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行为干预对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1-21林小莲林显姮张桂凤
林小莲,林显姮,张桂凤
(阳江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广东 阳江 529500)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卵巢肿瘤的患病率越来越高,为女性高发疾病之一。目前治疗卵巢恶性肿瘤的最主要方法是手术联合化疗[1]。患者在治疗期间,常常因诸多原因导致抑郁、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对患者治疗依从性、治疗效果产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也会严重降低[2]。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临床恶性肿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逐渐开始应用心理干预治疗,已者证实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本次研究对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使用该护理方法干预,分析患者治疗期间该护理方法的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80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19年12月,对照组40例,年龄27-63岁,平均年龄(45.3±10.2)岁。研究组40例,年龄25-65岁,平均年龄(45.5±10.0)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发放健康教育手册、提供良好医疗环境、定时叮嘱用药等常规护理。
给予研究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行为干预。①采用详细讲解的方式针对患者入院时的陌生感给予护理干预,消除患者陌生感,增加患者对科室病房的了解,积极融入医院生活。②增加患者对生活的积极性,为患者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保持病房良好的温度湿度,注重营造温馨病房的重要性,有助于患者康复。③针对患者所提出的问题需要耐心解答,面对患者保持微笑,每次于患者接触时注意自身炎性举止,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④转移患者对化疗期间痛苦的专注,根据患者喜好选择合适的娱乐方式,帮助患者放松身心。⑤整个护理过程中,鼓励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减少患者的孤独感。⑥增加对患者需求的了解,注重倾听患者诉说。⑦由专业心理医生对严重心理障碍的患者进行心理咨询及治疗。⑧成功战胜疾病者来院自诉自身经历,进入病房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干预后患者的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 1 8.0 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x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s)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 结 果
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不良情绪评分较护理前均有所改善(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不良情绪、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对比(分, ±s)
表1 两组不良情绪、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对比(分, ±s)
组别 例数 生活质量评分 抑郁评分 焦虑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40 80.1±7.0 99.5±9.0 59.0±5.8 46.3±5.1 57.8±5.0 49.3±5.6研究组 40 78.2±6.2 110.3±9.4 57.7±6.2 39.4±4.7 56.5±4.8 42.6±5.3 t值 3.109 16.489 2.356 15.605 2.807 15.03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恶性肿瘤为一种消耗性疾病,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联合化疗,化疗时会导致患者出现应激反应,化疗时间也较长,患者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患者化疗期间发生不良情绪会加重化疗副作用,使患者对治疗产生抵触,影响患者化疗耐受力,加快肿瘤的转移恶化,影响正常疗程实施,不利于治疗结局。而多项研究表明,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紧密相关。心理行为干预可从根本上促进患者不良情绪的积极转归,其优势为针对性高、可行性强,通过多方面的交流沟通、指导,改善患者的人际关系适应性,对生存信念具有正性作用,有利于帮助患者建立积极治疗态度,积极配合医护人员[3]。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上对患者给予心理行为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不良情绪缓解效果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好于对照组。表明患者化疗期间的不良情绪经心理行为干预后得到明显缓解。通过护理人员的耐心指导,积极护理干预,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心理行为干预后,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对疾病知识的认知提升,强化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护理人员与患者联系更加密切,患者恐惧感、陌生感、紧张心理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4]。
综上所述,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采用心理行为干预,患者生活质量有显著提升,有利于患者建立积极生活态度,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