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究
2021-01-23曹雪
曹雪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具体,有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认知能力发展的阶段,也已经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将生活化教学应用到数学教学中,能全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分析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存在的误区,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
引言
新课程标准的新要求,需要广大一线小学数学教师从学情出发,逐步摒弃“知识本位”的传统教学误区,立足于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本着贯彻现代化教学理念的原则,越来越多小学数学教师都开始在教学过程中找寻生活化元素,让课堂显得更有针对性,同时也更为科学合理,但由于生活化教学应用的时间较短,还存在很多误区,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正确的策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生活化教学的概念和意义
生活化教学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设定一定的生活情景,把书本上的知识和具体的生活联系起来,把课堂生活化处理。小学年龄段的学生虽然不能完全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但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能力和生活经验,主要是通过感性认知来认识世界。因此,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将生活中的案例和课本上的知识结合在一起,学生会更有代入感,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生活化的眼光看待数学问题。生活化教学能够利用具体的生活化场景展现出抽象的数学知识,辅助学生进行学习;与此同时,利用生活化教学方法还能够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利用知识的力量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二、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策略
(一)依托教材,促进学习材料生活化
教材是进行数学教学的主要参照,也是《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呈现,它给学生数学学习提供了学习依据,所以是开展数学教学的核心抓手。目前,统一的部编版教材更加契合小学生学习实际,相对于之前的数学教材,新的数学教材完全按照“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通过“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问题来引导学生应用所学来解决问题。所以新教材中的很多问题都源于生活,數学教学活动也要基于学生的生活;在思路上突出解决问题,鼓励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提倡学生自主探究或者是合作学习,这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特别是重视问题设置的合理性,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这对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非常有帮助。
(二)增加生活化实践,促进知识理解
古人语:“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做好一件事情,要多投入到实践中,只有通过学生不断探索,不断体验,才能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在课堂上收获知识,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让课本中抽象的知识更加形象化、具体化,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建立多元化的教学体系。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教师让学生说出你在生活中见到的圆形,皮球、太阳、盘子、锅……那么你能画出这些圆吗?在以前的学习中,都是长方形、正方形等,画图的时候只需要用直线来画,圆是由曲线围成的,应该怎么画呢?你需要分几步来画,每一步都需要注意什么?学生自发组成小组来讨论交流,每次出现问题学生都及时解决,经过学生画图发现,能不能画好圆,最关键的是要找到圆心,如果圆心到圆周边的距离相等,这就是一个完美的圆,教师给学生讲解了画圆的三要素,圆心、直径和半径,圆的大小和直径有直接的关系,学生由画圆初步认识了圆。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让学生动手实践来理解圆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要远远高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一旦养成实践操作的习惯,就会慢慢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活跃课堂氛围
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活跃课堂的氛围,特别是在一节课刚开始的时候,课堂导入就像是演奏的前奏,对整节课的开始有着抛砖引玉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数学情景,教师应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数学场景入手,不断培养学生的兴趣。利用生活化教学,设置生活化的场景,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书本上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和记忆。比如说在讲解“平均数”这个概念的时候,如果教师只是按照书本上的概念进行讲解,想必学生很快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教学模式,设立生活场景,比如说准备四个棒棒糖,分发给随机抽取的两名学生,首先给张同学一个棒棒糖,给刘同学三个棒棒糖,此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这种分配棒棒糖的方式合理吗?”学生回答不合理,因为刘同学比张同学多了两个棒棒糖,这是不公平的。随后,教师从刘同学手上拿出一个棒棒糖分给张同学,此时再向学生进行提问:“这种分配方式合理吗?”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平均数”这个概念,通过对棒棒糖的分发,让学生明白了平均数就是用总数除以需要分配的人数。
总结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应该将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促进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小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在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入生活化教学,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内驱动力,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褚秀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探索[J].新课程(上),2009(2).
[2]单恒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实践版),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