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好教材,设置德育渗透的跳板

2021-01-22孙海霞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拓展阅读德育渗透

孙海霞

【摘 要】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统编版教材除了以能力训练为体系外,同时也散发出浓郁的育人价值和意蕴,是彰显语文课程立德树人价值的重要资源。教师要善于从“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维度,探寻其中所蕴藏的育人资源,将思想道德建设融入教学过程之中,实现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融合。

【关键词】聚焦教材 德育渗透 探寻联系 拓展阅读 搭建活动

一、深入探寻,深度发掘教材中的德育资源

语文教学要突出语言文字的训练,但如果脱离情境、脱离价值内涵,训练就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形式。教师要在深挖教材时,把握语言素材所蕴藏的情感意蕴,一方面明晰教材内容中所蕴藏的德育资源,另一方面找准相应的突破口,让德育资源流淌出来。

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为例,这是毛主席在延安时,为纪念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所写的一篇追悼词。毛主席借助这一追悼词,盛赞了张思德的高贵品质,同时也点明了中国共产党以及所领导的人民军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整篇文章蕴藏着丰富的思政教育价值,非常适合对学生进行人生启蒙教育。鉴于此,教师对这篇文本进行了这样的解读:

首先,从内容层面,遴选哪些内容能够让学生明白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教师可以联系课文中所涉及的张思德同志,通过资料了解该同志的事迹,以他为榜样,帮助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也可以联系课文中引用的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引导学生一起研讨:怎样才能“重于泰山”。

其次,从教学层面,可以选择怎样的维度,作为德育渗透的切入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当下时代背景,以“今天的少年儿童,如何为人民服务”作为切入口,深入体会课文中所涉及的内容、所揭示的价值内涵等,从而让课文中的德育资源释放出最大的育人价值。

二、优化设计,积极打造教材中的德育阵地

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入手,通过策略的重组、设计的优化,让语文课堂成为落实德育渗透的重要阵地。

首先,要借助朗读方式,感受文本的德育内涵。语言虽然是文字符号,但也指向于具体的声音、节奏和韵律,需要借声求义、以声激情。很多文本中丰富的价值内涵,如果直接告知或者机械灌输给学生,其教育的效果就不会很好。因此,教师要借助多维的朗读,鼓励学生在朗读中与课文对话、与角色对话,将文本所蕴含的育人资源,渗透到学生的心田之中。

比如《开国大典》的教学,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以多重朗读方式,感受人们参与盛典时的场景,感受字里行间所展现出来的激动、兴奋和自豪之情。通过多重朗读,学生就能感受到作为一名中华儿女的骄傲,爱国教育就融入学生的朗读之中。

其次,要借助语言品悟,感受文本的德育内涵。很多文本表达的细节,看似简单,其实是作者遣词造句的智慧体现。教师决不能浪费这一类语言的育人价值,而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让学生感受这些细节所蕴含的价值。

以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桥》一文的教学为例,课文中描写老人(老支书)的细节,蕴藏着巨大的感人力量,对这些细节进行揣摩,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品味和鉴赏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重要方式。比如老人对冲在前面的小伙子,用了一个“揪”字,挡住了他前行的道路;而在所有群众都已经得救之后,同样面对这样的小伙子,却用了一个“推”字。为什么前后会有如此之大的变化呢?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这位小伙子是老支书的儿子,用“揪”字,是要儿子能够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将逃生的机会留给群众;而后面用一个“推”字,是在自己和兒子之间,老支书毫不犹豫地将生的机会,“推”给了儿子。

对这两个动词的品味和鉴赏,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在遣词造句上的精妙,同时也深切感受到老支书作为一名共产党人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品质,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道德认知体验,这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拓展阅读,高效架设教材中的德育桥梁

统编版教材设置了“阅读链接”等栏目,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阅读资源,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并在交流分享中,走进书本所营造的世界,从阅读中汲取知识、习得道理,从而在感悟人生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认知情感。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编选了老舍先生《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老舍先生以时间为轴线,从腊月初八写到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将老北京地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展现在读者面前。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详细感受作者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之外,重点关注了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同时,编者还在这篇课文后的阅读链接中提供了其他作家所描写的不同区域过春节的习俗。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在深入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将阅读资源与教材中的课文进行有效统整,对比课文中所承载的价值意趣,丰富学生的情感认知,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

四、搭建活动,牢固铸造教材中的德育基地

德育渗透关键点并不在于知识的多少,而在于学生内在体验的感受。感受通了,德育自然就能够融入学生的意识之中,否则我们做再多灌输都无济于事,甚至还会形成适得其反的结果。因此,教师要善于借助教材的文本资源,紧扣教学内容,积极搭建活动平台。

比如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慈母情深》一文,主要描写了母亲对“我”的关爱,刻画了一位慈祥母亲的形象。从工具性层面来看,作者典型独特的句式运用、对人物言行细节的刻画,都是值得学生品味和借鉴的写作方法;从人文性角度来看,母亲对孩子无形之中的关爱,则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极好素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紧扣课文中的关键性语句,穿越文本语言的表层,感受母亲内心的善良以及对“我”的无限关爱之情。

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可以由教材课文引向学生生活,设置两个德育体验活动:其一,要求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注意留心观察家长的言行细节,并从这些言行细节之中,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其二,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给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和感激之情。

这样的活动并不是凭空设计,而是源于教材文本,是学生在情感生发之际的自然选择,这就使得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认知体验,从而为明晰作者的内在认知奠定基础;同时,所涉及的两个活动,都为学生留出了广阔的自主空间,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认知去体验,德育渗透就自然在学生的情感和认知过程中生根。

总之,语文课程的本质属决定了语文教学不能局限在机械的语言文字训练中,还要将德育巧妙地融入教学体系之中。教师要充分把握文本内容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找准两者之间的融合点,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的内在联系,借助浓郁的人文内涵,助推学生语言能力的生长;同时,也需要在训练语言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对人文主题的认知,助推学生优秀品质的形成。

猜你喜欢

拓展阅读德育渗透
乐在读中
关于小学语文拓展阅读的思考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策略与延伸有效路径
小学语文德育渗透策略
浅议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高中美术鉴赏课德育渗透思考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