生物数量也会急剧减少。当这片区域已经不具备继续滋养沙鳟生长的条件之后,部分沙鳟就会变异成沙虫。这种生物一旦产生,终其一生都不会停止生长。在原作中,最巨大的沙虫体型可以达到450米长,传说中还存在着超过1000米的巨型沙虫,但在书中未正式出现。与捕食微生物的沙鳟不同,沙虫可以消化包含无机物在内的任何东西,因此沙虫对于食物几乎是“来者不拒”(这也是《沙丘魔堡》设定中沙虫无差别攻击的原因)。沙虫的捕食过程类似于地球上的须鲸类生物,须鲸在海洋中遨游,张开大口吞噬海水,消化掉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唯一的区别在于须鲸会排出海水,沙虫却会把沙砾全部消化掉。因此,沙虫表面的鳞片其实是由坚硬的无机物组成的,故此在《沙丘魔堡》的设定中,沙虫具有无敌的护甲。在原著小说中,沙虫也几乎是一种无敌的存在。
从上述生态结构看,沙虫似乎正是沙鳟在缺少食物环境下产生的一种定向突变。但是,无敌的沙虫也存在致命的弱点,而这个弱点正是被称为生命之源的水。当沙虫吸收了一定量的水分后,身体结构就会变得不稳定,生理机能逐渐丧失,对于沙虫而言,这便是痛苦的“死亡过程”。死亡的沙虫将会分解,化为微生物或是成为微生物的养料。
众所周知,任何生命都离不开水。在真实世界中,虽然人类已经发现了不依赖氧气生存的厌氧生物,但至今为止尚未寻觅到厌水生物的踪迹,也鲜有人将“厌水生物”这一概念作为研究课题方向。由此,我们不得不对弗兰克·赫伯特惊人的想象力感到钦佩。因为他不但无中生有地创造出了这种令人印象深刻的“厌水生物”,更为其描绘了一幅完整且严谨的生态画卷。
更神奇的是,在《沙丘》的世界中,一旦某一地区的微生物繁衍过于旺盛,这些茁壮成长的微生物就会成长为沙鳟!沙鳟捕食微生物,当资源消耗殆尽时化为沙虫,而沙虫死后又分解滋养微生物,大量繁衍的微生物又成长为沙鳟……看似毫无生气的厄拉科斯沙海之下,其实蕴藏着一个生机勃勃又无比稳固的生态闭环。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如果以地球生物的标准来判断,在厄拉科斯的原始生态中实际上只存在着一种生物,这种生物靠捕食自己生长,最终尸骸又反哺自身,在完全不依赖其他生物的情况下自给自足地繁衍,颇有些许北欧神话中“尘世巨蟒”的味道,不可不谓神奇。
沙虫的横空出世对后世创作者们的影响非常巨大,以至于我们时常能够看到这一设定的影响,例如《魔兽世界》《激战》《最终幻想》以及《无人深空》等幻想类题材游戏或者影视作品。
各种天马行空的怪兽是幻想类影视、游戏最吸引人的元素之一,但许多幻想中的“怪兽”其实都有现实原型,例如我们熟知的哥斯拉就是恐龙和海鬣蜥的混合物。那么,沙虫是否存在某种现实原型呢?
虽然沙虫从外形到生态习性都与蚯蚓有些许相似,但是仅仅凭借蚯蚓便能创造出如此神奇的幻想生物吗?沙虫是如此神奇和特别,根本不像会在地球生态圈中存在的东西,“蚯蚓说”听上去似乎缺少说服力。事实上,尽管作者弗兰克·赫伯特并没有明确提及沙虫的原型,但在现实世界中,却的确有着与沙虫高度相似的生物。
2015年10月,在英国萨里郡一家水族馆的一个水箱里,十几条鱼接连失踪,活不见鱼死不见尸,这不禁引起工作人员的好奇。该馆员工在倒空水箱后赫然发现,里面竟然有一条令人毛骨悚然、长约一米的虫子——博比特虫。毫无疑问,正是它吃掉了那些鱼。
博比特虫学名为矶沙蚕(Eunice aphroditois),通常生活在十至四十米左右的温暖浅海中。它的环节状躯体外壳呈现出一种斑斓的红色,平均体长在一米左右,目前已知的最大个体长达三米,拥有六百七十三个环节。
博比特虫与沙虫最相似的地方,毫无疑问是它们头部的进食器官。这一器官的构造比较复杂,能由内向外翻转;其末端具有锋利的下颚,完全张开时,像是自动化流水线上的机械臂爪。平时,博比特虫会将身体完全埋入海底的巢穴之中,从外观上完全无法发现它的踪迹。当猎物经过时,博比特虫会迅速出击,一旦猎物被抓住,它便立即躲回洞中进食。博比特虫的攻击无论力量和速度都十分强悍,许多时候甚至能将猎物直接撕成两截。
不过,外观凶悍、性情也十分凶猛的博比特虫实际上是一种杂食动物,当缺乏食物时,它也会进食海草等海洋植物,这似乎又与沙虫的“来者不拒”有着某种异曲同工之妙。
