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制双头软毛牙刷对牙周病患者口腔健康状态的改善效果观察

2021-01-23林文友方喆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36期
关键词:出血指数牙周袋龈沟

林文友 方喆

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全国成年人群的牙周健康率呈下降趋势[1]。牙周病以其症状隐匿、病程长、病情发展速度缓慢等特点,正在侵袭人们的口腔健康。现有研究表明,牙菌斑是诱发牙周病必不可少的始动因子,因此,对牙菌斑的控制是防治牙周病的关键一环,而控制和消除菌斑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坚持正确刷牙,做好居家口腔健康清洁护理[2,3]。本研究依据口腔牙齿分布特点特制双头软毛牙刷,增加牙刷与牙齿的拂刷接触面,以期提升对牙菌斑的清除率,并通过临床实践观察分析特制双头软毛牙刷对牙周病患者口腔健康状态的改善效果与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9 年3~7 月就医于上海市闵行区中医医院口腔科的70 例牙周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 例。对照组男21 例,女14 例;年龄最大53 岁,最小29 岁,平均年龄(39.43±5.90)岁;病程最短1 年,最长12 年,平均病程(4.17±2.76)年。观察组男25 例,女10 例;年龄最大60 岁,最小27 岁,平均年龄(39.60±7.62)岁;病程最短1.5 年,最长10 年,平均病程(4.30±2.54)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①轻度、中度牙周病患者;②牙周袋探诊深度≥3 mm;③年龄为20~60 岁患者;④口腔卫生状况良好,能够自觉维护口腔健康患者;⑤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患者。

1.3 排除标准 ①重度牙周病患者;②牙齿松动、移位患者;③失牙数≥5 颗患者;④近3 个月有服用抗生素类药物患者;⑤合并全身代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精神类疾病患者。

1.4 方法

1.4.1 对照组 选择常规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对牙龈-牙交界区(牙刷毛进入龈沟及邻间隙约45°角,对着牙长轴在原位作前后方向短距离的水平颤动4~5 次,刷2~3 个牙/次,依次进行,注意重叠放置)和颌面(将刷毛紧压颌面,使毛端深入点隙,作前后牙方向的颤动)进行拂刷,拂刷时间≥3 min/次,每天早晚各刷1 次,拂刷4 周为1 个疗程。

1.4.2 观察组 采用特制双头软毛牙刷,以同样的巴氏刷牙法拂刷牙龈-牙交界区和颌面,拂刷时间≥3 min/次,每天早晚各刷1 次,拂刷4 周为1 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5.1 临床疗效 判定标准:本研究临床疗效等级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龈沟出血指数下降,牙周袋深度减少>2 mm 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改善,牙周袋深度减少1~2 mm 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无减轻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2 菌斑指数 本研究采用Quigley-Hein 法,依据菌斑显示剂染色的范围判定菌斑指数。牙面无菌斑计为“0”;牙颈部龈缘处有散在的点状菌斑计为“1”;牙颈部连续窄带状菌斑宽度≤1 mm 计为“2”;牙颈部菌斑覆盖面积>1 mm 计为“3”;菌斑覆盖面积占牙面≥1/3,但≤2/3 计为“4”,菌斑覆盖面积占牙面>2/3 计为“5”。

1.5.3 牙周袋深度 本研究采用牙周探针分别在牙的颊(唇)、舌面远中、中央、近中测量,每个牙记录6 个位点的探诊深度,取其平均值,单位取“mm”。

1.5.4 龈沟出血指数 本研究依据牙科龈沟出血指数分级分为6 级。牙龈健康,探针无出血计为“0”;探针出血,龈乳头和边缘龈无水肿及颜色改变计为“1”;探诊出血,龈乳头和边缘龈有颜色改变,无水肿计为“2”;探针出血,龈乳头和边缘龈颜色改变,轻度水肿计为“3”;探诊后出血,龈乳头和边缘龈颜色改变,明显水肿计为“4”;探针出血,有自发出血和颜色改变及水肿计为“5”。

