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的护理干预临床疗效评价
2021-01-21覃月红
覃月红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体检中心,湖北 武汉 430000)
0 引言
高血压属于临床内科心脑血管常见疾病,且为终身性的慢性疾病。近年来,在生活水平提升、生活方式改变、饮食结构转变等内外源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致使高血压临床发病率逐年攀升。动脉血压升高(持续)为患者临床主要特征。随疾病进一步发展,极易诱发诸多并发症,其中以冠心病最为典型。患者血压长期处于高水平,导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从而诱发冠心病。随疾病进一步发展,使患者心肌缺血、缺氧、坏死,从而危及其生命安全[1]。可见,实施科学、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至关重要。临床研究证明,在患者治疗期间辅以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患者预后。此研究选取我院内科92例患者展开,重点分析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现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92例我院(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n=46):男23例,女23例,年龄58.5-86岁,平均(72.44±12.36)岁。观察组(n=46):男25例,女21例,年龄58-86.5岁,平均(72.69±11.12)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可比性较高。
1.2 方法。对照组:常规护理:①热情接待患者,每天定时测量血压、心率等指标,特别注意血压是否升高,若出现收缩压>190 mmHg、恶心呕吐等症状,立即采取对症处理措施,保证其生命安全。若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帮助其半躺或坐下,充分休息来缓解症状,叮嘱患者心放轻松并给予对症药物。若出现心肌梗塞,遵医嘱给予吗啡等镇痛药物。②健康教育:提前掌握患者具体情况、性格爱好等资料。科室制作健康手册,将高血压并发冠心病病理特点、致病因素、常规治疗、常见并发症等知识涵盖在内,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翻看手册,确保患者可以更好理解,提升其对疾病的认知度。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准,实施综合护理干预:①心理护理:构建和谐、良好的护患关系,准确掌握患者心态后通过语言、行动给予其支持,有效消除不良情绪。可邀请疾病情况控制较好的患者来源进行交流和沟通,增强其治疗配合度。②环境护理:为其营造干净、整洁、温馨的病房环境,叮嘱其切勿大声喧哗;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温度为25℃,湿度60%,保证病房光线柔和。③生活护理:指导其按时休息,控制好探视人数和频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叮嘱其日常以平卧姿势为主,可帮助其缓解临床症状[2]。④膳食干预:叮嘱患者减少食盐、胆固醇的摄入,多食富含维生素、纤维多的食物,禁止食用大蒜、豆类等刺激性食物。⑤运动指导:待患者病情稳定后指导其进行太极、慢走等有氧运动,尽量在清晨、晚饭后进行锻炼,通多以上活动来锻炼机体功能、扩张冠状动脉,为心肌供给充足氧气。
1.3 观察指标。①观察血压水平、心功能指数改善情况;②观察生活质量改善情况;③观察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计算软件:SPSS 22.0版本,连续性变量资料:“t”计算以“±s”表示。定性数据:“χ2”核实后以百分比形式(%)表示。P<0.05区间:统计学成立。
2 结果
2.1 阐明患者血压水平、心功能指数改善情况。数据示: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较稳定,心功能指数明显较高,P<0.05,见表1。
2.2 阐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数据示: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较高,P<0.05,见表2。
表2 生活质量(±s,分)
表2 生活质量(±s,分)
注:评价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3],分值和生活质量成正比。
组别 n 躯体功能 心理健康 情绪角色 社会功能观察组46 86.42±6.25 86.35±2.42 90.41±2.33 91.42±3.50对照组46 75.42±5.33 76.28±2.36 81.25±2.14 81.01±3.22 t - 9.0826 7.2355 19.6376 14.8465 P - <0.05 <0.05 <0.05 <0.05
表1 血压水平、心功能指数(±s)
表1 血压水平、心功能指数(±s)
组别 n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心功能指数(L/min)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6 162.45±12.52 137.41±15.22 99.45±9.22 92.36±9.45 2.12±0.11 2.36±0.25对照组 46 163.11±13.11 126.55±14.00 98.66±10.42 80.12±5.33 2.14±0.15 3.55±0.45 t-0.2469 3.5617 0.3850 7.6515 0.7292 15.6784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阐明护理患者护理满意度。数据示: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6%,对照组82.6%,P<0.05,见表3。
表3 满意度[n(%)]
3 讨论
经临床大量研究后证实:高血压疾病是引发心脏、肾脏等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环境、遗传、年龄等因素均可诱发高血压。在高血压的形成与维持中,交感神经活性亢进全程参与,尤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而言,大约近40%的患者,体内儿茶酚胺水平是比较高的,所以肌肉交感神经冲动较强。在应激反应、中枢功能紊乱等因素共同的作用下,血压会呈明显上升趋势。随疾病进一步发展,极易诱发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共同存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中,约有75%的患者合并冠心病存在;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堵塞血管腔,不仅影响心肌功能,还会导致心肌缺血,从而危及患者生命安全。药物保守疗法仍是目前临床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主要措施,但调查发现患者受认知、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在治疗途中出现治疗依存性下降等情况,更有甚至者,无法坚持长期服药,导致疾病反复发作,从而影响预后。可见,在患者治疗期间辅以科学、优质、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早前临床对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均不外乎是常规护理模式;但随着临床大量调研,发现常规护理是一种被动模式,护理措施仅围绕基础工作展开,导致医护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致使护理措施流于形式、整体护理质量下降[4]。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护理行业不断转型和完善,在此背景推动下,综合护理干预成为我国临床近现代新型护理措施,通过一系列优质措施,拉近与患者间的距离,从而促进其更好、更积极的接受后续治疗[5]。
此研究选取我院92例患者展开,分组分别给予护理措施。结果示:①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较稳定,心功能指数明显较高,P<0.05。②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明显较高,P<0.05。③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6%,对照组82.6%。P<0.05。可见,对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价值显著。提示:①综合护理干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在实际护理中严格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展开,实施的措施更是常规护理的改良、升华版。通过一系列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水平的同时提高生活质量。②综合护理干预更符合近现代系统护理理论,并且更满足患者实际需求,在提高患者心功能指数的同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故,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