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罗斯东方艺术博物馆藏中国清代异形陶瓷

2021-01-22李智瑛赵腾

收藏家 2020年12期
关键词:东方艺术异形陶瓷

□ 李智瑛 赵腾

俄罗斯东方艺术博物馆虽然规模有限,偏安一隅,但却是世界上为数不多专业收藏东方艺术品的博物馆。从彼得大帝等统治阶层到许多普通的艺术品收藏家如希丘金、康斯坦丁、费博奇等,都曾致力于东方文物的收藏,其中很大一部分藏品都汇聚到20世纪初期成立的俄罗斯东方艺术博物馆。1919年9月22日,博物馆首次向民众开放,人们第一次系统地欣赏到来自东亚、西亚、中亚、南亚、东南亚等地迥异于西方世界的艺术珍品,并由此开启了新的东方艺术研究高潮。此后,学者们在高加索地区、中亚、远东等地的考古和发掘又进一步丰富了馆藏。丰富的藏品和专业的研究使其逐渐成为东方艺术传播和研究领域的明星,每年都会有大量来自各地的学者和学生到这里研究和进修。

在俄罗斯东方艺术博物馆收藏的数万件艺术品中,来自中北亚高加索地区和中国的藏品最具有代表性。中国陶瓷是俄罗斯东方艺术博物馆的重要收藏,其中清代陶瓷尤其是清代异形陶瓷收藏方面的确有独到之处,许多藏品在国内也难得一见。本文即是以此为主题,介绍流落海外的中国优秀陶瓷珍品。

一、俄罗斯东方艺术博物馆的中国收藏

俄罗斯东方艺术博物馆的展厅基本是按照地域和国家进行分类展示,东亚诸国如中国、日本和朝鲜展厅位于第三层。在古代,中国与俄罗斯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的交流都很密切,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等在俄罗斯都备受推崇。以彼得大帝为代表的收藏爱好者还不断派专人到中国购买收集相关艺术品,并专门建立“珍品博物馆”来存放和保管中国等地的贵重文物。在叶卡捷琳娜二世主政期间,中国艺术品已经成为俄罗斯上层社会争相购置的必备品,这在许多庄园和宫殿的室内陈设中明显可见。当时还兴建了许多中国风格的建筑和园林,如彼得宫的“中国花园”、奥兰宁包姆的“中国宫”。在上层社会的带动下,中国文化在俄罗斯常常被视作时尚的象征,一些中国味儿浓厚的雕塑、漆器、杂项玩物等也开始进入俄罗斯,并被当地人不断模仿,以至于后来还出现了“伊丽莎白时代的中国风”这一专业术语。

在俄罗斯东方艺术博物馆成立时,来自王宫贵族的收藏成为中国馆的核心成员,同时相关收藏家的捐赠和转售也不断使其丰富。此后,俄罗斯东方艺术博物馆还通过实地考古,政府出资购买等方式不断完善其中国收藏。目前馆藏中国各类艺术品约两万件,从距今千年的青铜器到近代著名画家齐白石和徐悲鸿的画作,囊括了中国从古到今的众多艺术精品,具有极高的艺术和科研价值。值得一提的是,近代满清王朝几遭战火摧残,许多王室或贵族珍藏都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的途径被运出国门,其中的一部分到达了国土相邻的俄罗斯。所以,俄罗斯东方艺术博物馆收藏不少清代宫廷御用之物,充分反映出当时中国工艺的至高水准。

图1 清 象牙玉石百宝嵌

图2 清 五龙金属珐琅罐

在这里能欣赏到大量清代的各种玉石制品,从小型的文房用品到大型的玉石屏风摆件,均材美工巧,艺术造诣很高,实非普通民间造物(图1)。博物馆还收藏有不少清代杂项雕塑类产品,如牙雕、竹雕、木雕等,反映出清代日益纯熟的雕刻技艺。与欧洲许多博物馆不同,俄罗斯东方艺术博物馆还藏有许多清代漆器,工艺精湛,品类丰富,其雕漆、金漆、螺钿、彩绘等作品均不乏精品名作,足以代表中国明清时期漆艺的至高水平。精美复杂的各色金属珐琅器(图2)也是俄罗斯东方艺术博物馆的重要收藏,也是最能体现皇家风范的藏品系列之一。

