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解题中隐含条件的挖掘
2021-01-22尹秀香
尹秀香
【摘要】数学在高中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科目之一,对高中生的学业及生活都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从高中生的角度来看,数学的学习任务相对繁重,需对掌握许多知识点,所学习的内容也较为庞多和杂乱.因此,高中数学能够对大部分的高中生产生阻碍.对高中生而言,要想把数学学好,就须将高中数学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对高中数学题中具有的隐含条件进行挖掘,从而发现解题的思路,使数学问题能够得到顺利解决.本文旨在探讨如何通过对高中数学解题中隐含条件的挖掘,发现解题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解题;隐含条件;挖掘
数学问题的完整性通常包括条件与目标两个方面.问题条件主要具有显性条件与隐含条件以及干扰项.显性条件在解答方面能够提供非常直接的帮助;隐含条件普遍都受忽视,因此需要学生独立挖掘;干扰项使题目难度增加,对学生的思考设置产生影响.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只要对显性条件进行确认,对隐含条件进行挖掘,对干扰项进行排除,才可以使解题的效率得到提升.
一、意义
有些数学问题即使表面上看比较有难度,但是若是能够把数学题内存在的隐含条件挖掘出来,就可以使解题步骤得到快速简化,将题中具有的数量关系理清,使解决数学问题的效率提高[1].
二、方法
(一)已知条件方面
解决高中数学问题的过程,本质就是对学生逻辑思维的考查过程.分析题中存在的隐含条件就是通过逻辑思维进行的.在学习高中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虽然教师的讲解十分重要,但是学生进行练习也是十分关键的.学生进行数学的日常练习时,基本上都会把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的知识进行变形或者拓展,属于将知识进行延伸.所以,学生在练习时,题目难度就会变大.学生在进行具体题目的解决时,若是想得到其中存在的隐含条件,就需要全面分析与研究已知条件,对已知定理或者设定进行透彻理解与分析,准确找到题目条件所包含的定义与公式,再利用公式变形将题中存在的隐含条件找出.
例如:已知函数f(x)=loga(x+1)(a>0,且a≠1),g(x)=loga(4-2x).求使函数f(x)-g(x)的值为正数的x的取值范围.
题目自身较为复杂,学生在表象认识方面存在困难.學生第一眼看到此题目时,会认为此题所给的条件不够,无法解答.有些学生还会被禁锢于题目呈现的简单条件之中,这时若是想在其中发现隐含的条件就非常困难了.因此,学生在做题时,必须将题面上所给的全部已知内容都找到,且在其中找到需要解决的问题与高中数学内一些定理的相似之处[2].
解析:令f(x)-g(x)>0,得f(x)>g(x),即loga(x+1)>loga(4-2x).当a>1时,可得x+1>4-2x,解得x>1.因为-1<x<2,所以1<x<2;当0<a<1时,可得x+1<4-2x,解得x<1,因为-1<x<2,所以-1<x<1.综上所述,当a>1时,x的取值范围是(1,2);当0<a<1时,x的取值范围是(-1,1).
由解析所表达的内容可以清晰地看到,本题的解题关键在于通过已知条件进行转化,从而找到该题目的解题核心即“令f(x)-g(x)>0,得f(x)>g(x)”.在找到解题关键后,该题由已知条件不完整,变成了一道简单的不等式问题,这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解题难度.同时,在上述的题目解析中可以发现,高中数学问题的条件通常不会直接呈现给解题者,而是需要解题者在利用平时课堂上所学内容的基础上,合理运用逻辑思维在题干中找到解题关键.因此我们可以说,高中阶段的数学题目正是为了有效考察学生的逻辑思维,并以此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推理方面
学生在进行高中数学的学习时,只需对方法有一定的掌握就能够使题目难度得到明显降低.题目内具有的隐含条件是将数学问题彻底解决的重要内容.学生只有不断推理和探究题目,才能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发现解题时需要的实质内容.但是一部分题目非常复杂,很难挖掘其中存在的隐含条件,只有利用具有严密性的逻辑推理与求证,才能够将隐含条件推导出来,最终将问题解决[3].
例如:已知A+B+C=π,求证:tan2A2+tan2B2+tan2C2≥1.
