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的关键路径
2021-01-20程玉莲
程玉莲
[摘 要]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主要包括参与、需求、认同、满足几个构成要素,目前阻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瓶颈有“反应—反饋”不畅通、被动获得向主动获得的梗阻未破解、情感触发与技术深层融合未形成、教育资源分布与大学生参与习惯及规律未契合等方面。为此,应驱动大学生网络愿望意见表达、触发大学生情感认同、建构及时反馈机制、促进教育技术引进与创新等,旨在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升提供关键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
伴随着新媒介在高校各方面的逐步深入,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对于现实参与,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方面能够实现怎样的弥补与促进,网络参与和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之间如何实现互构?怎样促进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提升?这是本文拟探讨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引语
2015年2月27日,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①。此后,获得感一词成为教育领域以及媒体话语中的高频词,后来逐步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教育部多次强调要增强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获得感。获得感是判断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是否有效的试金石,同样也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准。目前作为一个比较新颖的研究领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研究仍然有待深入,但是研究的内容与脉络已然清晰,目前对其的探索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价值意蕴解读。主要从价值、方法、需求等层面和维度进行阐述,如程仕波(2017) ②、张文静(2018) ③等;二是从不同理论视角解读“获得感”的内涵:哲学角度有赵建超(2019) ④、人学角度有付安玲(2018) ⑤、教育学角度有程仕波(2017) ⑥、供给侧视角有王帅(2018) ⑦;三是获得感增强的路径研究,从日常生活角度切入的视角,有韩一凡(2017) ⑧;根据“获得感”层次进行路径探索,有程仕波(2017) ⑨、柳艺伟(2017) ⑩、郭超(2017) [11]等;四是获得感的生成方式研究,有黄冬霞(2017)[13]、刘经纬(2018) [13]等。
网络思政教育与线下思政教育获得感的形成有相似之处,但是鉴于网络教育接受特征等因素,两者也有显著差异。目前网络思政教育获得感研究相对缺乏,与该主题相近的研究主要有几个方面的探讨:(1)立足于“微时代”、新媒体背景;(2)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内化问题等。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大多沿循着平台、机制、队伍等框架进行,但是对受教育者自我选择、吸收、消化、认同等内部感受的研究偏 少。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构成要素
2020年,笔者对上海市部分高校开展有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主题调研,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94份。结合问卷结果,综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以及网络特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主要包括如下要素:
1. 参与。参与是一切体验和获得的前提。经调研,有半数以上学生每天使用网络的时间多于5小时,仅有1.63%的学生每天使用网络时间少于1小时。根据第七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发布的《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手机网民平均每天上网时间长达5.69小时,这和我们的调查结果是相吻合的。男生用户的参与载体主要是贴吧、直播、小视频等类型的App,使用频率均高于女生用户,而女生用户在微信、微博上的使用频率远高于男生用户。
2. 需求。贴近大学生需求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供给是关键。据调研,男生用户对于体育竞赛、游戏、直播等方面的兴趣程度远大于女生用户,女生用户在社交、娱乐资讯等方面的兴趣程度远大于男生用户。对于新媒体网络传播工具,使用人数最多的是微博日常更新,占35.77%,微信推文占比30.41%。
3. 认同。认同是由态度逐渐转向理性的阶段。经调研,有83%以上表示愿意主动了解学习网络上的思政教育内容,但其中表示“感兴趣才会主动了解”的人达58.7%。“有兴趣看官微推送的内容”占比53%,“希望微博微信成为思政教育客户端”占比45%,官微推送的内容感兴趣的占比47%,经常把官微内容推送至朋友圈的占比26%。
4. 满足。满足是获得感生成的核心环节。感知有用性并在实践中觉得可用,困惑得以释疑,大学生实际利益得以满足,是获得感形成的利益基础。
三、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的瓶颈
1. 促进获得感形成的“反应—反馈”尚不畅通。复杂的国际形势、国家发展进程中的社会矛盾、大学生成长过程的思想困惑等,在网络上更容易放大发酵。目前网络上非主流、非正面的事件或评论较易引起大学生关注,如果对这类事件未能及时回应,不能解决大学生实际的思想问题,及时引导正向价值观,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将无从谈起。
2. 被动获得向主动获得的梗阻尚未破解。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更加注重对教育对象实际获得和主观感受的关注。目前,虽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内容在不断创新,但仍然存在大学生有效参与不够等问题。大学生对于网络内容的选择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自由度,不能实现“利益共融”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将会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因而要探寻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内在需求的结合点,要考虑能给他们解答什么困惑,解决什么问题,指明什么方向。
3. 情感触发与技术深层融合尚未形成。对大学生施行情感教育是现代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讲话中也提出了“以情感人、以情育人、以情化人”的“三情说”。技术的教育要义在于保障和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情感共鸣是获得感形成的一项重要标准,网络技术充分有效使用能够成为大学生情感共鸣的催化剂。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的碰触与感化是教育的应有之义,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中存在诸多比如榜样人物、典型事件、焦点问题等,可以借助互联网的视频、音频等技术进行宣传推广,使得传统内容在现代技术的阐释下能够更加深入人心。目前网络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资源挖掘依然不够,对日常生活中的情感资源处理不充分,对情感获得形成的内容、话语、主题把握等分析不深入。