不过总体而言,陶瓷依然是其中重要收藏。虽然俄罗斯东方艺术博物馆收藏有从汉代到20世纪的历代陶瓷精品,较为完整地反映了中国陶瓷的发展脉络。但通过比较也不难发现,清代陶瓷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体现出绝对优势,明显可见诸多康雍乾时期官窑精品,品类丰富,技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其中丰富多姿的异形陶瓷有不俗表现,成为博物馆的亮点和特色之一。

图5 清 五彩双头鹰笔筒

图6 清 粉彩五联荷花瓶

图7 清康熙 墨地五彩四方瓶

图8 清 白地红梅四方瓶

二、俄罗斯东方艺术博物馆藏清代异形陶瓷

所谓异形陶瓷是相对于传统圆形规则形状陶瓷而言,往往不能单纯采用拉坯成型,需要借助雕塑的形体创作语言。异形陶瓷由于造型独特新颖更富于审美价值而备受推崇,并成为中国陶瓷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一脉。清朝是中国陶瓷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创烧了诸多名品名器,异形陶瓷在此期间表现颇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封建社会末期的清朝世俗文化兴盛,人们的审美趋向也由宋元时期对意境的追求转向热烈多变的外在风貌。异形陶瓷以丰富造型取胜,具有更多雕塑式的繁复之美,在功能性需求之外可以满足人们更多精神与情感上的个性需求,与当时流行的彩瓷相得益彰,成为清王朝陶瓷风貌的又一重要体现。二是相关工艺技术及工具设备的成熟发展为清代异形陶瓷的异军突起提供有力支持。此时,不仅陶瓷,中国的许多传统工艺都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和发展,对技术的追求和表现也成为清代工艺造物的鲜明特点。但过于强调技术和造型能力,也造成清代尤其是晚清诸多中国工艺造物过于繁琐雕琢,而且功能性需求经常让位于装饰性需求,异形陶瓷的迅猛发展和此背景息息相关。三是社会经济繁荣昌盛,人们生活相对富裕,在满足日用功能性需求的基础上产生了更多精神和个性追求。求新、求异、求美的社会心理愈加普及,人们的审美需求也发生巨大改变,并由此成为清代异形陶瓷发展的巨大驱动力。

清代陶瓷是俄罗斯东方艺术博物馆的重要收藏,质地精良,品种丰富,异形陶瓷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造型方法以及功能特征,可将这些异形陶瓷简单分类为局部微整异形、整体风貌异形和瓷塑三种。首先,所谓局部微整异形是指器物总体造型比较规范,但在局部或细节处理上体现异形处理,突出个性与精致之美,实用功能相对也不受影响。因为兼具审美与实用,此种异形作品数量更多,品质也很高。俄罗斯东方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红绿釉石榴尊(图3)堪为清代异形陶瓷精品,它造型端庄,唇口外卷,短颈圆腹,整体呈现石榴尊典型风貌。但与众不同的是,其下腹部造型内凹一圈,微有束腰感,异形设计别致而不突兀。在釉色设计上,此石榴尊也是别具一格,半红半绿,色泽鲜丽,很是罕见。红绿釉色分界并不明显,有晕染之感,自然而美丽。

