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阅读迁移式练笔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2017-02-28周莲花
周莲花
摘 要:閱读迁移式的练笔方式即为在阅读基础上,找出读写迁移点,并采取适当的方式在适当时机对学生进行练笔指导,将文字练习落到实处,促进读写的有机结合,并能够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升。在小学五年级进行阅读迁移式练习所遭遇的主要问题表现在缺乏适当的写作素材,学生的切入时机不当以及练笔技巧不够科学等,对以上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后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小学五年级;阅读;迁移式;练笔;对策
随着新课程改革力度的日益深化,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学语文教学不但需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有效整合,做好对教学活动的统筹安排,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同时还需针对学生的写作与阅读能力进行重点培养,促使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能够得以全面发展。笔者就针对小学五年级学生进行了阅读迁移式练笔尝试,总结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但与此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具体的困难问题,对此应当引起相关教师的重视与思考。
一、学生阅读练笔迁移式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写作素材
做好读写结合,极为关键的一点便是通过广泛的阅读来给日常写作积累素材,然而实际情况却常常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是由于两方面的原因:其一,学生语言素材缺失;其二,生活题材不充分。学生对于所阅读的文章内容难以同作文写作联系起来。
(二)切入时机不合理
要想促使读写能力得以有效的结合,切入时机至关重要,大量的实践表明,合理掌握好读写迁移时机,能够促使学生更易掌握读写能力。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时常会发生诸如学生急于下笔,在未能够对文章进行充分朗读与感悟的基础上便进行练笔,学生自然难以写出优秀的文章。
(三)练笔技巧不科学
迁移式练笔的技巧多种多样,但在一开始都是由模仿开始,而在模仿的过程中其主要的难点便是需要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改变,要尽可能地达到“仿中有创”的境地,因此就必须要确保学生能够灵活掌握练笔技巧。而若是对学生在练笔写作前未采取具体的指导,如以《我的卧室》为题进行写作前,若未给予学生提供具体的写作方位与顺序,那么学生所写出的文章常常会杂乱无章。
二、提高学生阅读迁移练笔能力的措施
(一)深入情境,以情感悟
语文课堂的教学,教师需引导学生能够浸入到文本中,对文本内容进行多次阅读,品味、感悟其中的语言内涵。只有将阅读中所收获到的情感实现与体验凝结成文字,方可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深化积淀。
例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之时,在学生对课文进行了阅读且理解了父子情之后,教师可就事前所预设出的问题“你是从哪些段落、语句当中感受到这对父亲对儿子的爱?”学生再找出相关的语句后,教师便可将相关的语句找出来引导学生进行品读、感悟,并联想到自身在学生阅读到:“不!爸爸。想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此时学生的情感已经难以抑制,这也便是练笔的最佳时机。
(二)内化语言,补白联想
教材不但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课本,同时也是学生积累语言、应用语言的主要资料。在教材中有许多优秀的语句学生却不会将之灵活地应用到自身的练笔写作中。为了促使学生能够切实地用好课本教材,教师可在学习了某篇课文后向学生提问:“在学习了这门课程以后,同学们又积累掌握了那些词句?”还可在学生练笔之后与同桌之间互相进行交流。
例如,在学习《泊船瓜洲》之时,可在学生反复诵读后,思考“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当中的“又”字与“何时”一词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情感,学生进而便可联想到春天万物复苏,而作者已经多年未入家门,基于对诗歌内容的深层次理解基础上,学生便可自然而然地写作出带有自身情感的作文。
(三)迁移范例,仿句联系
在学生的日常阅读写作过程当中,加强对写作方法、规律的总结与整理,在进行作文写作时予以参考、借鉴,不失为是一种有效的写作方法,这同时也是一种智能化的转换交互迁移。
例如,在教授《钓鱼的启示》一文后,可要求学生写作由一件生活小事当中所获得的启示,其基本的构思方式是利用相似联想,以小见大的手法。学生将所学习到的写作段落构造方式应用到日常的课堂练笔当中,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自然也将得以显著提高。
总而言之,在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开展阅读迁移式练笔训练时,主要存在有缺乏写作素材、切入时机不合理、练笔技巧不科学等三方面的问题。在本次研究中基于对这些分析的深入分析,提出了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会,将语言内化于无形并利用补白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联想能力,通过将课文当中的示范例句迁移到学生的练笔过程中,以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徐丹萍.小学高段阅读迁移式练笔的问题和策略探析[J].小作家选刊,2016(16).
[2]陈素荫.找准“点” 迁移“写”:小学高段阅读迁移式练笔[J].小学语文教学,2013(2):47-48.
[3]赵莉娟.立足课文范例 适时读写迁移[J].教育论坛,2013(3):33-34.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