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本教研促进教师团队专业发展的策略研探
2021-01-21焦素娥
焦素娥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学校要把工作的重心真正转移到提高教学质量上来,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形成高水平的办学思想,建立高效率的管理机制,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新课改的高素质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最现实、最有效的途径,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核心内容。为此,在对学校校本教研制度、校本教研内容及校本教研活动等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策略,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办学质量。
关键词:校本教研;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校本教研是以学校为教研基地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随着新课改将核心素养作为重点育人目标提出,校本教研必然要注入新的时代元素。
各地的教育水平存在差异,师资和教学水平也存在差异。学校的领导及教师应该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方式、方法,结合地方特点和学校校情,深入教研活动现场,分析在校本教研活动中阻碍活动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的因素,并寻找解决对策,使校本教研更有针对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成绩,用于指导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探索出适合本校的校本教研策略。
一、转变教师观念,提高对校本教研的认识
高效的校本教研活动可以引导教师了解校本教研的内涵、基本要素等,提高教师对校本教研重要性的认识,激发教师对自身发展的意识和需求,使教师由被动应付转变为主动参与。教师应学习最新的课改理论,客观地分析自己的优缺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思考“我需要什么”“我朝什么方向去发展”,有意识地寻找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不断完善自己。
上教研课是主动与别人交流和学习的过程,是一次自我展示、自我推广、自我完善的机会。采取“1+1”的评课方式(即要求每位教师听完课后提出一个最值得自己学习的方面和一个需要改进的个人建议),可以优化听课和评课的活动形式通过互相交流、集思广益,每位听课教师都能有所收获,也使上课教师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明确下一步争取达到的目标。
积极参加各级赛课,共同进步。参加同级、同科、同校的赛课比赛,通过教研组共同备课、磨课,集结集体智慧,群策群力,深入研究,反复推敲,提升了教研组的凝聚力,实现了教师专业水平的共同进步。学校应根据教师的需求,有目的地设计安排教师感兴趣的、有效的教研活动内容,设计合适的教研活动,如专题式教研、沙龙式研讨、教师论坛、信息技术能力培训、读书分享会等,吸引教师积极地参与到校本教研活动中来。
开展各类提升教师素质的活动,别具特色。举办素养大赛是对校本教研成果的检测,更是教师们基本功的展示机会,它重在考察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可以进行粉笔字、简笔画、教具制作、课件制作、微课制作、说课比赛、命题大赛、个人才艺等业务能力比赛,这对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专业素养的提升有很好的推动作用。
二、完善校本教研制度,发挥制度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一)建立校本教研责任制,让教师在规范中发展
为了推动教研有效、有序进行,根据学校的特点,建立校本教研责任制,具体体现为“校长—教导处主管行政带领的教科研质量提升小组—教研组长—各年级教师”的层级管理。校长要发挥好第一责任人的“指挥棒”作用,负责定向。教导主任根据国家和上级有关的教育教学方针政策制定校本教研的工作目标,并负责督促实施。教科研质量提升小组应发挥好督促与引导的作用,负责定标,加强协调和管理。学校聘任教研组长,负责定具体内容,发挥好组织作用,促进教师们不断发展。
(二)建立校本教研的激励机制,促进校本教研持续发展
教师自主发展是开展校本教研的思想基础与动力。为了提高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和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学校领导应指导教师进行两年专业发展规划,让教师了解自己的现状,结合过去和现在的自我专业发展状态,分析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明确近期发展目标及自我发展的行动策略等,形成自我发展的意识,提高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积极性。到了规划的期限,学校将根据教师目标完成的情况以及参与校本教研的情况进行评选和表彰,树立学习榜样,营造积极、活跃的校本教研氛围,激励教师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三)完善校本教研的保障制度,促进校本教研正常开展
学校管理机制应为教师开展校本教研争取必需的时间保障,鼓励教师结合教学开展校本教研,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教师可以把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向科组长反映,科组长把不能解决的问题或比较普遍存在的困惑向教科研质量提升小组提出,由其商讨安排适合的教研活动,如教学沙龙、讲座等主题式教研活动,大家一起研讨,力求解决问题。
三、构建“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模式
引导教师积极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前提基础。对一些突出问题、共性问题,按照“剖析案例→分析评价→发现问题→总结原因→改进策略”的程序,进行共同讨论,探讨有效的解决办法,并鼓励教师将反思的成果在日常教学中加以运用,不断促进教师提升反思意识和强化反思行为,使反思逐渐成为教师的一种习惯。
优化集体备课,同伴互助共同成长。除了教研组的活动,还可以按照教师所任教的年级组成备课小组,强化教研工作。全组成员都要提前做好“三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每个教师都有“备”而来,在中心发言人分享汇报结束后,其他教师继续进行集体讨论、分析,可以提出自己的教学方案、设计的教学环节、运用的教学方法等。大家在讨论之后,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以及个人的教学风格,对自己备好的教案进行再创造,汇集成个性化的教学设计。概括起来,集体备课流程是“个人初备—展示设计—集思广益—形成个性化教案”。在这种备课式的教研模式下,每位教师都能吸取同伴经验,吃透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形成最适合的教学设计,为一节成功的教学课做好充分的准备。优化的集体备课活动能够解决教师之间教学水平差异的问题,强化教学中的合作意识,尽可能做到优势互补,形成良好的校本教研氛围。
加强专家引领,是提升校本教研质量的重要保障。单靠个人的能力,知识水平有限,知识结构不完整;学校的团队也难免会存在局限性,因而需要专业的引领。教师们要“走出去”,参加专家、名师、学科带头人组织的专题讲座、培训活动、示范课等教研活动。先进的教学思想能给予每位教师更深的思考,也将给予校本教研更宽广的发展空间。要“请进来”,教师们要珍视专家和教研员、督导对教育教学的指导。教研员耐心细致地评课与指导,能使教师们更深刻地领会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目标,明确自己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教师们可向教研员提出自己在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力求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专家的引领能带来科学的教育理论和最新的教育信息,检验教学方法和方式,消除教学中的盲点。通过专家的理论讲座,教师可丰富理论知识、提升研究意识;通过专家对教育教学的诊断,教师明确教育改革的总方向,准确把握好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总之,积极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能推动教师团队专业发展。教师走出了“空洞”窘境,也使学生得到了健康、主动、充分的发展。通过校本教研,教师们相互学习、彼此支持、共同分享教書育人的经验,共同解决教书育人过程中的问题,促进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育人环境,达到了教师团队专业素养共同提升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白昊.教师专业发展视野中的校本教研[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5.
[2]郑金洲.走向“校本”[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06).
[3]叶隽.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之个案:以厦门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英语教研组为例[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责任编辑:奚春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