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堂,追求有效
2021-01-21王鑫丰
王鑫丰
摘要:判断语文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主要取决于学生是否能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是否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思考和体验,获得相应的学习收益,因此,要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需要立足课堂,追求有效,突出语文课堂主体性、生动性和生成性的特点。本文将聚焦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对有效教学策略加以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一、激发兴趣,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
兴趣是小学生语文学习内在驱动力产生的基础,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围绕者课文主动思考,增进对文本内容理解和体悟,从而产生更多的课堂学生收益。故事激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之一,是教师将故事与语文教学内容联系起来,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课堂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文本探索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达到提升语文有效教学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进行《少年中国说》课文教学中,教学目标是要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梁启超先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加以深刻体会,在阅读中掌握本章的修辞方法。而当前小学生对我国近代史的了解了解不多,在不了解这篇文章写作背景的情况下阅读文本,很难让学生与文本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基于此方面考量,教师决定采用故事激趣的方式,唤醒学生对课文的学习热情。
教师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更多与课文有关的跨学科知识,扩大学生的历史知识面,还能唤醒學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加学生的情感积淀,让学生满怀热情地阅读文章,与文章作者、文本展开对话,在深入体验课文情感的同时,对文章独特的表达方式加以感知,从而提高学生对课文学习的主动性。
二、创设情境,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情境教学指的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构建教学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场景中,触景生情,再进行课文的阅读和学习,增进学生对文本的体悟,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教师在进行《圆明园的毁灭》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网络上下载“火烧圆明园”的影视作品,经过剪辑后制作成短视频,将影视作品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看影视作品,再结合文本中对圆明园的描述,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想象力,体会到“圆明园”的恢宏。同时,学生在聆听《火烧圆明园》主体曲中,会自然而然地为“圆明园的毁灭”感到痛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让学生怀有满腔热情地阅读课文。
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多种创设情境的手段综合运用,比如: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创设合作学习情境;通过问题驱动,引发学生思考,创设问题情境等。教师通过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能够让课堂教学氛围更加生动、活泼,让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增加课堂互动,实现教学信息的多向交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三、读写结合,体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生成性特点
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收益是衡量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指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尊重学生在语文知识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有效的引导,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主动建构和生成。教师可以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以致用”的机会,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表达能力的生成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够接触到许多描写精准,表达生动的段落和语句,教师可以借此实现“读写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例如:《白鹭》课文中,作者在描写“白鹭的美”时,用到了“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的排比句,这句话仿造了战国时期《登徒子好色赋》中的句子,是一种较为经典的描写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这种表达技巧的精妙,对其进行仿写,逐渐内化成为自己语言表达技能的一部分。
教师通过“读写结合”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所学的语文知识得到及时强化,融入到学生原有的语言知识体系中,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生成,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果。
(二)思想情感的生成
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和情感的培养是小学语文重要教学目标之一,教师可以采用“读写结合”教学的方式促进学生思想情感的生成。例如:教师在进行《少年中国说》课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教师所讲述的历史故事内容,反复诵读课文中精妙语句,比如:“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中国强”等,让学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利用写“课堂随笔”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内心感受,在促进学生思想情感生成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学生经验积累,在提升学生思维敏感性的同时,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结束语: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立足于课堂,努力改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将学生作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对多样化教学方式加以灵活运用,从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水平,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收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司发瑞. 立足课堂,追求有效——谈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J]. 中国校外教育, 201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