4. 教育资源分布与大学生参与习惯及规律尚未完全契合。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总量目前而言相对丰富,但是呈现分布缺乏规律,空间上布局碎片化,时间上推送随意化,缺乏对大学生网络参与规律的进一步探究,影响并削弱了网络参与获得感的形成以及持久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供给特点与规律需要进一步研 究。
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提升的关键路径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是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和针对性的应有之义。如何结合网络特点,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标和日常形式来增强大学生获得感,主要考虑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搭建平台,驱动大学生网络愿望意见表达。网络教育一切良好的设计,都不能仅仅由教育者实施“单边单侧”的教育创新,而要紧贴大学生的实际愿望与实际需求。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愿望表达是其需求的直观甚至是较真实的体现,也是教育者观察施教的切入口。可以依据需要设计搭建互动平台,激发大学生的主动表达意识,包括自主学习、表达困惑、助人解疑等,鼓励大学生敞开心扉、表达自我。具体设计可在网络上通过特定的空间,比如大学生通常关注较多的微信公众号、知乎、BBS等,精心设计大学生感兴趣的案例、事件、焦点话题等,让大学生充分表达意见看法,可以采用大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如积分、兑换、弹幕、打赏等,促使主动表达,以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与诉求;同时鼓励大学生在网络空间乐于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心得。分享是交流的前提,网络上的愿望与意见表达是获得感生成的基础与前提。
2. 优化网络教育资源,触发大学生情感认同。有效借助网络资源以及网络先进技术,激发大学生内心共情、共鸣、共振的情感体验,以健康、积极向上心态参与网络进而产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网络空间打造也应顺势而为,构筑大学生精神家园和情感寄托之所,实现技术与情感的有机融合。技术无法自发产生情感,但是可以利用网络技术的优势,贴近大学生的接受特点,利用声音、图像、视频等元素的合成,触发内心情感,尤其是激发对于真、善、美的期待和追求。
3 .促进网络双向互动,构建及时反馈机制。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的愿望表达、情绪反应以及理性习惯形成后有个固化的过程,需要创设和规范网络沟通渠道,形成畅通的网络“诉求—回应”机制,提升网络参与的效率,以增强获得感的黏性。通过开放式讨论以及及时反馈,促使大学生不再受限于日常生活所感知到的具体性和片面性的限制,不再受限于有限经历所导致的对某一特定的人或事所持有的特殊性和单一性的看法,而是能够逐渐上升到理論普遍性,进而使大学生在网络参与过程中对经验和理论、当下和长远、部分和整体、特殊及普遍之间的冲突形成正确判断。当然网络互动机制需要有序推进,网络互动平台的搭建和选择可以结合大学生的习惯和选择,创设轻松愉快的语言情境,建立起多方参与的融合性讨论,提升施教者的回应能力、引导能力以及应变能力,除了回应速度之外,还应该加强对于大学生言语表达背后的真实想法,以及对于事态发展趋势准确把握的能力培养。
4. 加强融合,促进教育技术引进与创新。与商业领域相比,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先进技术驾驭意识相对滞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意识形态价值观引导的教育,在传统教育方法式微的背景下,尤其需要搭上技术快车,积极探索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融合方式与途径,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体现时代感。一是公共机构需要构建有效网络参与的互动平台,变“管理”平台为“参与”平台。网络参与作为扁平化的社会参与形式,自上而下的方式显然不适合,在观念意识上需秉持相对开放的观念,能够吸引大学生共同参与和关注,并使这样的平台成为大学生情感归属以及愿望表达和释疑解惑的重要渠道。技术创新的过程要能够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特征,真正形成一个积极交互的、增强大学生网络参与“黏性”的平台。可以探索加强与大学生日常使用频次较高的交互平台如微信、QQ等的相融,最大限度地挖掘网络资源与网络技术的教育属性。二是提升大学生网络参与能力以及网络素养的培养,变“网络参与”为“网络有效参与”,尽量规避网络参与的非均衡发展和参与的非理性,对网络参与施以正向的引导,增强大学生网络参与的选择和判断能力。
当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形成,与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只有恰当处理好两者关系,才能变网络参与“变量”,为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增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效能全面提 升。
基金项目: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参与视野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研究”,编号:19JDSZ3005
注释:
①习近平:《敏锐抓住信息化发展历史机遇自主创新推进网络强国建设》,《人民日报》2018年4月22日,第1版。
②⑨程仕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基本特征与提升路径》,《思想理论教育》2017第12期。
③张文静:《“获得感”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初探》,《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年第4期。
④赵建超:《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困境与话语体系建构》,《理论导刊》2019年第7期。
⑤付安玲:《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人学意蕴》,《思想教育研究》2018年第2期。
⑥程仕波、熊建生:《论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第7期。
⑦王帅:《供给侧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缘起、逻辑生成与构筑》,《江苏高教》2018年第7期。
⑧韩一凡:《日常生活视域下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年第13期。
⑩柳艺伟:《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研究》,《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12期。
[11]郭超、王习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让大学生有获得感》,《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12]黄冬霞、吴满意:《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内涵、构成和形成机理》,《思想教育研究》2017年第6期。
[13]刘经纬、郝佳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生成探赜》,《思想教育研究》2018年第4期。
作者系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 周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