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和理想之间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油画系工作室教学方向调整转型的若干问题分析
2021-01-23何光
何 光
2004 年以来,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油画系相继成立了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工作室,每个工作室有相应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向。2006 年增设了谢森导师工作室和黄菁导师工作室,充分发挥成果丰硕、德艺并重的教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目前广艺油画系是工作室制和导师制教学并行发展,互相促进。
一、走向多元
李昂 偷得浮生半日闲·铁匠铺 120 cm×150 cm 布面油画 2018年
梁键斌 变迁系列 布面油画 155 cm×525 cm 2020年
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油画系采取工作室教学制度是立足于班级制教学经验总结上的选择,最早的工作室教学是 1988 年油画教研室开创的油画责任班,即油画第一责任班和油画第二责任班,2004 年开始相继扩展为一、二、三、四、五工作室,至今已经走过了 32 年。目前关注得比较多的是,围绕着工作室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向调整转型问题的探讨。
第一个问题是,一、二、三、四工作室的提法,是对应工作室固定的教学理念、方向,还是只是工作室序列号?
国内美术院校油画系工作室制的教学理念、方向,大多数是固定的,起码每个工作室教学理念的提出是经过慎重考虑、反复论证的,是一种总体学术理想,其初衷是希望延续发展的。但是工作室教学理念、方向延续会遭遇两种现实情况,一种情况就是一直延续工作室教学理念,新进的教师跟老一辈教师的教学理念能够保持一致,维持工作室的教学理念、方向的稳定性,践行先辈的学术理想,新老交替只是教员的替换,不是教学理念的更替。如: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第二、第三工作室从 1960 年形成教学理念至今已经 60 年;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 2002 年至今设立的四个工作室,各个工作室教学理念已经持续维系了 18 年。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教学理念的改变,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审美理念,新人有新的想法——欧美各国普遍采取的导师制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即一个导师、一种理念,现实中,往往不容易遇到艺术风格、教学理念那么相一致的新师资,新增教员的招聘往往不以风格理念录取,而是择优录取,各种因素综合的结果是各种风格倾向皆有可能,这就导致了工作室教学在新老交替中维持原状的不切实际。从现实出发,因人制宜成了最合理的选择。
近年广艺油画系的工作室教学方向调整,即是立足现实情况因人制宜,在现有的教员人选中做到优化组合:2013 年,谭永石接任第三工作室主任,2017年,黄少鹏接任第一工作室主任,两个工作室各自根据新的教师团体,重新调整工作室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向。其中第三工作室由大型写实油画方向改为对东西方文化传统进行重新审视的当代绘画方向;第一工作室由古典写实油画方向改为以西方当代绘画的理念为基础吸收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的表现性绘画方向。
是不是我们放弃了写实油画的教学方向?当然不是,第二、第四工作室教学仍然属于写实范畴。