学生在看到此题时,第一反应就是题目中条件不够,没有办法解题.但是若是经过较为严密的推理就可以将此题中存在的隐含条件找到.
解析:利用基本不等式a2+b2≥2ab,同向不等式相加,可以得到tan2A2+tan2B2+tan2C2≥tanA2tanB2+tanC2tanB2+tanA2tanC2;然后只需证明tanA2tanB2+tanC2tanB2+tanA2tanC2=1即可.由两角和的正切公式的变形可得tan α+tan β=tan(α+β)(1-tan αtan β),结合三角形内角的关系可得tanC2=cot(A+B)2,至此即可求出结果.
证明:因为tan2A2+tan2B2≥2tanA2tanB2,
tan2C2+tan2B2≥2tanC2tanB2,
tan2A2+tan2C2≥2tanA2tanC2,
所以将三个不等式相加可得:
tan2A2+tan2B2+tan2C2≥tanA2tanB2+tanC2tanB2+tanA2tanC2=tanA2tanB2+tanC2tanA2+tanB2=tanA2·tanB2+cotA+B2tanA+B21-tanA2tanB2=1,
即tan2A2+tan2B2+tan2C2≥1.
由上述题目解析可知,仅凭题干的已知条件进行证明是无法直接解开此题的,需要学生进一步利用自身的知识积累来找到题中的隐含条件.类似于上述形式的数学题目,在高中阶段的“出镜率”较高,并且具有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上述解题过程不难发现,该类题目的出题意图在于考察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只有掌握固定的不等式关系,才能满足上述题目的解题要求.同时,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依旧需要将自身积累的数学知识运用于解题过程中,从而为题目“凑齐”解题条件.而这种思维在学生未来进行科学或学术研究时,能够为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必须通过已知的知识来求证未知知识,在条件不满足的情况下,科研人员一定要具有上述的“拼凑”思维,巧妙且合理地将所有知识及条件汇聚在一起,才能解开未知的谜题.因此,学习与练习数学题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为其日后的工作及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定义方面
定义和性质是数学解题过程中的着手处,属于浅显的隐含条件,但若是不够重视就会成为非常隐蔽的隐含条件.例如,一元二次方程中的二次项系数不能是0,指数函数中底数必须是不是1的正数,等等.
例如:已知数列{an}中,a1=3,前n项和Sn=12(n+1)·(an+1)-1.求证:数列{an}是等差数列.
解析:由Sn=12(n+1)(an+1)-1,得Sn+1=12(n+2)·(an+1+1)-1,两式相减后整理可得nan+1=(n+1)an-1,则(n+1)an+2=(n+2)an+1-1,两式相减整理后利用等差中项公式可判断.
证明:因为Sn=12(n+1)(an+1)-1,
所以Sn+1=12(n+2)(an+1+1)-1,
所以an+1=Sn+1-Sn=12[(n+2)(an+1+1)-(n+1)(an+1)],
整理可得,nan+1=(n+1)an-1,①
所以(n+1)an+2=(n+2)an+1-1,②
②-①可得,(n+1)an+2-nan+1=(n+2)an+1-(n+1)an,
所以2(n+1)an+1=(n+1)(an+2+an),
所以2an+1=an+2+an,
所以数列{an}为等差数列.
通过上述题目解析可知,在进行数学题目解答时,学生需要准确掌握使数学概念成立的充分与必要条件.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多定理的存在与成立都需要一定的固有基础,同时根据定理又能得到相应的固有结论.因此,在一般的数学题目中,既定的充要条件通常不会直接呈现,学生需要通过自身对于定理的熟练掌握在解题过程中自行进行补充,从而满足题目的解题需求.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需要对学生在该方面进行强调,并在讲解新定理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对定理的结论及条件进行记忆.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课程中对学生提出定理记忆要求时,需要直接配合上述类型的题目要求学生进行练习,从而使学生直观感受到记忆定理的作用.
(四)联系方面
在单独地、孤立无援地对已知条件进行审视时,能够在已知条件的联系中发现新的隐含条件.
例如:锐角α,β满足条件sin4αcos2β+cos4αsin2β=1,求证:α+β=π2.