葫芦瓶因谐音“福禄”而备受中国人推崇,成为传统陶瓷经典造型之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又发展出上圆下方式、多棱式、扁腹式等多种变形。俄罗斯东方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白釉葫芦瓶体态端庄,变化之处体现在其相对较宽的束腰造型,使得上下部分呈现分离之态,很有特色。清代统治者崇尚古风,各种仿古瓷器也很流行。此瓶色泽白润干净,釉面呈自然纹裂,颇有宋瓷风范。茶叶末釉色独特,始烧于唐代,清代景德镇仿烧成功并成为名贵的色釉品种。俄罗斯东方艺术博物馆收藏的这件平底瓶(图4),造型独特,腹部如同被截断,如同一个倒扣的酒杯。通体釉色深沉厚重,极具古意,具有很高的审美性。此外,清代景德镇等地名窑还经常创烧订制外销瓷,也就是根据国外顾客需求进行来样加工,相关作品的造型和装饰经常具有明显的异域风格。俄罗斯毗邻中国,商贸和文化往来也很频繁,此类的订制陶瓷也比较多,博物馆所藏一件五彩笔筒(图5)即为代表。笔筒的装饰主纹为俄罗斯标志性的双头鹰,典型的俄式图案。造型也比较有个性,局部的变形处理比较明显,如底部的棱状弦纹、颈部的圆鼓造型等。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些造型设计具有更多欧洲金属器的特征。

图9 清 福字扁壶

图10 清 灵芝水仙摆件

图11 清 蟾蜍瓷塑

其次,整体风貌异形是指器物造型整体呈现异形设计倾向,具有更多的雕塑特征,个性也更鲜明。因为要更多地考虑造型的装饰需求,其实用功能往往被弱化。如这件粉彩五联荷花瓶(图6)工艺精湛,造型独特,体现出当时中国制瓷艺人的超高技艺。早在商代,我国就有类似的五联造型器物。到了汉代,各种形式的五联罐、五管瓶或类似器物更是层出不穷。清代匠人将这种传统器型进行改良,设计创作出不少传世名作。此器外围五瓶,直颈鼓腹,腹部相通,中间瓶体不明显,直颈之上雕塑一半开莲花,极具观赏性。相连五瓶上描绘粉彩花卉蝴蝶,自然生动,色泽柔和,亦为传世名作。

多棱器型因线条清晰硬朗也是中国异形陶瓷的惯用造型。博物馆收藏的两件高颈四方瓷瓶也不同凡响,一件为清代早期康熙年间的墨地五彩四方瓶(图7),一件为清代后期的白地五彩红梅四方瓶(图8)。二者造型几乎相同,高颈撇口,上圆下方,圆柱形颈部与四方瓶身通过四方圆弧设计的肩部自然结合。瓶体不是呆板的四方体,而是由上向下微收,体态更显优美。尤其是康熙墨地五彩四方瓶底色庄重,其上以黄、绿、紫等色釉描绘四季花卉,舒朗有致,充满文人画气息。

俄罗斯东方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福”字扁壶(图9)在诸多藏品中较为突出,虽然其主体造型为扁壶,但夸张的异形造型使其几乎丧失了壶的实用功能,成为一件精美的陈设用具。此壶造型呈现汉字“福”之形态,整体扁平中间还有镂空处理。壶盖巧妙地将笔画“点”和寿桃造型相融合,与主体图案中的寿星、仙鹤等共同传达了“长寿有福”的设计概念。壶体依形装饰适合图案,釉色以绿色和黄色为主,风格清雅。此外,博物馆还藏有多件清代异形陶瓷笔洗,装饰特征也很明显。作为文人用具,人们对于笔洗造型设计的要求往往会更严苛,各种浮雕、镂雕等技艺也被广泛运用,体现出更多的异形特质。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蓝釉笔洗总体造型前低后高,有如山体,腹部也呈蜿蜒之态,右侧口沿处盘踞一条巨龙,气势十足,表现出了龙盘山河风水起的吉祥寓意。古人非常重视风水运势,在家中摆放如此造型笔洗,体现出人们对风生水起生活的美好向往。

