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股沟疝治疗中腹腔镜修补术与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比较研究

2021-01-22周卫华邢述辉王小永祖卫兵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83期
关键词:疝囊修补术腹股沟

周卫华,邢述辉,王小永,祖卫兵

(1.海门市第五人民医院,江苏 海门 226134,2.海门市人民医院,江苏 海门 2261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7月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60例,采取科学数字分组的方式进行分组,组别名称:实验组、对照组,组别例数:两组均各30例。实验组:男性、女性例数分别为26例、4例,年龄分布在54~83岁,平均年龄为(67.23±1.34)岁,体重范围在51~78 kg,平均体重为(63.51±4.82)kg,有24例患者为斜疝、有5例患者为直疝、有1例患者为复合疝;对照组:男性、女性例数分别为25例、5例,年龄分布在55~82岁,平均年龄为(66.09±1.67)岁,体重范围在52~76 kg,平均体重为(61.23±5.54)kg,有23例患者为斜疝、有5例患者为直疝、有2例患者为复合疝。两组患者均对此次研究知情,获得家属支持,自愿参与;排除合并严重的心脏、肝脏、肾脏、精神疾病、中途退出研究的患者。两组在基本资料方法不具统计学价值,P>0.05。

1.2 具体方法

对照组使用填充式网塞、网片,麻醉方式均采用椎管内麻醉,当成功完成麻醉后,临床医师于患者腹股沟的上方处倾斜切开,使切口在5cm左右,切口下端达耻骨结节。将患者的腹外肌腱膜进行切开,寻找疝囊.对于斜疝:仔细游离精索(女性为圆韧带),高位的游离疝囊到疝囊的颈部,针对小体积的疝囊可以选择不做切开处理,直接将其通过内环口处翻入到患者腹腔。对于体积较大的疝囊,可以进行疝囊横断,保留足够长度后关闭疝囊使之成为一个新的相对较小的疝囊,注意缝合严密,如残留破裂口过大则成为复发的病理基础。然后内翻新的疝囊于患者腹腔,在疝囊底部缝合锥形填充物,然后将其填充至疝环中,翻转患者的腹横筋膜以及锥形填充物内瓣边缘,采用三点缝合的方式固定以避免再次翻转。将精索提起,然后在其后平铺网状补片,使患者腹股沟管的后壁能够被完全覆盖,再采取有效固定的方式,远端必须超过耻骨结节1~2cm。对于直疝:切开疝囊外腹横筋膜,游离至腹膜前间隙,高位游离疝囊,网塞底与疝囊底缝合后塞入疝环内,内瓣与疝环不同方向固定3针,另下方侧内瓣缝合于耻骨梳韧带。再于腹横筋膜前平片覆盖加强。对于斜疝复合直疝:可将较小的直疝疝囊牵拉至腹壁下动脉外侧,与斜疝疝囊融合成为一个斜疝后按照斜疝处理。

实验组:给予腹腔镜疝修补术,具体方法为: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选取头低脚高的平卧位,手术前将尿管进行置入,并在患者肚脐部位将气腹建立,确保气腹压处于12-14mmHg水平,并建立腹腔镜操作孔,以利于观察到进镜的情况,了解疝环口所处于的位置,分别在左侧和右侧建立0.5cm左右的小切口作为操作口。将准备好的聚丙烯补片进行裁剪,以大小为10cm×13cm为宜,通过脐孔进行置入,平铺在患者的腹膜前间隙部位,并覆盖股环、内环、直疝三角,给予螺旋钉进行固定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避免触碰到“毁灭三角”和“疼痛三角”区域。对于存在合并有隐形疝的情况可以借助于腹腔镜实施进一步处理。

1.3 评价标准

(1)对两组患者术后情况进行对比:如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2)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如切口感染、血肿,以及复发率。患者疼痛评分根据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判断,准备纸张,在纸张上划一根长度为10cm左右的横线,横线左端部位为“0”,代表无痛,右端部位为“10”,代表剧痛,中间部分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水平,当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越疼痛。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征情况对比

由结果数据发现: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由结果数据发现: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情况表( ±s)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情况表( ±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min) 恢复正常活动时间(d) 术中出血量(ml) 疼痛评分(分)实验组 30 81.25±19.23 3.51±0.57 5.12±1.23 10.10±5.12 2.56±0.34对照组 30 45.34±10.42 5.42±1.14 7.45±2.58 15.45±5.34 4.11±0.65 t-8.993 8.208 4.465 3.961 11.573 P-<0.05 <0.05 <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尿潴留发生情况表[(n),%]

3 讨 论

腹股沟疝所指的是患者腹腔内部的脏器通过腹股沟区域缺损部位向表体突出之后出现的包块,倘若确诊后未进行及时的治疗,可能导致相应的并发症,如难复性疝、滑动性疝、嵌顿性疝、绞窄性疝等的发生,对患者的健康危害影响极大。当前,对于治疗该疾病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的方法,临床上常见的治疗方式包括传统缝合修补手术、腹腔镜治疗、开放性无张力疝修补术等,考虑到传统的手术方案主要采取拉聚患者损伤的周围组织方式,然后再做重叠缝合处理,因此虽然已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但却容易明显伤害患者身体,并且使患者经历较长时间的术后恢复,患者会表现出剧烈疼痛,同时更容易复发,因此并不是首选的针对腹股沟疝的治疗方案。综上所述,临床上对于治疗腹股沟疝首选腹腔镜疝修补术治疗效果更佳,该方法治疗效果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该方法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疝囊修补术腹股沟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腹股沟疝患者行TAPP和TEP手术对疗效对比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疝囊处理的研究进展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拍拍腹股沟预防妇科病
腹茧症合并急性阑尾炎并腹股沟斜疝1例
日间手术模式下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治疗小儿腹股沟疝
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与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