证明:由已知可设sin2αcos β=cos θ,cos2αsinβ=sin θ,
则sin2α=cos θcos β,① cos2α=sin θsin β,②
①+②得:cos(θ-β)=1θ-β=2kπ,
所以θ=2kπ+β(k∈Z),
所以sin2α=cos θcos β=cos2β,cos2α=sin θsin β=sin2β,
因为α,β为锐角,所以sin α=cos β=sinπ2-β,
所以α=π2-β,即有α+β=π2.
由上述类型的题目及对应解析可知,学生在进行数学习题解答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到题干中所存在的固有关系,而该类固有关系正是题目的隐含条件,学生只有及时发现该类隐含关系才能有效解开该类题目.此类题目在发现隐含条件后的整体运算并难,故需要教师在日常练习过程中帮助学生进行解答,并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积累.其中在要求学生进行积累时,教师要有所侧重的为学生指出解题重点,意在培养学生发现隐含条件的思维能力,切忌放任学生死记硬背.
(五)认知动因方面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不但具备将认知动因进行激活的策略,也具备将认知内容和方法进行激活的策略,前面的内容依据联想,后面的内容依据类比[4].解题的过程不仅是联想的过程也是类比的过程.
例如:在等比数列中,若S30=13S10,S10+S30=140,则S20等于多少?
分析:这是一道关于等比数列的题目,要回忆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首先,由已知条件可得q≠1,S10=10,S30=130,接下来就可以利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将其进行变形,进而得到关于q的方程,即可求出q10的值,然后利用等比數列的前n项和公式进行解答就可以了.
解:因为S30=13S10,且数列为等比数列,所以q≠1.
因为S30=13S10,S10+S30=140,
所以S10=10,S30=130,
所以a1(1-q10)1-q=10,且a1(1-q30)1-q=130,
所以q20+q10-12=0,
所以q10=3,
所以S20=a11-q201-q=S10(1+q10)=10×(1+3)=40.
从该类题目的解题过程中可以看出,此类题目能够很好地检验学生对题干的拆解能力,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过题目后,一定要重点对其隐含条件“q≠1”及等比数到的特征进行总结,其目的在于吸引学生对题干的注意力,从而在后续解题过程中能够发现题干中的隐藏条件.
(六)图形方面
一位法国数学家曾经说过,代数和几何一旦分道扬镳,那么它们的发展范围就会变得十分缓慢,它们在应用方面就十分狭窄,但是把它们相互结合、相互联系,它们就能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就能够加快发展的步伐,变得更加完善.
例如:已知点A(1,2),B(3,-5),P为x轴上一动点,求P到A,B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最大时P点的坐标.
分析:从题中能够看出,若不通过数形结合,则很难算出P到A,B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最大时P点的坐标,因此,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进行解题,如下图所示.易得当B′,A,P三点共线时,|PA-PB|最大,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直线AB′的解析式,点P即是此函数与x轴的交点坐标.
解:设B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B′,连接PB′,AB′,
则B′(3,5),PB′=PB,
所以|PA-PB|=|PA-PB′|≤AB′,
则B′,A,P三点共线时,|PA-PB|最大.
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
则有2=k+b,
5=3k+b,可得k=32,
b=12,
所以直线AB′的解析式为y=32x+12.
令y=0,可得x=-13,
所以符合题意的点P的坐标为-13,0.
数形结合不仅是数学发展历史中的重要发现,也是当下高中数学题目中隐藏条件的最好手段.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培养学生将图形与函数进行联系的能力,往往题干中的隐藏条件就存在于图形与函数之间.此外,高中数学的教学内容中包含了多种函数形式,并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对于函数的理解要求.故教师要重视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学生于函数的理解,并在适当时间要求学生自行进行函数图像的描绘,或通过建立函数图像来要求学生写出对应的函数表达式.
三、结语
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知识时,需要把所学的知识不断运用,这样才可以实现学习的目的.学生在解题时挖掘题中蕴含的隐含条件,并采取与之相关的定义将问题解决,对解题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任运生.分析高中数学解题中隐含条件的挖掘[J].中学生数理化,2020(04):13.
[2]刘九华.高中数学解题中隐含条件的挖掘分析[J].中学生数理化,2019(12):17.
[3]毕小岩.高中数学解题中如何挖掘隐含条件:以三角函数为例[J].高中数理化,2019(08):1-2.
[4]钱玮.挖掘数学隐含条件,找到解题突破关键[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0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