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对策建议

2021-01-20《内蒙古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思路对策研究》课题组

北方经济 2021年12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对策建议内蒙古

《内蒙古落实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思路对策研究》课题组

摘  要:坚持问题导向,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内蒙古在全国发展大局中必须承担好的政治责任,也是自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

关键词:内蒙古     黄河流域     对策建议

“十三五”期间,内蒙古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但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十四五”时期,内蒙古还需要进一步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的要求,立足全流域整体和长远利益,正确处理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和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作出新贡献。

一、内蒙古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存在的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面临较大压力。沿黄7盟市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占全区的60%以上、72%以上。水土流失问题突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数量占全区的60.6%。流域内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比重高,大气、水和土壤的污染问题突出。

黄河水沙关系调节有待加强。内蒙古是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乌兰布和沙漠每年进入黄河泥沙量高达1亿吨,十大孔兑和皇甫川、乌兰木伦河、悖牛川等含沙量大的河流注入黄河,流沙入河抬高河床、加快淤积,对防凌防汛造成压力,保障黄河长久安澜任务艰巨。

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沿黄盟市用水模式粗放、高耗水产业占比较大、农业用水效率不高、超采超用问题依旧突出,用水量已接近或超过可利用量。目前,包头市、乌海市、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被国家列为地表水超采区。

产业转型提质面临较大压力。沿黄盟市产业倚能倚重,新兴产业供给滞后,主导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不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产业化未形成规模,能源衍生产业培育滞后,距离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二、内蒙古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对策

(一)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安澜,切实维护好国家生态安全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实行自然恢复为主、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相结合,在统筹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陆上水上、地表地下、水生态水资源、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上下功夫,为达到全流域保护治理最佳效果趟出路子。一是强化“三线一单”硬约束,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守好绿色发展底色。推进流域生态系统修复。开展黄河流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划定生态缓冲带,加强流域控制单元精细化管理,实施湿地恢复与保护工程。二是推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大力推进黄河生态带建设,实施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加大河套—土默川平原區、黄土高原土地沙化区、内蒙古高原湖泊萎缩退化区和乌梁素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力度。三是强化荒漠化沙化土地治理。统筹治理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沙地,启动实施“乌贺原”生态安全屏障工程,推进锁边防风固沙工程建设,合理发展沙草产业、沙漠光伏、沙区生态旅游产业等。四是加大黄河流域污染防治。开展不达标断面、重点湖泊、入河排污口、污水处理厂、饮用水水源地等专项整治,加强乌梁素海等重点湖泊“一湖一策”治理,统筹城乡生活污水治理、工业清洁化绿色化改造,强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联治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五是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动全社会深度节水控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六是抓住水沙关系调节“牛鼻子”,健全以重大水工程为主的水沙调控体系和防洪减灾体系,科学实施乌兰布和、杭锦淖尔、黄河阿拉善应急分凌(洪)等蓄滞洪区建设工程,推进凌水治沙、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防治,保障黄河长久安澜。

(二)围绕服务“两个基地”战略定位,大力推动转型升级,切实保障好国家粮食能源安全

落实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加快形成符合黄河大保护战略定位、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体现内蒙古优势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坚决扛稳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重任。发展生态高效农牧业。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河套—土默川平原为重点,一体化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盐碱地改良,加大水浇地水肥一体化改造力度。坚持“以草定畜”,实施种业工程,推进种养加一体化,加快奶业振兴,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培育提升天赋河套、乌兰察布马铃薯、乌海葡萄等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加强产地环境保护和源头治理,多渠道加大品牌宣传力度。二是坚决担负起维护国家能源安全重任。做好现代能源经济这篇大文章,加快构建多种能源协同互补、综合利用、集约高效的能源供给方式,推动能源结构向深度脱碳转型。合理控制煤炭开发强度,加快煤炭安全高效开采和清洁高效利用。坚持大规模外送和本地消纳、集中式和分布式开发并举,推进风光等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发展,积极开展“风光火储一体化”“源网荷储一体化”综合应用示范,建设一批千万千瓦级风光电基地。大力发展氢能经济。三是推动制造业全链条提质。依托现有产业基础,推进优势特色产业生态化改造、绿色化转型,发展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有色精深加工、农畜产品加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羊绒加工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力发展数字经济。

(三)坚定文化自信,延续历史文脉,讲好“黄河故事”

统筹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坚持系统保护和协同创新并举,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展现黄河的历史厚度, 讲好“黄河故事”。一是推进黄河文化遗产保护。全面普查黄河文化遗产,实施黄河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工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推进蒙古族服饰制作技艺、蒙古族刺绣、阿拉善地毯织造技艺等传统工艺振兴,扶持蒙古剧、二人台等地方戏曲传承发展。二是深入传承黄河文化。实施黄河文化研究工程,传承发展呼麦、长调、二人台等表演艺术和民间剪纸、刺绣、面塑等手工技艺,挖掘蒙古族服饰、饮食文化,大力弘扬传播红色精神、红色文学、红色艺术。实施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工程,积极推进阴山岩刻遗址、万里茶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三是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开发观光休闲、研学教育、文化体验、文化演艺等文化旅游产品,建设老牛坡红色教育基地、城川红色小镇等红色旅游项目,发展游艺习俗、游牧礼俗体验产品,培育民宿度假体验、民间风味美食节、庙会花会、乡村曲艺表演等旅游品牌。联合推出中华文明探源、黄河寻根问祖、黄河世界遗产、黄河安澜文化、红色基因传承、治黄水利水工程研学、黄河乡村振兴等主题线路。四是加快孵化黄河文创产业。推动“文化+”,促进黄河文化与数字技术、影视动漫、创意设计、文化装备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依托二人台、民间说书、呼麦、长调、乌力格尔等艺术资源,打造中小型、主题性、特色类的文化旅游演艺产品。依托石刻岩画、包头剪纸、树皮画、壁画、蒙古文书法等传统美术资源、民间剪纸、刺绣、面塑、制皮、蒙古族刺绣等手工艺术,开发传统手工艺文创产品。融入文化和旅游部黄河流域艺术创作联盟,开展弘扬黄河文化美术、书法创作。推动传统文化生产与数字经济的协同发展,充分利用网络音乐、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动漫等新业态新模式,传承发展黄河文化。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OL].求是网,2019.

[2]关于黄河流域内蒙古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情况的报告[EB/OL].内蒙古人大.http://www.nmgrd.gov.cn/,2020.

[3]石泰峰.为保护母亲河打造幸福河作出内蒙古贡献[J].求是,2019(22).

[4]布小林.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推动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N].内蒙古日报,2020-12-30.

(执笔:余瑞卿(内蒙古农业大学))

责任编辑:康伟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对策建议内蒙古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增强大局意识 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发展水平
可爱的内蒙古
爱在内蒙古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
我国融资租赁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