其实广艺美术学院油画系从 2004 年开始,相继成立的一、二、三、四工作室,当时的教学方向分别是:古典写实油画、写实偏表现性绘画、大型写实绘画、具象表现性油画,工作室主任分别为:沈铭存、李福岩、覃超柏、徐贵忠,四个工作室基本上属于传统油画教学,即具象、写实油画的不同类型,存在的问题是教学方向趋同,拉不开距离,这是当时的现实条件所决定的。之后的工作室调整,其实客观上是在逐步解决问题。2006年,增设了谢森导师工作室和黄菁导师工作室,分别注重以现代油画语言研习和形式规律总结为出发点的教学方向,囊括了现代主义以来的绘画样式语言研究,与前四个工作室共同构成比较丰富多样的教学生态。2013 年、2017 年第三、第一工作室的相继调整转型,以及 2014 年第五工作室的成立,一方面是用人所长、优化组合的结果,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填补了油画系工作室教学方向的空白,至此,油画系工作室教学面涵盖了传统、现代、当代、具象、抽象等范畴,实现了教学方向多元化发展。
所以,一、二、三、四、五工作室的序列号,是否要对应工作室固定的教学理念、方向,要看几个工作室的教学理念、方向的总体格局是否合理,即避免趋同、提倡多元合理就发展,不合理,当条件具备就应该调整转型。毕竟五个工作室都走在具象、写实的道路上是没有必要的。
二、自由与专注
刘南一 无人入睡No.35 布面油画 150 cm×150 cm 2017年
另外一个问题是,随着教学方向的调整、转型——当代性、实验性绘画教学的开展,作品呈现方式的拓展和延伸——教学边界的讨论提上日程,即油画系的教学是立足油画本体审美还是立足油画的文化属性?立足油画本体审美的话,体现油画语言审美的坦培拉、丙烯、综合材料混合技法纳入油画教学范畴是理所应当的;立足油画的文化属性的话就更加宽泛,甚至突破了绘画的边界。
比如现在油画系的学生,在毕业创作的时候以坦培拉、丙烯、综合材料混合技法作品呈现,一般不会有异议,只是质量高低问题,但是拿出来一幅版画、一件装置,或者新媒体作品,不管其观念如何如何高深莫测,教师之间的意见分歧都比较大,教师们会觉得油画系学生的毕业创作怎么拿的不是油画而是版画、装置或者新媒体作品呢?举个例子:一个鞋子专卖店卖起了烤串了,怎么办?
针对这个问题我问了一遍留学过国外的朋友,毕业于意大利都灵美术学院的宋元凯说:学院有四个以教授名字命名的工作室,四个全是绘画工作室,是允许做装置的,但是我们学校这样做的人比较少,还有很多玩材料的,这些都是允许的。比较当代的绘画工作室,学生搞装置、雕塑作品是肯定可以的。当然,想搞装置的学生选择工作室的时候,他肯定就会选择倾向当代的工作室,绝对不会选择去到比较古典刻板的工作室。
毕业于德国卡尔斯鲁厄国立造型艺术学院,现生活于慕尼黑的王璇说:德国的美术院校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后已没有油画系、版画系这样的分类,一般全部统称为自由艺术,这是现在纯粹艺术学院的方式,也就是不再限定艺术的方向,那些大学里一个艺术系也是称为自由艺术系。国内的油画系,其实在材料上是限定的,但西方并不再限定绘画的材料,因为教授本身也很少只使用油画,一个绘画的教授,他即使只从事架上绘画,但是不反对学生做装置、摄影或者新媒体作品。当然一个教授会考虑,他作为从事绘画的教授能否对学生的方向做到好的指引,如果不能,他就会推荐学生另选一个适合自己的班级,或学生自己再选择教授,只要教授同意。例如我的导师就只从事绘画,但我的毕业作品也做了装置。毕业于法国凡尔赛美术学院、尼姆高等美术学院的杨昊旻认为: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当代艺术生发地就是在西方,是西方文化土壤的产物,当代艺术的兴起和发展几十年以来都一直在这里,所以这里从老师、学生到民众,对于艺术的各种形式——不止架上绘画还有装置、行为、影像等——已经耳濡目染,视为理所当然。
其实还有一个支撑条件就是,西方各国美术院校的教学体制:完善的学分制、导师制教学体系,学生跨界选课的自由度比国内大,这是做自由艺术的基础条件。如:装置艺术需要写关于作品的论述,其实这个上千字的论述不是那么好写的,不够深刻还不行,不能没有相应的课程准备。如意大利卡拉拉美术学院艺术新技术工作室,会在主课油画之外主张修摄影、美学、艺术批判这类的课程。不管是偏传统还是当代的工作室,学生的毕业论文写作由史论教师辅导。
回到现实,广艺美术学院综合绘画系在 2015 年成立了实验艺术工作室,它的方向更加接近西方美术院校的自由艺术,那么油画系教学的边界在哪里就一目了然了——非架上那一块估计就是临界点了吧!
