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元素融入会计专业课程教学路径研究

2021-01-21赵越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6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摘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全面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形成协同效应。这就要求会计专业教师发挥专业特色和优势,引领会计专业课程实现课程思政的育人观。《基础会计学》是经管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是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专业的基石,指导学生的职业规划,是整个经管类学科课程体系的重中之重。本文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引入课程思政元素,将对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塑造融入到教学中,明确课程思政背景下,如何在会计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

关键词:基础会计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引言

“课程思政”的提出,是教育理念、育人体系、教学方法等层面的新的突破。《基础会计学》是经管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是学习会计基础理论和处理方法,通过学习该课程要求学生们掌握会计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在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学习的同时加强价值观的引,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

一、高校《基礎会计学》的教学现状

(一)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学”

《基础会计学》的主要内容,大致分为了以下九个部分。它们主要是总论、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在工业企业的应用、账务程序、财产清查、财务审计报告等,甚至有的课程中还涉及了会计工作组织、会计电算化,以及其他教学内容等。《基础会计学》的内容很多,而且每个模块都需要重视,这对于学生来讲,学习的难度也比较高,所以,老师们通常都会在课上占用大部分的时间来讲解理论知识,而每节课的时间有限,这也导致了老师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而对学生的运用能力更是无从知晓。诸多方面的原因就导致了一节课并没有体现出来学生的“学”,大多是老师的“教”,最终导致老师的教学水平难以展现,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见成效。

(二)教学过程过多关注理论知识

《基础会计学》包含了丰富的内容,既有理论知识,像:复式记账、借贷记账法在工业企业的应用等内容,也有实践部分,像:会计凭证、财务会计报告等内容。而学习这门课程的目的就在于要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自己单独操作实施。事与愿违,现在大多数的高校在教授《会计基础学》这门课程时过多的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过程。

一方面,各大高校老师的上课时长都是固定有限的,在讲解完理论知识以后留给学生的实训时间就所剩无几了,学生们只能是被动地接收,并不能很好地实践练习;另一方面,高校老师大多是刚毕业的硕士、博士,他们也是刚毕业就参加教师工作,直接从学生身份转换为老师,本身其自身的实操经验也并没有多么丰富,没有足够的实践教学经验,有些甚至是照搬自己学习时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这也最终导致了整堂课呈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二、《基础会计学》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策略

(一)以《基础会计学》为基础,增加会计职业道德内容

课程思政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观念,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要改变以往那种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一同开展全新的、结合了会计职业道德内容的教学方式。老师可以在讲解理论知识时,结合会计职业道德的相关知识一同讲解,这样就可以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形成职业道德的观念,促进正确的职业思维的产生。比如,当学习到“会计职业和会计科学体系”这一部分时,老师可以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进行课堂教学,让学生知道会计工作与思想政治密切相关。也可以用呈现案例的方式来加强学生对于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解,增强他们的职业道德。在教学设计上,力求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将课程具备的知识、能力、技能和态度等职业素质作为标准,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

(二)结合案例,实践教学

不管是《会计基础学》的理论知识教,还是思想政治教学,如果单纯地进行理论教学,都会让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从而降低了学习兴趣。因此,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借助案例教学法来进行课程的开展,通过真实发生的例子导入接下来的学习内容,营造一个有趣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指引学生把课堂上学习到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融入到案例当中,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比如,当学习到“会计伦理”这一部分时,老师就可以借助案例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案例的背景以及产生影响,让学生从专业知识和思想教育两个方面分析案例存在的问题,加强学生对于财务造假的理解。课后要求学生自自己去网上或者报纸上搜集影响非常大的财务造假的例子,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就可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结语

诚信是会计师一行的灵魂,如果会计工作者没有明确认识到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那么其工作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这就要求学校老师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坚守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实现育人无声,培养出合格的满足社会需要的会计工作者。

参考文献:

[1]郝玉贵.会计专硕课程“思政+特色”的融合教育目标与实现路径[J].财会月刊,2021

[2]尹律,戚振东,张佳欣.学习“七一”重要讲话提升会计课程思政建设水平[J].会计之友,2021(24)157-160

[3]杜丽.基于“课程思政”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讨[J].当代会计. 2020(21)

[4]金爱华,张弛.基于人生教育的高职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J].高教学刊,2021,7(34)184-188

[5]汪彩兰,胡耀东.落实课程思政理念的实践探讨——以高校“基础会计”课为例[J].汪彩兰,胡耀东.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 2021(02)

本文系2020年度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科课题项目,项目名称:“大思政视角下会计课程融入思政元素路径研究”,项目编号:JG20EB136。

作者简介:赵越,1982.6,女,汉族,籍贯:辽宁锦州,学历:本科,职称:副教授,研究方向:会计,所在单位:辽宁理工职业大学。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