博比特虫虽然看上去狰狞凶悍,但要说“恐怖”,着实还差上一大截,接下来要介绍的神秘生物,它可以当之无愧地冠以“恐怖”之名。因此,在关于沙虫原型的考察中,有人提出了另一种可能性,它就是与“尼斯湖水怪”“天蛾人”“大脚怪”等并称“世界十大神秘未知生物”的“蒙古死亡蠕虫”。
这种生物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是在美国探险家、博物学家罗伊·查普曼·安德鲁斯①1926年出版的《追寻古代人的足迹》一书中。书中记述安德鲁斯在20世纪初的一次考察中,参加了蒙古当地贵族的宴席。时任蒙古国总理的达木丁巴扎尔在酒后讲起了血虫的故事,他当时讲得过于投入,眼看就要讲到血虫是如何为成吉思汗守陵的时候,随从把他叫到房外,提醒他这些西方人都是所谓的探险家。自知闯祸的巴扎尔惊出一身冷汗,回到席上,他轉移话题,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述血虫是多么可怕,叮嘱探险家们无论如何不要接近它们。巴扎尔说他曾经见过一条血虫,那条血虫大约六十厘米长,像一根带着鲜血的大肠,没有头也没有四肢,隐藏在戈壁中,当有猎物靠近时,会突然探出身体,对猎物发出闪电般的攻击。它的头部是一张血盆大口,全身有剧毒,猎物一接触就会立刻毙命。传说中,血虫生活在戈壁沙漠最荒凉的地方。
当时的安德鲁斯听完之后,悟出了巴扎尔的弦外之音。他意识到巴扎尔所讲的这种血虫,可能与传说中的成吉思汗陵墓有着密切关联,于是自1922年起的近十年中,安德鲁斯组织探险队在沙漠中疯狂搜寻,期间不断对外宣布他的发现成果,人类最早发现的恐龙蛋化石就是在此期间被发掘的。
然而,安德鲁斯自始至终都没有发现血虫的踪迹。1932年,安德鲁斯在《征服新中亚》一书中,将这种血虫命名为“蒙古死亡蠕虫”。
在随后的近百年时光中,无数探险家身赴蒙古戈壁沙漠深处调查这种蠕虫的踪迹,在这些人的努力之下,这种神秘生物的形态逐渐清晰起来,目前已知最为详尽的记载是这样描述的:这只虫有五英尺(约一点五米)长,外形如牛肠一般。身体通常是红色,身体两端有时会探出犄角。大部分时候潜伏在地表下方,只有捕食或是察觉领地受到威胁时才会钻出地表。它具备喷射毒液以及释放电流的能力,毒液具有极强的腐蚀性,甚至能够腐蚀金属,而其释放的电流甚至可以击倒数米之外的牛羊等大型动物。
这些描述听上去神乎其神,根本不像现实中的生物,那它是否可能真的存在于现实世界呢?
首先来分析它喷射毒液的能力。喷射毒液在现实生物中并不稀奇,眼镜王蛇、蝰蛇类都具备喷射毒液的能力,稀奇的是,记载中死亡蠕虫喷射的液体与其说是毒液,倒不如说是一种强酸。所以,如果蒙古死亡蠕虫真的存在,那么它喷射的可能并非毒腺中分泌的毒液,而是类似胃酸的消化液,但即便如此,胃酸消化分解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能出现类似异形体液这样的腐蚀效果。
其次是它的放电能力。在自然界中,可以放电的生物大多是水生生物,比如电鳗和电鳐,目前尚未发现陆生放电生物。电鳗等之所以具有放电能力,是因为它可以借助水的导电性,让电力扩散出来;但死亡蠕虫是陆生动物,由于空气并不是优良导体,尤其是沙漠中空气更为干燥,因此,除非它体里内有非常高的电压才可以释放出电流。然而,释放高压电非常浪费身体能量且低效,正常情况下,陆生生物不太可能演化出这样的器官。
正因如此,后世探险家虽然前赴后继,至今为止并没有人真正找到过死亡蠕虫的任何实体样本。事实上,即便死亡蠕虫真的存在,其夸张的捕食能力也极有可能是后世人添油加醋、夸大其词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在罗伊·查普曼·安德鲁斯对死亡蠕虫的原始描述中,并没有有关腐蚀毒液和放电能力的记载。蒙古死亡蠕虫于1926年开始被人们所认知,而《沙丘》系列首部作品诞生于1965年,死亡蠕虫与沙虫虽然从形态和生活环境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在能力和捕食方式上却大相径庭,弗兰克·赫伯特在创作《沙丘》时是否受到死亡蠕虫影响,并不能确定。
【责任编辑 :阿 吾】
①罗伊·查普曼·安德鲁斯:曾任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首枚恐龙蛋化石的发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