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骨折伴四肢瘫痪者的呼吸道护理研究
2021-01-21莫飞群
莫飞群
(百色市人民医院隆林分院,广西 百色 533400)
0 引言
发生颈椎骨折后,患者的颈髓也会随之受到损害,而颈髓的解剖、生理都与呼吸功能具有密切关系,在颈椎、颈髓损伤后也会影响到其呼吸功能。若损伤部位是在第四颈椎平面上,膈肌运动消失,咳嗽反射就会减弱甚至消失,颈部疼痛加剧,导致患者的呼吸、咳嗽均存在困难[1]。加上在治疗该患者时会破坏其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降低其防御作用,提高了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因此,应当加强对颈椎骨折伴四肢瘫痪患者的呼吸道管理,以使其通气功能获得改善,从而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风险。本文对我院收治的31例颈椎骨折伴四肢瘫痪患者行呼吸道护理,并对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和气道阻力进行比较,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31例颈椎骨折伴四肢瘫痪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例,年龄40-73岁,平均(53.64±2.71)岁;女7例,年龄31-73岁,平均(52.21±2.16)岁;致伤原因:17例车祸致伤、11例高处坠落致伤、3例重物砸伤。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颈部疼痛及活动受限等情况,无合并腹部、胸部、颅脑等损伤,在入院时均未存在肺部感染,均采取保守治疗。
1.2 方法。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所有患者均实施呼吸道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正确有效地排痰:若入院后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则每2小时为其翻身、叩背1次。翻身前需先对患者口腔、鼻腔内的分泌物进行清理,以防止发生因误吸而导致的吸入性肺炎和肺不张等情况,促进痰液排出。叩背时要对患者的呼吸、面色等进行观察,通过叩击其背部,间接地使附在肺泡周围和支气管壁的痰液脱落,以便其顺利排出。
(2)指导患者有效地咳嗽:提醒患者在咳嗽时深呼吸,并于呼吸末咳嗽,便痰液排出。若患者的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时,应当及时行吸痰,先吸入上呼吸道分泌物,神志清醒者,嘱其张口配合,昏迷者用压舌板或者开口器助力其张口、折叠吸痰管以消除负压,将吸痰管插入口腔或鼻腔适宜深度,轻轻左右旋转上提吸出口腔及咽部分泌物;吸下呼吸道分泌物时要更换吸痰管,折叠吸痰管,消除负压,将吸痰管插入气管内适宜深度,放开导管末端,轻柔、灵活、迅速地左右旋转上提吸痰道,吸净痰液,对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吸痰前先吸入纯氧1-2 min,如痰液过黏稠不易吸出时,可注入无菌生理盐水5-10 mL。在患者胸前铺无菌治疗巾,将一次性吸痰管与吸引器连接,打开吸引器,分离与呼吸机连接的管道,将接头置于无菌治疗巾上,将吸痰管插入适宜深度旋转上提,吸痰毕迅速连接呼吸机,吸入纯氧1-2 min。在吸痰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血压血氧饱和度等,若发现患者存在血压下降、早搏、心动过缓等情况,立即停止吸痰,改为吸氧。
(3)湿化气道:①超声雾化吸入。颈椎、颈髓在遭到损伤后会导致呼吸功能下降,咳嗽时无力,导致痰液对气到进行阻塞。采用超声雾化吸入可使药液随呼吸进入呼吸道,令纤前毛活动能力增强,缓解支气管痉挛状态,避免分泌物在呼吸道内干固结痂,从而促进痰液排出。超声雾化吸入的药液成分为800 Uα-糜蛋白酶中加入20 mL的0.45%氯化钠或消毒蒸馏水,每次20 min,每天3次。②氧气加湿化。长时间吸入氧气,患者气道容易干燥,进而导致支气管分泌物粘稠度增加,痰液难以咳出造成气道阻塞,肺部极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因此,在患者吸氧时在湿化瓶内盛装1/2-2/3满蒸馏水,使氧气加湿湿化,从而使氧气分子的分散能力得到提高,使呼吸道粘膜的湿润度增加,促进痰液排出。氧气湿化液为生理盐水、常规蒸馏水等,每日更换1次。
(4)呼吸功能锻炼:为加快患者呼吸肌功能的恢复,防止肺部感染、肺不张等并发症的发生,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如在咳嗽的时候联合腹式呼吸,即指导患者在咳嗽时将腹肌收缩、腹壁内收,吸气1次后连续咳嗽三声将气呼出。对患者进行吸气训练,提醒其在吸气时尽量保持胸廓不动或少幅度活动,同时可见其在吸气时上腹部隆起,而呼气时则内收,每日锻炼2次,时间为10分钟左右,待患者熟练后可适当地增加练习次数与时间。利用吸气训练器也能够帮助患者锻炼呼吸功能,这样就会使其肺部通气量增加,更有利于气体交换。
