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贴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1-21陆雪琴
陆雪琴
摘要:目的:探究耳穴压贴、穴位贴敷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效果。方法:2020年5月到2021年4月接受的失眠患者中,一共选出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分为实验和对照两组,每组为40例,对照组使用的是穴位贴敷的方式,实验组使用的是耳穴压贴+穴位贴敷的方式,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睡眠质量总分(9.22±3.56)分优于对照组(15.31±4.56),两组数据具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贴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中的应用中,联合治疗的方式,睡眠质量效果更好,疗效更佳,值得临床推荐。
关键词:耳穴压贴;穴位贴敷;心肾不交型失眠;效果
失眠,中医称之为“不寐”,轻者入睡比较的困难,重者整夜难以入睡,并且常常伴随着头晕和头痛、健忘等症状[1]。心肾不交失眠患者是由于心肾不相交导致的,是由于情志、饮食内伤,其病位以心脾胃肝胆为主。失眠对身体的危害较大,历史悠久,与其他的治疗相比,相对简单,并且易于接受。本文探究了心肾不交失眠患者的临床效果,想提高耳穴压贴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的确切性。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数据
2020年5月到2021年4月失眠患者中,实验和对照组各为40例。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在41岁到81岁之间,平均年龄(64.12±7.82)岁。实验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处于40到82岁之间,平均年龄(66.23±8.19)岁。两组患者资料不存在差异,可以对比,(P>0.05)[2]。排除标准,凡是全身疾病和外界环境干扰,合并有心血管、心、肝、肺和造血系统的严重原发性疾病者。诊断标准,是经各专项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未发现异常,具备《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癥状及体征。
1.2方法
对照组:穴位贴敷的方式;此种方式直接可以使用自制的药膏,按照标准,将药膏放置敷贴上,贴于内关、三阴交、心俞穴等穴归心经,肾俞穴、照海穴、太溪穴时间需要控制到4到6小时[3]。实验组:耳穴压贴+穴位贴敷的方式。即可根据以上步骤,使用药丸、药籽等药物,制作耳穴压贴,在无菌的情况下进行,将其放置到合适的穴位,并且心、交感、神门、皮质下、肾等都需要涉及到。早、中、晚自行按 压3次,每次需要30下。手指接压刺激下,通过经络传导,可以达到治疗的主要目的。
1.3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失眠疗效标准,和匹斯堡睡眠质量量表。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8.0软件,合理结合数据进行分析,从本质上看,是以(`x ±S)为基础,使用t,实现想要的数据。接下来,即可使用x2 ,看到差异性,展现统计学意义(P<0.05)[4]。
2 结果
第一,两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总分对比中,实验组得到的干预前后的数据数据是(17.96±3.21)分和(9.22±3.56)分,对照组得到的数据分别是(17.56±3.11)和(15.31±4.56),两组差异明显,具备差异性,可以实现统计学意义与价值(P<0.05)。
第二,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各项指标中,可以直观的看到,不管是入睡的时间,还是睡眠的时间、质量、障碍、效率、日间功能等都由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随着大众生活节奏的变快,大众的生活压力逐渐的增多,各种疾病产生。失眠是出现临床常见病症之一,并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稍有不慎,还会导致心肾不相交的问题出现。耳穴贴压属于中医传统疗法之一,故耳穴贴压与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等存在着较大的联系。可以有效的调整大脑皮质的兴奋与抑制,达到安神镇静的主要功效[5]。从本质的问题上看,探究成因,主要就是由于气血阴阳失和、脏腑功能失调等问题所造成的。长期下去,不仅让患者的心神受到干扰,并且还会出现“虚”的症状。穴位贴敷并不会给患者带来负面的影响,不仅操作便利,并且具备很高的安全性。穴位贴敷融合了耳穴埋籽压贴的方式之后,就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人体表穴位实施刺激,以涌泉穴为基础,达到滋阴补肾的价值,药物的作用才可以真实的体现出来。换句话说,在相互的结合中,即可达到阴阳平衡,疏通气血,镇静安神的主要目的。耳穴压贴方式的融入,可以疏通经络,维持动态平衡,给失眠患者的治疗提供更为简单的的有效治疗方式,一方面可以减少失眠患者的痛苦,另外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性,减少副作用,提高睡眠质量[6]。从以上的结果看,相关的数据中,不管是对照组,还是实验组,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治疗以后,都达到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睡眠质量总分对比下,实验组(9.22±3.56)分,更加优于对照组(15.31±4.56)分 ,不仅如此,其他的各项指标也全部明显的优于对照组,具有可比性,P<0.05。
因此,耳穴压贴、穴位贴敷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效果和应用建设中,耳与脏腑关系十分密切,耳穴压籽治疗加上穴位贴敷的治疗方式,不仅可以通过经脉刺激,合理的调整五脏阴阳,并且一定的程度上达到安神定志的效果,还可以达到安全无副作用,简单廉价、疗效确切的主要目的,值得被临床应用和推荐。
参考文献:
[1]罗美凤.辨证护理结合耳穴贴压治疗中风恢复期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效果评价[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19,006(001):90-91.
[2]赵洁.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老年不同证型不寐患者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 40(15):2794-2797.
[3]孙晓阅, 沈跃玲, 田云. 加味百合安眠汤配合磁珠压耳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60例临床观察[J]. 光明中医, 2019, v.34;No.315(02):67-69.
[4]王玲姝, 李冠男, 李静. 穴位埋线联合揿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及对生活质量影响[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v.22;No.192(04):34-37.
[5]赵璐, 马淑丽, 杨莉霞,等. 择时耳穴贴压结合五行音乐对肝郁化火型失眠患者的干预研究[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20, 021(002):154-156,封3.
[6]李颖, 裴雯, 黄桢,等. 眩晕3号方联合穴位敷贴,耳穴贴压治疗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J]. 河南中医, 2019, v.39;No.329(05):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