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21-01-21徐玉梅
徐玉梅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四川 绵阳 621000)
妇科恶性肿瘤对女性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而化疗是临床通常采用的治疗方法,能够促进患者生存率的提升、生存期的延长,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改善。但是,化疗是一种社会、身心应激源,同时极易引发各种副作用,对患者生存质量、身心状态造成了不良影响,需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干预。本研究探讨了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受到心理护理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8年5月-2020年3月以来所收治的75例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按照掷硬币法将患者分为护理1组和护理2组。
其中护理1组纳入3 7例,年龄2 5-7 8岁,年龄平均值(48.73±5.22)岁。体重最低42kg,最高83kg,体重平均值(63.53±11.21)kg。其中,卵巢癌10例、宫颈癌20例、子宫内膜癌4例、其他3例。
护理2组纳入3 8例,年龄2 5-7 6岁,年龄平均值(48.24±5.27)岁。体重最低42kg,最高82kg,体重平均值(63.14±11.79)kg。其中,卵巢癌11例、宫颈癌20例、子宫内膜癌4例、其他3例。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和体重、癌症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护理1组给予化疗常规护理;护理2组增加心理护理。(1)心理评估:根据对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文化水平、家庭支持等情况进行调查,明确患者的家庭经济状况、受文化水平的影响以及对化疗存在的心理疑虑等问题,加强健康知识教育,使其正视自身疾病。(2)心理引导。对患者讲解成功治疗案例,同时还可播放轻松愉快的背景音乐,指导患者深呼吸,放松全身肌肉,并通过冥想等方式安静下来,平缓呼吸,调整身心状态。(3)联合患者家属参与心理干预。联合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鼓励并支持,促进患者求生欲望的增加,使其更好回归社会。
两组患者均给予护理干预3个月,护理3个月后进行相关评价。并对两组患者进行3个月的出院随访。
1.3 观察指标、评价标准
护理干预3个月后评价以下指标:(1)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满意率;(2)心理状态(SCL-90量表[1]),内容涉及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恐怖、偏执、焦虑、敌意、精神病性以及其他,总分5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心理不良状态越严重;(3)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副作用发生率,常见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疲倦乏力以及腹泻等。
出院随访3个月后进行生活质量(SF-36量表[2])评价,内容涉及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疼痛情况、健康情况、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功能、身体健康等8个方面,总分8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出院前发放满意问卷给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填写,调查内容包括对化疗护理技能、宣教、心理疏导等的满意度,调查表满分为10分,得分≥9分:非常满意;7-8分:比较满意;<7分:不满意。
1.4 数据处理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处理,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满意率、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副作用发生率采取的为x2检验(百分比表示),护理后的情绪状态(SCL-90)和生活质量(SF-36)采取的为t检验(±s表示)。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P值低于0.05。
2 结 果
2.1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满意率比较
护理2组患者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满意率显著比护理1组高,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满意率比较[n(%)]
2.2 护理后的情绪状态(SCL-90)和生活质量(SF-36)比较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护理2组护理后的情绪状态(SCL-90)和生活质量(SF-36)显著比护理1组好,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
2.3 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副作用发生率比较
护理2组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副作用发生率显著比护理1组低,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妇科恶性肿瘤化疗副作用发生率比较[例数(%)]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2组患者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满意率显著比护理1组高,这主要是因为增加心理护理后,强化了对患者基本情况的评估,在清楚调查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心理、文化水平、家庭支持等情况基础上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和强化教育,使得护理更具有针对性。另一方面,通过树立患者信心、放松护理、加强社会支持力度等护理形式,增加了患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患者对护理人员表现出信赖,良好优质的护理服务获得患者青睐,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也随之提升。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对妇科恶性肿瘤化疗患者影响大,有助于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减少化疗过程的副作用,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