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的路径

2021-01-20王娟

教育界·下旬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丝绸之路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摘要】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是今年历史教学的新变化,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涵养学科素养成为教师研究的重点。文章以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通过立足课标确立学习目标、完成任务卡等途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具体阐释在教学过程中细化历史学科素养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历史教学;丝绸之路

作者简介:王娟(1986.03-),女,江苏省南京一中明发滨江分校,一级教师。

随着国家提出核心素养培养的教育战略目标,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如何落地,转化为教学工作可用的、教师易于操作的具体要求,成为教师在备课中重点关注的一环。本文试以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具体阐述实现的路径。“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沟通中西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的一条大动脉,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内容。本文研读课标,确立学习目标,尝试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卡,有效突破重难点,进一步涵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一、立足新版课标,定位学习目标

2011年版课标将本课内容表述为“通过‘丝绸之路’的开通,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1]。本课主要学习三块内容: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对西域的管理。丝绸之路和对西域的管理是张骞通西域的结果。丝绸之路的开辟,打破了东西方文明之间的隔绝状态,开创了中外交流的新局面。以后的课程内容如造纸术的传播,佛教的传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活字印刷术以及指南针、火药外传,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壮举等,这些经济、文化交流与“丝绸之路”的开通是分不开的。

通过对课标的理解和分析,确立本课的学习目标:阅读课本,结合《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完成任务卡,梳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相关史实,了解张骞通西域在“丝绸之路”开辟中的奠基作用;观看视频和思考问题,学习张骞不畏艰难、开拓进取的爱国精神;结合时事热点丝路申遗成功,阅读材料,完成小组探究活动,认识丝绸之路的开通在中外交流中的重大意义。

二、善用时事热点,创设历史情境

导入:出示新闻——“丝绸之路”申遗成功及相关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丝绸之路”吗?2014年6月22日,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共同提交的文化遗产申请项目“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何为“丝绸之路”?它是如何开通的?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细细体味。

【设计意图】“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巧用时事热点,创设情境,用现实勾连历史,对话昨天,再巧妙地把社会信息适时传递给学生,延伸历史知识。本课在导入中,运用了与丝绸之路相关的新闻,直奔主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三、烹调历史素材,探究文化价值

(一)张骞通西域

1.西域的定义理解

师:(出示《丝绸之路路线图》)这是《丝绸之路路线图》,同学们可以看出开通的时间在哪个朝代吗?

生:西汉。

师:阅读课本,当时人们对西汉范围外往西如何称呼?

生:西域。

师:出示地图,明确狭义和广义的西域范围。自然环境如何呢?大家看古人诗中的记载。出示《凉州词》,你们从古诗中以及结合自己对新疆的了解,说说西域的自然环境。

生:环境恶劣,沙漠遍布。夏季高温,冬季寒冷。

师:是的,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西域各族人民辛勤开发,建立起大大小小几十个政权。西汉初年,匈奴人南下控制了西域地区,但是当时的西汉人民并不知晓,可以说对西域一无所知。那么谁完成了沟通中原与西域的壮举呢?

生:张骞。

【设计意图】学生观看地图,从时空上了解了西域的概念,为接下来了解张骞在出使西域途中遇到的困难做好了铺垫。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师:(出示《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张骞为什么要出使西域?去了哪些地方?起到了什么作用呢?请同学们结合地图、材料和课本,完成任务卡1。

生:自主完成任务卡1,讲述过程。

师:出示敦煌壁画《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

生:模拟汉武帝和张骞可能进行的对话。

师:公元前138年,张骞带领100多人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大家从前面的地图中就可以预料,此行绝不是坦途,而将是一次极为艰苦的行程。戈壁大漠,飞沙走石,崇山峻岭,寒风刺骨,路上可能遇到被匈奴抓住的危险。此去西域,风餐露宿,困难重重。张骞的不少随从有的因食物、水源短缺,死于途中;或葬身黄沙、高山,献出了生命。公元前126年回来时,仅剩他与堂邑父两人。大家看影视作品中归来的张骞(播放视频《汉武大帝》片段),思考:张骞承接使命,两次被匈奴抓住,被扣留了十多年,但他仍坚持完成使命,他身上具有什么精神?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生1:不畏艰难。

生2:不屈不撓。

师: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政治任务没有完成,但回到长安后,他把在西域各国的见闻以及各国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向汉武帝进行了详细汇报,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他让汉武帝了解了西面广阔的世界。公元前119年,张骞再次率领300多人的使团,带着万头牛羊以及金币、丝绸等财物,踏上西行的路。

生:完成任务卡2。

师:(出示“材料研读”)“《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想一想,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

生: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这是空前的,因此将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称为“凿空”。

师:从长安出发,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到中亚、西亚,再到更远的欧洲,这条沟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逐步被打通,这就是著名的“丝绸之路”,其成为古代东西方之间交流的大动脉。同学们,你们能说出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开辟之间的联系吗?

