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应用效果及生存质量评分影响分析
2021-01-21余晓霞
余晓霞
(湖北省宜城市孔湾镇卫生院,湖北 襄阳 441411)
0 引言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疾病之一,临床发生比例极高,有研究显示,超过半数青壮年男性群体均曾经罹患不同程度的慢性前列腺炎疾病,该病发生诱因复杂,临床症状表现较为多样化,患者身心健康均受到疾病的影响[1]。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就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护理措施加以分析,讨论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我院所收治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82例,分组方式为抽签法,组间分布为实验组(n=41)与参照组(n=41)。其中实验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年龄是27-52岁,平均(40.18±6.33)岁。慢性前列腺炎病程时间0.3-5年,平均(2.67±0.72)年。参照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年龄27-53岁,平均(40.22±6.36)岁。慢性前列腺炎病程时间0.5-5年,平均(2.68±0.76)年。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年龄、慢性前列腺炎病程时间分布范围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性校准结果合格。纳入标准:①患者经由检查确诊为慢性前列腺炎;②在了解本研究基础上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合并前列腺增生、尿道狭窄疾病;②前列腺肿瘤;③急性感染阶段[2]。
1.2 方法。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患者加以生活指导,并加强对患者用药、生活习惯干预。实验组干预方法为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包括:其一,加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交流,建立科学、良好的护患关系,了解患者不良情绪发生原因,并通过宣泄、心理干预等相关方式,帮助患者摆脱心理消极情绪,保障患者心理健康,是其建立疾病治疗信心[3]。其二,向患者普及慢性前列腺炎疾病相关知识,使其了解慢性前列腺炎发生原因,并了解临床治疗流程,提高患者对于临床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其三,根据患者的爱好、生活习惯、认知情况等进行综合额分析,在患者情绪低沉、压力增加时,指导患者选择喜好的活动,转移患者注意力,不仅能够降低患者受到疾病的影响,同时也能够帮助患者提高其心理自我干预能力[4]。
1.3 观察指标。应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估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环境影响指标,每项满分均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存质量越强。通过访谈方式评估患者护理依从性,满分10分,8-10分为完全依从、5-7分为基本依从、1-5分为不依从[5]。
1.4 统计学分析。本研究82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相关数据录入SPSS 19.0软件之中,实验组与参照组护理干预前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环境影响评分数据实施t检验形式校准,对比表述方式为(均数±标准差)。2组患者慢性前列腺炎护理依从性情况通过χ2检验形式校准,检验表述方式为(n,%)表示。P<0.05作为本研究统计学意义校准基线。
2 结果
2.1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环境影响评分比较。对比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数据(见表1),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干预前生存质量评分具有一致性,P>0.05,实验组护理干预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环境影响评分高于参照组,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
2.2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症状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评分比较。对比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护理前后症状自评量表评分数据(见表2),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护理干预前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具有一致性,护理干预后强迫、人际关系、敌对、恐怖、偏执具有一致性,实验组护理干预后症状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评分低于参照组,显示出数据检验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环境影响评分比较(±s,分)
表1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环境影响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社会功能 环境影响护理干预前 护理干预后 护理干预前 护理干预后 护理干预前 护理干预后 护理干预前 护理干预后实验组 41 56.03±6.55 66.07±5.14 55.48±6.4 64.15±5.37 58.48±6.23 68.06±5.39 52.87±6.75 62.85±5.07参照组 41 56.09±6.51 61.34±6.02 55.51±6.37 59.24±6.13 58.51±6.26 63.79±6.45 52.9±6.78 57.32±6.28 t- 0.0416 3.8261 0.0212 3.8578 0.0217 3.2527 0.0200 4.3871 P- 0.9669 0.0002 0.9830 0.0002 0.9827 0.0016 0.9840 0.0000
表2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症状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评分比较(±s,分)
表2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症状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躯体化 强迫 人际关系 抑郁护理干预前 护理干预后 护理干预前 护理干预后 护理干预前 护理干预后 护理干预前 护理干预后实验组 41 2.64±0.83 1.32±0.47 1.85±0.82 1.62±0.40 1.78±0.42 1.55±0.55 2.45±0.55 1.43±0.52参照组 41 2.66±0.85 2.63±0.75 1.88±0.79 1.65±0.38 1.81±0.45 1.58±0.53 2.48±0.51 2.37±0.63 t- 0.1077 9.4770 0.1687 0.3481 0.3120 0.2514 0.2561 7.3681 P- 0.9144 0.0000 0.8664 0.7286 0.7557 0.8020 0.7985 0.0000
续表2
2.3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护理依从性比较。对比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护理依从性情况(见表3),实验组慢性前列腺炎护理依从性(95.12%)高于参照组(75.61%),组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
表3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护理依从性比较[n(%)]
3 讨论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统慢性疾病,本病病程时间较长,患者临床症状极易反复,进而造成患者身心健康均受到影响,同时,慢性前列腺炎疾病涉及患者隐私,往往不愿接受治疗或护理,其护理依从性有所不足[6]。针对此,本研究就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行心理护理,结果显示,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干预前生存质量评分具有一致性,实验组护理干预后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环境影响评分高于参照组,实验组慢性前列腺炎护理依从性高于参照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护理干预前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具有一致性,护理干预后强迫、人际关系、敌对、恐怖、偏执具有一致性,实验组护理干预后症状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评分低于参照组。传统护理模式多重视对患者的疾病、生理、生物角度对患者进行干预,而忽略了患者的心理状态,而心理护理形式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有效干预,调节其心理机能,能够极大程度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而提高患者护理依从性。
综合以上结果,本研究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患者生活质量得以显著提升,其护理依从性较高,因此,心理护理于慢性前列腺炎护理中具备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