1.5.5 舌苔薄厚比 本研究依据舌苔厚薄分类标准,分2 级。透过苔质能见到舌体为薄苔,透过苔质不能见到舌体为厚苔。分别对两组患者拂刷前后的舌苔进行观察记录,统计薄苔与厚苔数量,并以舌苔薄厚比(薄苔数/厚苔数)作为判定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菌斑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菌斑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菌斑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牙周袋深度比较 治疗前,两组牙周袋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周袋深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治疗前后龈沟出血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沟出血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龈沟出血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两组拂刷前后舌苔薄厚比比较 拂刷前,两组舌苔薄厚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拂刷后,观察组舌苔薄厚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菌斑指数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菌斑指数比较(±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牙周袋深度比较(±s,mm)

表3 两组治疗前后牙周袋深度比较(±s,mm)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表4 两组治疗前后龈沟出血指数比较(±s)

表4 两组治疗前后龈沟出血指数比较(±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P<0.05

表5 两组患者拂刷前后舌苔薄厚比比较(%)

3 讨论

牙周病是发生在牙齿支持组织的慢性口腔疾病,可发生于各年龄阶段,是导致成人失牙的首要原因,严重影响人们的口腔健康和生活质量。该病以牙龈出血、牙龈炎症、牙齿松动、牙槽骨吸收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主要病因包括菌斑微生物感染、牙结石、不良的牙齿修复物、血液类疾病、糖尿病、吸烟、遗传因素和精神因素等[4,5]。有研究表明,牙周病不仅仅是口腔局部组织的病变,还与心脑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全身多系统疾病存在高度相关性,由此可见,牙周病虽为小病,但其所潜藏的危险性是巨大的,必须要重视对该病的及早防治[6]。

当前对于牙周病的防治主要通过日常口腔清洁、药物调理、手术治疗等途径,而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坚持正确的口腔清洁,该途径是控制菌斑最便捷最关键的方式,以巴氏刷牙法为代表。

巴氏刷牙法是美国牙科协会推荐的一种有效去除龈缘附近及龈沟内菌斑的方法,本研究采用该方法,并依据口腔牙齿分布特点特制双头软毛牙刷对轻、中度牙周病患者进行牙齿的日常拂刷,结果显示,拂刷4 周后,牙周病患者的菌斑指数、牙周袋深度、前后龈沟出血指数等均得到有效改善,患者的舌苔也由厚渐转为薄,整体临床症状得以控制。这表明在进行牙齿拂刷时,通过增加牙刷刷毛与牙齿的接触面与吻合度,有助于提升对牙菌斑的清除,可改善牙周袋和牙龈出血情况,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舌苔厚薄度,进而有效改善牙周病患者的口腔健康状态,达到防治牙周病的目的。

当然,对于口腔健康的防护不是一蹴而就的,良好的日常口腔清洁对于牙周病的防治确有效果,但需要长期坚持,并需掌握科学正确的拂刷方法,如“三三三制”巴氏刷牙模式,每天三餐后对每个牙面刷3 次,每次拂刷3 min[7-9]。牙周病的防治不仅需要医生的帮助,患者的自助也是关键而重要的,爱牙护牙,举手之劳。

综上所述,特制双头软毛牙刷对牙周病患者口腔健康状态的改善效果优于常规软毛牙刷,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出血指数牙周袋龈沟
细辛碎补汤联合米诺环素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指标及龈沟液炎症因子的影响
Er:YAG激光治疗牙周炎的临床效果及对牙周指标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2型糖尿病伴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slCAM-1含量的研究
牙周炎80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口腔正畸治疗成人牙周病的临床效果
YAG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疗效分析
自锁托槽矫正技术在正畸患者中的应用及对龈沟液内IL-1β、TNF-α水平的影响研究
牙周序列治疗在牙周炎患者正畸过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侵袭性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探讨
抗菌肽应用于不同牙周袋深度患牙的效果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