1.3 观察指标。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用力肺活量(FVC)、一秒肺活量(FEV1)及气道阻力(Raw)进行统计比较,其中,FVC是指将测定肺活量的气体用最快速呼出的能力,正常值为4.13 L;FEV1是指最大吸气后用力快速呼气1秒所呼出的最大气量,正常值为3.65 L,在呼吸道遭到限制性障碍和阻塞性障碍时数值会下降;Raw是指气体通过气道所消耗的压力与气体流速的比值,正常值小于0.2 cm,若数值增加则说明气道受阻[2]。此外,对患者护理过程中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若P<0.05则可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和气道阻力。护理后患者的FVC、FEV1均有所提升,Raw则有所降低,且护理前后的数据比较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和气道阻力(±s)
表1 比较患者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和气道阻力(±s)
时间 例数 FVC(L) FEV1(L) Raw(cm)护理前 31 2.36±0.31 1.34±0.19 0.42±0.08护理后 31 3.28±0.28 2.21±0.34 0.31±0.10 t - 4.94 7.10 2.24 P - <0.05 <0.05 <0.05
2.2 统计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在护理过程中,31例患者中有3例出现并发症,其中1例肺部感染、1例呼吸道感染、1例气管粘膜受损,发生率为9.68%。
3 讨论
颈椎骨折伴四肢瘫痪患者的颈髓遭到损伤后会丧失自主活动,长时间应用一种体位会使其肺低垂,从而导致肺部淤血,分泌物潴留,肺部并发症是导致该疾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加上患者四肢瘫痪,其呼吸功能减弱,导致呼吸道内分泌物无法顺利排出,所以对该疾病患者重视对该疾病患者的呼吸道管理,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是临床医护工作的关键[3]。本次研究中,对颈椎骨折伴四肢瘫痪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还对其行呼吸道护理,主要措施有正确有效地排痰、指导患者有效地咳嗽、呼吸功能锻炼,结果显示,经呼吸道护理后患者的肺功能和气道阻力均有所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协助患者正确有效地排痰中每2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可以有效地防止肺不张和肺萎缩,使痰液在重力作用下可以流入气道并排出,配合叩背,使痰液能够顺利脱离支气管壁和肺泡周围,从而有效地排出体外。而指导患者有效地咳嗽则可以及时排出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以免气道阻塞,因为患者会继发呼吸困难、换气不足、呼吸短促等情况,容易发生呼吸性酸中毒,若不及时排出分泌物极有可能会危及生命[4]。在吸痰过程中要注意遵循无菌操作,动作要轻柔、速度要快,按照操作规程充分吸清气管壁上粘附的分泌物,且气管吸痰管和口腔吸痰管要分开,不可并用,防止感染风险的增加。长时间地吸入氧气会使患者气道出现干燥情况,从而增加支气管分泌物的粘稠度,导致痰液不易咳出,对气道产生阻碍,氧气湿化在湿化气道的同时可以清除吸入气道内的细菌,使气道粘液纤毛转运系统正常运行,从而稀释痰液,使患者通过咳嗽就可将痰液轻松清除。呼吸功能锻炼则可以改善患者的肺功能,使其呼吸肌力增加,从而促进肺膨胀,防止肺部感染等情况的发生,对于加快患者康复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5]。颈椎骨折伴四肢瘫痪者的肋间肌麻痹,仅能进行腹式呼吸,咳嗽反射减弱,甚至由于厚颈部疼痛而不敢咳嗽、呼吸,从而导致呼吸道引流不畅,加上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操作破坏了呼吸道的第一道防线,导致其防御作用无法发挥,更为肺部感染、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创造了条件。而本次研究中,31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9.68%,可见,对颈椎骨折伴四肢瘫痪者实施呼吸道护理可有效预防呼吸道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促进其术后康复。
综上所述,对颈椎骨折伴四肢瘫痪患者实施呼吸道护理能对保持其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