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使用碘克沙醇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出现造影剂脑病的护理

2021-01-21刘艳洁

医学概论 2021年19期
关键词:护理

刘艳洁

关键词:颈动脉支架置入术;碘克沙醇;造影剂脑病;护理

近年来,随着介人技术的飞速发展,脑血管介入治疗越来越常见并被病人所接受,但随之而来造影剂的使用所带来的不良反应也不断增多。碘克沙醇是一种非离子型等渗性碘造影剂,具有等渗、低毒、安全性高的特点,现被广泛应用在脑血管介入治疗中,关于其诱发造影剂脑病的病例鲜有报道。造影剂脑病( contrast induced encephalopathy,CIE)文献报道其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包括偏瘫、意识障碍、癫痫发作、皮质盲、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等,严重者可至脑出血,甚至死亡。【1】我科2020年8月出现一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发生造影剂脑病的患者,经过早期识别诊断、及时治疗、护理后康复出院。现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75岁,主因右上肢麻木无力8天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2年,血压最高175/71mmhg,平时血压140/65mmhg。长期口服尼福达每日1片治疗。有吸烟、饮酒史。神志清,言语清晰,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四肢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辅助检查:头核磁:多发腔隙性脑梗塞、左顶叶新发梗塞;头颈部CTA:右侧颈内动脉近段、左侧颈内动脉近端起始部及右侧椎动脉近段开口部狭窄。心电图: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胸片:两肺慢性支气管炎。初步诊断为:1、脑梗死;2、高血压2级;3、颈内动脉狭窄;4、椎动脉狭窄。于8月21日在局麻下行脑血管造影+右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术中使用碘克沙醇约70ml。12:04术后返回病房,给予尼莫地平8mg泵入,控制血压在120/60mmhg左右,吸氧,留置导尿。患者自述不知在哪里,不能回忆手术过程,记忆模糊,烦躁不安,但能够正确识别家人;监测示心率64次/分,血压144/64mmhg,血氧飽和度96%,查体未发现异常。患者持续症状不缓解,12:33复查CT未见出血及明显变化。给予0.9%氯化钠100ml加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10mg静脉输入,0.9%氯化钠500ml、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输入,严格控制血压,记录尿量、观察尿液颜色,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患者逐渐恢复记忆,能够知晓身在何处,手术过程。19:50患者自述尿道疼痛,给予注射用氯诺昔康8mg肌肉注射,患者疼痛缓解。23:44患者自觉憋气,不能呼吸,烦躁,急查血气分析结果示正常。给予盐酸溴已新葡萄糖注射液100ml静脉输液,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2.5mg氧气雾化吸入,症状逐渐缓解。第二日晨起患者自述腹胀,随即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给予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10mg肌肉注射,同时头偏向一侧,适当给予腹部按摩,症状缓解。8月25日患者顺利出院。该患者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突发精神症状,行CT检查未见异常,结合精神症状及全科讨论后考虑为造影剂脑病。

2护理

2.1术前评估及护理

2.1.1评估:了解患者的健康史(如有无失语及肢体活动情况等)、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社会状况,对疾病的认识,治疗配合程度及预后的信心等;监测双上臂基础血压并记录,以一侧较高的为体循环血压;检查双侧足背动脉搏动及末梢血运情况,以便术中、术后对照察。讲解手术方法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1.2掌握患者胸片、CTA、化验等检查结果,特别注意血转氨酶、肌酐、尿素氮的结果以及大小便潜血有无阳性。

2.1.3饮食护理:局麻患者术前进清淡、易消化饮食,防止术后卧床活动减少造成胃肠蠕动慢而出现腹胀、甚至呕吐等情况的发生。

2.1.4术前多次练习床上排尿排便,预防术后卧床造成排泄困难,术前给以留置导尿;导尿过程中分散患者的注意力,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尿道。

2.2术后护理

2.2.1病情观察:

2.2.1.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变化,严格控制血压在120/60mmhg左右。

2.2.1.2观察穿刺处有无渗血、血肿、疼痛等,敷料污染时及时更换。留置动脉鞘时应注意动脉鞘周围有无渗血,若渗血明显通知医生,拔出动脉鞘,给予压迫器局部压迫,测量足背动脉波动情况同时注意观察穿刺侧肢体皮温及颜色。

2.2.2体位护理:术后平卧;注意术侧髋关节不能过度屈曲及活动,术肢常规制动24小时,与家属沟通后给予使用约束带约束术侧肢体;保持约束肢体的功能位及一定活动度,松紧度以能容纳1~2横指为宜,约束部位应给予皮肤保护,动态观察患者约束松紧度、局部皮肤颜色、温度、感觉、局部血运等情况。拔出动脉鞘后穿刺侧肢体适当进行踝泵运动,预防VTE发生。

2.2.3饮食护理:术后可进食,先试进食米粥(注意勿进食含糖及产气食物,防止术后发生腹胀),如无恶心呕吐可正常进餐,进餐时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误吸。术后嘱患者多饮温开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除。

2.2.4用药护理:遵医嘱持续给予0.9%氯化钠50ml加尼莫地平8mg微量泵泵入,剂量随血压调整。按时服用氯吡格雷、拜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指导患者及家属观察牙龈及皮下有无出血。

2.2.5基础护理:加强皮肤,尿便护理,观察患者尿量及颜色,留置导尿患者进行会阴护理,防止压疮、泌尿系感染等。

2.2.6心理护理:注意与患者沟通,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解除患者不适,使用浴巾协助患者改变体位减轻腰部不适感,以减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2.7安全护理:患者出现精神症状,给予心理疏导同时,为保证环境安全、安静、舒适,室内光线不宜太亮,治疗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避免对病人造成刺激。病人烦躁易坠床跌倒,专人陪护,适当使用约束带,避免用力按压肢体,加强巡视。

2.3出院指导:低盐低脂富含纤维素易消化饮食、戒烟戒酒;适当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每天保持愉快的心情;根据医嘱按时服药,不可盲目停药减药,注意观察有无牙龈及皮下出血等;按时复查,如出现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眼前发黑,晕厥等一系列脑卒中表现请及时就诊。

3讨论

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危险因素的控制和并发症的处理很重要。在患者的术后护理过程控制好各种危险因素,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正确的处理,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造影剂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是高血压和肾衰竭,【2】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一定严格控制血压,一般有原发高血压的患者术后将血压控制在110-140/70-90mmhg,【3】可预防很多并发症的发生,如高灌注综合征等。此病例中患者首先出现精神症状,烦躁,注意与高灌注综合征区别。高灌注综合征常发生在脑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数小时至3周时,表现主要有头痛、癫痫发作、多语兴奋、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及颅内出血。患者术后返回病房后补液治疗,饮用温开水,以促进造影剂的排出。定时开放留置导尿管,准确记录尿量,注意观察尿颜色是否有改变,观察造影剂对肾脏的损害。随着神经血管内介入治疗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脑血管解剖因相对复杂,造影剂使用量较多,造影剂脑病的发病率会逐年增高,应引起临床术后护理的重视,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处理。

参考文献:

[1]信宏,李浩,史壮宏,朱艳春.全脑血管造影后出现造影剂脑病2例报告[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8,35.8:751

[2]苏信义,樊光红.以脑出血为表现的造影剂脑病3例临床经验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 2017,5.25:197-198

[3]刘新峰.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8:34

猜你喜欢

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方法在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
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优质护理在产后出血护理中的应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