生:张骞通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动手完成任务卡,了解了张骞两次通西域的史实,感受到张骞的个人品质,并进一步了解了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开通的联系。

(二)对西域的管理

1.西汉时期

师:(呈现西汉形势变化图)比较西汉初地图和公元前60年地图的变化,并指出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1: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管辖西域36国。

生2: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师:(提示设置西域都护是西汉宣帝时)西汉政府能够管辖西域得益于什么?

生:张骞出使西域。

2.东汉时期

生:阅读教材,完成填空。

(1)西汉末年,匈奴重新控制西域,汉朝与西域往来中断。

(2) 东汉明帝(皇帝)派兵出击匈奴,并派班超 出使西域。

(3)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到达安息受阻,但此行开辟了通往西亚的路线。

(4) 班勇继承父业,再次出使西域。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西汉形势变化图,了解张骞通西域奠定西域归属中央的基础;通过填空形式,大概了解东汉时期对西域的管理。

(三)丝绸之路

出示《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丝绸之路路线图》。

师:比较《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和《丝绸之路路线图》的异同,得出什么认识?

生1:非常像,有很多都是沿着张骞出使的路线。

生2: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教师在《丝绸之路路线图》中标出丝绸之路的路线,学生看图动手完成。

师:出示一道选择题。某班级组织学生开展线上云游古代“丝绸之路”,他们不可能选择的省份是(    )A.四川;B.陕西;C.甘肃;D.新疆。

生:观察地图,答案选A。

师:在《中国——我的旅行成果》一书中,作者李希霍芬第一次使用了“丝绸之路”来形容中国西部往欧洲的贸易路线,这个名称一直使用至今。

师:出示材料。

材料一:图片——中国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外传。

材料二:敦煌莫高窟285窟释迦牟尼像、女娲、羽人、湿婆、日神。

材料三:踏着串串悠长的铃声,一支支驼队驮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器、瓷器、茶叶、桃、李、杏去了,驮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驮着皮毛、琥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了,驮着佛教、乐器、杂技艺术来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通的这条丝绸之路,穿过岁月的风尘,永远镌刻在人类文明的史册。

——《二十五史详解》

教师出示任务卡3。

(1)中国沿丝绸之路输出的物品有哪些?沿丝绸之路输入中国的物品有哪些?

(2)请将上面物品进行分类,说出你这样分类的理由。

(3)根据分类用恰当的词填空:丝绸之路是一条(    )之路,因为(   )。

生1:输出——中原丝织品、服饰、铜器、瓷器、茶叶、桃、李、杏。

生2:输入——皮毛、琥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佛教、乐器、杂技艺术。

生3:分类——中原丝织品、服饰、皮毛;铜器、瓷器、琥珀;茶叶、桃、李、杏、蚕豆、石榴、黄瓜;佛教、乐器、杂技、艺术。

生4:丝绸之路是一条文化之路,因为各国文化经由这条路发生交流碰撞。丝绸之路是一条科技之路,因为四大发明经由这条路外传……

师:丝绸之路是一条商贸之路、文化之路、科技之路、外交之路、东西方对话之路……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丝绸之路路线图》,进一步体会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开通的联系,在活动探究中感受丝绸之路的多元价值。

四、紧扣教学导入,提升内在价值

出示材料:丝绸之路见证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6世纪期间,亚欧大陆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之间的交流,尤其是游牧与定居文明之间的交流;它在长途贸易推动大型城镇和城市发展、水利管理系统支撑交通贸易等方面是一个出色的范例;它与张骞出使西域等重大历史事件直接相关,深刻反映出佛教、摩尼教、拜火教、祆教等宗教和城市规划思想等在古代中国和中亚等地区的传播(世界遗产委员丝绸之路申遗成功解说词)。

师:新时期我们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将进一步促进与古丝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与交流,让古老的道路在今天和未来焕发新的生机。同学们,请你们课后查阅资料,列出此次項目的具体路线,同时了解遗迹的相关内容,为它们找出申报的理由。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丝路申遗成功的具体内容,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如何落地,转化为教学工作可用的、教师易于操作的具体要求,成为教师在备课中重点关注的一环。本文立足课标确立学习目标,呈现丝绸之路的开通史实,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丝绸之路的开辟对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价值,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时空观念,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应该如何看待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丝绸之路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情洒西域,奠基乐史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