即使我们这里从老师、学生到民众都能接受非架上作品,但是我们缺乏支撑条件:西式教学体制,因为中国和欧美国家的大学教学体制不一样。目前为止,我们不可能把美术学院改为自由艺术学院,不可能撤销油画系,也不可能推荐学生去其他院系另选工作室,更不具备跨界选课的制度安排,超出油画教师指导范围的部分,教师们只能做一些有限的努力、调动一些私人资源,其余只能学生自己想办法,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西方各国美术院校教学体制有它的优点,这方面其实国内美术院校一直在借鉴学习——国内美术院校普遍采取的工作室集体教学制的优势就是:有一个宏观的、诉诸长远的工作室整体教学理想,可以以历史时间的维度消化融合一切外来文化精华。如: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三个工作室教学各有侧重,却都不约而同在油画民族化道路上辛勤探索”(郭红梅语)。
有一利必有一弊,西方各国美术院校教学体制也有它的不足,虽不足以掩盖其优点,却也是确实存在的:2019年5—6 月份,来自美国堪萨斯州艺术学院绘画工作室的杰西·费舍尔教授应邀到广艺油画系授课,她说道:绘画工作室的学生看起来是不自由的(专注于绘画),最后反而是自由的,因为具备了表达能力;自由艺术的学生看起来是自由的,最后往往并不自由,因为泛而不专,词不达意。她表示:两者能结合一下会比较好,但是在美国,这样做很难,互相之间理念比较对立,缺乏沟通。王璇认为:学校(德国卡尔斯鲁厄国立造型艺术学院)从第一学期开始就已经完全放开,不会干涉学生的选择和方向,当然作品质量会参差不齐,有的学生一开始就做装置或者影像,直到毕业也没有画过一张画。这种自由,一方面来说可以给学生无限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也会使一些学生在不同的方向尝试到毕业也没有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方向,因为他从来就没有专注点。
所以,在目前阶段,油画系工作室教学方向的调整转型无论是立足油画本体审美还是立足油画的文化属性,在教师的指导范围内,如何使学生在有限的选择面里做到专注做出具有说服力的好作品,这是关键,而且是完全有可能的。
三、责任班教学
教学方向拉开了距离,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提升教学质量。这个问题油画责任班的教学传统给出了很好的答案。
1988年,油画教研室实行了责任班教学制度,油画教研室教师分为两组,分别负责第一、第二责任班的教学,教学上把两个班“分田到户”,责任明确,标志了油画教研室教学从年级制向工作室制的转型。年级制的弊端是所有教师轮番授课,虽然学生接触面广,但是教师的责任不明确,影响了教学质量,所以采取责任班制是针对性调整。
可以说,责任班教学的关键核心是“责任明确”,“分田到户”明确了学生对教师的心理归属,调动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责任心,这是油画系工作室教学值得继承发扬的优良传统。
其实当初两个责任班的教学理念倾向虽然略有不同,却没有现在那么主张分明,第一责任班教师:邵伟尧、谢森、黄菁、祁海平,教学理念偏向新潮;第二责任班教师:周楷、尤开民、周度其、刘晨煌,教学理念偏向传统。两个教师团体并没有像近年那样,提出明确的教学理念,采取责任班教学的初衷可能更多是对年级制的不足进行调整,以提升教学质量。
1993年,广艺美术系油画责任班教学获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学成果二等奖,代表了教育部对广艺油画教学的重大肯定。
现在油画系工作室教学成立一、二、三、四、五工作室和两个导师工作室,工作室制、导师制教学并存互补,教学理念、方向各不相同,可谓多元并举。然而多年操作起来,教学效果好的地方,培养质量高的所在,依然是责任落实,而不是理念贯彻。唯有责任落实,理念的多元才有意义——每一元都需要深化耕耘才能开枝散叶——这正是广艺油画系工作室教学接下来要做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