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偏头痛针刺临床疗效的脑网络影像学研究

2021-01-22丁洪汇张倩倩

浙江中医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脑区偏头痛头痛

陈 广 丁洪汇 张倩倩

温岭市中医院 浙江 温岭 317500

本研究给予偏头痛患者针刺治疗,并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探讨其对脑功能连接网络的影响,以期为针刺治疗偏头痛提供更充分的科学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偏头痛患者25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25例)和观察组(12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参考国际头痛协会定制的“国际头痛疾患分类”中关于偏头痛诊断标准[1]:①发作次数≥5次;②每次发作时间≥4小时;③头痛具有以下特征中的任2个:a.搏动性;b.单侧性;c.疼痛程度不低于中度;d.日常活动会加重疼痛,导致无法正常活动;④头痛期间具备以下任一条:a.畏光畏声;b.恶心呕吐;⑤病因不归于另一疾病。

1.3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无核磁共振检查禁忌症;③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其它疾病引起的偏头痛者;②近3月内服用精神类及血管活性药物,近1个月内服用镇痛药物;③妊娠哺乳期患者;④恶性肿瘤患者。

1.4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盐酸氟桂利嗪(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国药准字H10930003,规格:5mg×20s)治疗,每晚口服1次,每次10mg。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针刺治疗:一次性针灸针(规格:0.25mm×40mm,贵州安迪药械公司),取穴外关、阳陵泉、丘墟。患者取仰卧体位,采用单手进针法进针,得气后留针30min,留针过程中每10min提插捻转行针1次,保持最强的针感,每周5次,休息2天。两组疗程均为4周。

1.5 fMRI检查:治疗后,采用德国Siemens公司的3.0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对两组患者进行fMRI检查:嘱咐患者采取平卧体位,尽可能保持头部不动,先行定位扫描,再行梯度回波-回波平面成像序列扫描,相关参数:FOV为220×220mm、TR为2000ms、TE为30ms、FA为9°、30层,层厚为5mm、矩阵为64×64,持续时间为8min6s,从而获得全脑的静息态功能像。

1.6 观察指标:①治疗前后两组头痛发作次数。②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分数越高,疼痛程度越严重。③治疗前后采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PS)对两组患者知觉压力进行评价[2],按照0~4分5级法,从14个条目进行评分,分值与压力呈正相关。④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两组睡眠质量[3]:按照0~3分4级法分别从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效率、持续时间、睡眠障碍、服用睡眠药物及日间功能障碍7个维度18个条目进行评分,得分与睡眠质量呈正相关。⑤治疗前后采用偏头痛特异性生活品质问卷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4],按照0~4分5级法,分别从情感、功能受限及功能障碍3个领域14个条目进行评价,最后将原始分转化为百分制,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1.7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头痛频次、知觉压力、VAS评分及睡眠质量比较:治疗后,两组头痛频次减少、PS及VAS评分明显下降,睡眠质量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2。

2.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治疗后,两组在功能受限、功能障碍及情感各领域评分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更明显(P<0.05)。见表3。

2.3 治疗后两组患者fMRI检查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功能连接网络表现出动态的功能连接性增强以及功能连接脑区增多,而对照组的功能连接网络表现为功能连接度的动态减弱和功能连接脑区减少。见图1。

表2 治疗前后两组头痛频次、PS、VAS及PSQI评分比较(±s)

表2 治疗前后两组头痛频次、PS、VAS及PSQI评分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观察组例数125 125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头痛频次(次)3.95±0.48 2.03±0.31*3.98±0.46 0.93±0.32*▲PS评分(次)44.73±3.54 38.05±3.39*44.86±3.74 33.24±3.63*▲VAS评分(分)6.85±1.08 4.54±0.97*6.79±1.04 2.37±0.83*▲PSQI(分)60.27±3.78 70.36±3.64*60.19±3.65 79.82±3.89*▲

表3 两组偏头痛特异性生活品质问卷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偏头痛特异性生活品质问卷评分比较(±s,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对照组(125例)观察组(125例)时间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功能受限60.25±3.48 65.14±3.81*60.38±3.45 69.76±3.75*▲功能障碍58.63±3.54 64.05±3.89*58.74±3.72 68.35±3.93*▲情感68.18±3.38 72.38±3.49*68.27±3.51 76.52±3.79*▲

图1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脑功能连接网络图像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经穴可通过经脉与相应的脏腑器官产生功能联系,具有特定的治疗效果。治疗偏头痛的腧穴涉及多条经脉,其中以足少阳胆经最多。本研究选择少阳经腧穴外关及胆经丘墟穴,同时考虑偏头痛的病变脏腑在肝胆,故选取了阳陵泉,三穴共奏疏经活络、疏肝行气、通络止痛、调整阴阳之效。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头痛频次减少、VAS评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更明显,这可能是因为针刺可有效缓解患者头颅内外血管的痉挛收缩程度,调节颅内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减少头疼发作的频次;调节五羟色胺含量水平,进而改变疼痛抑制系统出现缺陷的情况,起到镇痛效果;调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分泌,从而调节三叉神经血管疼痛信号的传递,同时又起到舒张脑血管平滑肌的作用,明显改善疼痛程度。

偏头痛常与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共患,并相互作用,形成恶性循环,从而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带来严重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PS评分明显下降,睡眠质量、功能受限、功能障碍及情感各领域评分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更明显,这可能是因为针刺有效刺激患者相关脑皮层,调控情绪脑区,从而促进患者的自我调节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进而缓解压力,改善睡眠障碍,并提高生存质量。

fMRI无需使用放射性造影剂、分辨率高、无创性及重复性高的特点,使其成为目前研究脑功能最常用的活体脑功能检测技术。通过fMRI检查观察神经元受到刺激或发生病变时脑血流的生理学的变化情况,从而可真实反应机体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的脑功能活动状况。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功能连接网络表现出动态的功能连接性增强以及功能连接脑区增多,而对照组表现为功能连接度的动态减弱和功能连接脑区减少,这是因为在大脑静息状态下,各脑区的功能活动会构成一种默认网络,且处于一种自发的激活状态,偏头痛患者受长期疼痛反复的刺激,会形成“负激活”状态,通过针刺治疗,其功能连接网络得到有效调整和修饰,使功能连接度增强,达到治疗的目的。

综上所述,针刺治疗偏头痛可缓解患者疼痛程度和知觉压力,改善睡眠质量,提高生活品质,同时可对患者的脑功能连接网络进行调整,可能是其治疗偏头痛的中枢机制之一。

猜你喜欢

脑区偏头痛头痛
头痛应该灸哪里?
脑自发性神经振荡低频振幅表征脑功能网络静息态信息流
头痛与口疾
说谎更费脑细胞
远离头痛的困扰
偏头痛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七氟烷对幼鼠MAC的测定及不同脑区PARP-1的影响
穴位埋线治疗发作期偏头痛32例
活血散偏汤治疗偏头痛的效果观察
会变身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