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融乐课堂理念的整本书阅读的激趣导学策略

2021-01-22郭翠玲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1年12期

郭翠玲

摘 要:广州市番禺区深化“研学后教”课堂改革,推出“融乐”课堂教学理念。“融乐”课堂教学理念强调“六乐要素”:乐研、乐学、乐教、乐动、乐思、乐创。在教材“快乐读书吧”一整本书阅读指导中,充分践行“乐思、乐创”要素,激趣导学,可以营造良好阅读氛围,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乐思;乐创;整本书阅读;激趣导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在小学阶段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是很有必要的。然而,传统教学思维影响下,容易出现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氛围沉闷,这反而会导致学生反感阅读。

广州市番禺区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深化“研学后教”课堂改革,推出“融乐”课堂教学理念。这是一个从新时代需求出发,从一个全新的维度去重新认识课堂、构建课堂、发展课堂、提升课堂的理念,向45分钟课堂要质量、要效率、要结果。“融乐”课堂教学理念提出“六乐要素”:乐研、乐学、乐教、乐动、乐思、乐创。其中,基于“乐思、乐创”理念下的激趣导学教学策略,强调教师巧妙利用研学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锻炼分层思维、分类思维能力,又通过合理运用思路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创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各项教学活动都以学生为中心,可有效增强阅读指导课的趣味性、互动性和有效性。

一、乘预测先导之舟,达学而不厌之彼岸

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整本书阅读较篇章阅读而言,有着内容多、时间长、章节联系大、人物复杂等特点,因此如果在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之前没有预测阅读激趣,学生可能会出现不想读、中途放弃的现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书本的目录并快速粗略翻看整本书,对这本书有了大概的了解后,教师可鼓励学生做预测表,引导学生“乐思”,阅读期待驱动学生“乐学”。

以六年级“快乐读书吧”《爱丽丝梦游仙境》为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在组内提出有趣的问题,规划出阅读时间表,以及共同协商完成的要求、奖励的方式等,鼓励小组之间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激发学生主动地、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提高阅读效率,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联系时事,牽动学生的心

教师联系时事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贴近生活实际,同时又富于思考性,挑战性。

例如,《水浒传》书中108个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会被他们的忠义、勇武、善恶分明所感动,他们是那个时代的英雄。教师可以相机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热门时事,如疫情暴发时,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一线工作人员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奋战在疫情最前线,用生命为人民保驾护航,是当之无愧的时代英雄。

学生通过联系时事与对比古今,拉近与书本的距离,会更加主动、积极地去思考,深入阅读,拓宽阅读面,阅读不再是被动的,而是一个主动探索的“乐学”过程。

三、让异议焕发光彩

在新课讲授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差异性,打破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促使学生开动脑筋、主动思考、期待阅读探索异议点。例如,在指导《三国演义》整本书阅读时,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异议点,小组讨论,提出争议性问题:曹操是英雄还是奸雄?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在书中找论据,小组合作交流、辩论。在一轮又一轮的头脑风暴中,对于曹操的人物形象以及他所经历的故事,学生都了如指掌。

在一次又一次的辩论中,学生反复阅读书本,大量阅读其他有关书籍、收集相关信息,如《三国志》中对曹操的评价是很正面的,这就极大地丰富了曹操的人物形象。可见,着眼于书中一个有争议的人物,提出一个辩论性强的问题,学生就能主动阅读、主动思考,“乐学”“乐思”可极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视听共赏,陶冶情操

视听共赏是教师在课堂上吸引学生主动、积极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随着教学技术的发展,教师能够利用现代教学媒体、挂图、实物、网络等手段,多角度、多层次,立体化展示知识面,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全方位感受、理解,这能激发学生对文本的学习兴趣,提高审美能力,达到“乐学”目标。

例如,《时代广场的蟋蟀》故事中的三个主要人物都出现在封面中,非常生动漂亮。导读课上,教师可以利用书本封面介绍这三个人物,接着一起来听听书中出现的音乐,如意大利名曲《重归苏莲托》《小夜曲》等,激励学生去书中寻找这个极具天赋的主人公蟋蟀柴斯特经历了什么故事,这有利于学生边阅读边思考,体验阅读的乐趣。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融乐课堂”教学理念下,在小学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学中,教师运用多种导学激趣策略,是确保学生“乐思”“乐学”发展阅读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做好预测、联系时事、抓住异议点、视听共赏等策略,引导学生高效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实现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吴欣歆.培养真正的阅读者——整本书阅读之理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3]满有元.小学生整本书阅读指导之我见[J].甘肃教育,201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