最后,在陶瓷领域还发展出一种较为纯粹的艺术品——瓷塑,具有更多雕塑意义,多没有实用功能,属于广义范围上的异形陶瓷。与其它材质雕塑相比,瓷塑需要经历窑烧,对于釉色更是有很高要求,造型反倒是最基本的要求了。俄罗斯东方艺术博物馆收藏了许多精工细作的瓷塑,兼具雕塑与陶瓷釉色之美。其中一件作品以灵芝为表现主题,雕塑出类似盆景的造型,很是独特(图10)。灵芝是贵重的中医药材,有延气安神、延年益寿等功效,因此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寓意长寿富贵,是比较常见的艺术表现题材。作品主体为一株大灵芝,其上又旁生出许多大小不等的灵芝,生机盎然。通体色泽为茄紫色,与紫砂底座相得益彰。为增强艺术效果,灵芝主干浮雕水仙竹纹,黄绿色的搭配提亮了整体色调,也更具有装饰之美。

动物类瓷塑往往因其吉祥寓意在清代得以流行,这件18世纪末期的蟾蜍瓷塑(图11)就非常有代表性。在中国,蟾有招财、辟邪的寓意,也有前程锦绣的内涵,如成语“蟾宫折桂”就寓意科举及第、飞黄腾达,是最常见的陈设造型之一,此作体型较小而工艺精致,形象表现逼真,双眼圆睁,四足蹬地,似有即将跳跃之感。瓷塑通体呈蓝紫色,其皮肤质地效果充分利用窑变烧瓷技法来呈现,其间许多气泡又有水滴的视觉感受。双眼黝黑,鼻孔与阔嘴装饰红色,眼眶为蓝色,拉长渐狭的眼眶轮廓,自然而生动地营造出一只富于个性魅力的蟾蜍。

宗教人物类瓷塑在中国一直都广为流行,并出现不少名人名作,如德化瓷雕艺人何朝宗的观音就名扬四海。清代世俗文化民间艺术兴盛,各种宗教人物类瓷塑也大受欢迎,其中麻姑献寿是最常见的题材之一。俄罗斯东方艺术博物馆收藏的一件五彩麻姑骑鹿瓷塑(图12)就非常有代表性,造型装饰俱佳。瓷塑由三部分组成,底座、梅花鹿与麻姑,有一定的情景表现性。宽而扁的底座浮雕云山图案,俯首回望的梅花鹿跪卧其上,身上朵朵梅花表现写实。右手握灵芝,左手上举的麻姑端坐鹿背,神态自然,面如满月,服饰线条纹理刻画细致。三部分釉色也都是写实性表现,体现出自然丰富的特点。梅花鹿一耳双角缺失,口含灵芝,进一步加强了作品所传达的祈祷长寿之意。

图12 清 五彩麻姑骑鹿瓷塑

三、结语

清代作为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陶瓷技艺也达到了一个高峰,涌现出大量精美而生动的异形陶瓷。与其他传统艺术品相比较,清代异形瓷器的艺术风格写实而不过于繁琐,多是利用高超的烧瓷技艺,生动形象地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美好祈盼和愿景。

俄罗斯东方艺术博物馆作为一所外国艺术博物馆,收藏有如此丰富精良的中国清代异形陶瓷,且一直致力于东方艺术的探究,实属不易。现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富裕,个性化和艺术性十足的异形陶瓷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异形陶瓷在这个审美快速疲劳的时代,能够适应人们不断更新的审美追求,迎合大众不断变化的精神需求。通过对清代异形陶瓷精品的赏析和研究,希望能对当代及未来异形陶瓷的设计和发展起到应有的促进和引导作用。

猜你喜欢

东方艺术异形陶瓷
数字化时代汉字异形混杂问题及其对策
载歌载舞话陶瓷——瓷之舞
异形日
《异形:契约》究竟会不会有未来?
张锰谈于向溟
陶瓷艺术作品
德化陶瓷 闽中精粹
陈鑫的午后三点
东方艺术大家:路由器中的八个城市空间
阿培×东方艺术大家:城市“空间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