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田玉古玉器型的传承与创新

2021-01-20孙晓东

天工 2020年6期
关键词:玉琮古玉器型

文 孙晓东

玉雕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传统工艺美术形式,内容丰富,历史久远,展现出独特的价值与魅力。其中,和田玉是最具代表性的一大门类,其质地温润、细腻,可塑性好,美观大方,历来被统治者、社会藏家所青睐。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和田玉雕形成了许多造型独特的器型,这些器型,有些不断发展、演变,流传至今;还有一些则由于种种原因,传播中断,掩埋在历史的尘埃中,随着近现代考古发掘的展开,才得以重见天日。

古玉器型有许多独到之处,是中华民族审美、文化、精神最直接的体现,在倡导文化复兴、文化自信的今天,作为玉雕从业者,我们很有必要向历史学习,从古玉器型中发现创作灵感,为自己的创作开辟更广阔的发展之路。

一、什么是古玉器型

古玉器型,指的是历史上存在过的玉雕实物类型,这些玉器大多来自数千年前的秦汉甚至先秦时期,种类繁多。其中,主要有玉圭、玉璧、玉琮、玉壶、玉觥、玉炉等,这些器物在当时属性不一,有些是祭祀礼器,有些则属于生活器具范畴,不仅具有独特的设计感,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玉雕文化的杰出代表。

以玉琮为例,琮是古代的一种玉器,内圆外方,造型古朴,纹饰精美。中国古代有玉璧祭天、玉琮祭地的礼制,因此,玉琮是一种重要的礼器。《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琮身均饰有兽面纹,纹饰以四角线为中心,分成四组,随琮高低不同,以相同的纹饰分数组饰于琮上。玉琮的造型是内圆(孔)外方,似是印证“璧圆象天,琮方象地”等传统思想。

除宗教礼制的内涵外,玉琮还是权势和财富的象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深受古人热爱。汉代以后,玉琮逐渐演化成为一种文化用品,以装饰、收藏作用为主,其设计形象也被陶瓷、金属等借鉴。

玉壶、玉觥、玉炉等器型的发展也是类似的轨迹。由此可见,古玉大多经历了从实用到装饰,从繁盛、重要到逐渐平淡化的历程,这种“衰落”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为后世的创作者们提供了丰富的灵感。

二、古玉器型的独特价值

玉雕是古人留下的珍贵遗产,既是技术积淀,又是文化财富。学习、总结古玉器型的特征,我们可以从中汲取许多文化养料,进一步认识玉雕的价值、作用、意义,为自己的创作开辟新思路、发现新方向。

(一)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

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而玉雕的创作与中华文明相伴相生,同样走过了数千年的历史,因此,玉雕既是文化的见证,又是文化的体现,体现出不同时代的精神气质、审美风貌。商周的古老神秘、汉唐的博大气韵、明清的精益求精……这些时代特征通过玉雕呈现出来,让我们可以直观地传承、感受。因此,传承古玉的美学特征,就是擎起传承民族文化的火炬。

中华文化是一座“熔炉”,千百年的发展史中,吸纳了许多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不断丰富、完善。玉雕也是民族文化融合的实例,和田玉产地在新疆,丝绸之路开辟以来,新疆就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东方文化、中亚文化、游牧文化等多重要素在这里碰撞、交汇,深深影响着玉雕的传承与变化,意义深远,影响至今。

(二)精致生活的体现

除文化层面的“务虚”价值外,玉雕还是生活的装点,品质、气质的体现。古人将玉雕与君子品行相提并论,赋予玉雕更多的生活寓意,古往今来,虽然意义有所不同,但其中蕴含的对美的追求一如既往。

古玉从生活中来,许多器型都兼具实用、美观两重属性,当代玉雕设计师的理念与古人相比存在许多不足,因此,效法古人,完善自己的设计思路、风格理念,是进步的必然之选。《诗经·卫风·淇奥》中记载,古人制作玉雕,“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也是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以这样的态度工作,同时留心生活,让玉雕设计贴近生活、服务生活、美化生活,才是玉雕事业最健康的发展途径。

三、在传承中创新玉雕器型

古玉之美,需要传承,需要在传承中不断发展。作为玉雕从业者,传承是必修课。古玉器型千变万化,总结一般规律,探索实战技巧,这是传承的第一步。在善于学习、勤于总结的基础上,还应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功课。

(一)注重工艺性,结合现代审美

传承不等于模仿,更不是生硬地抄袭,而是融会贯通,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之上,融入自己的想法,结合当今时代的审美特征与消费追求,综合考虑后展开的实践。

时代在不断发展,审美也在不断变化,古玉器型虽美,但也不能照搬照抄,当代审美崇尚轻巧,因此要对古玉器厚实的造型进行二次设计,保留并改良浮雕纹理、细节部位等,与当今时代相符,博古通今,才能创造经典。

(二)借鉴工业设计,提升实用性

实用性是玉雕的重要属性,对于玉炉、玉壶等器皿类玉雕而言,实用性尤其重要。在传承古玉器型的过程中,融入现代工业设计,提升实用性,是点睛之笔。

笔者在借鉴古器型设计玉炉时,考虑到了这些因素,于是在炉体内部又添加了一个带螺丝扣的隔盖,使炉盖可以“拧紧”,这样空气无法从炉盖气孔进入,实现了“闷香”的功能。熏香材料往往非常珍贵,如果长期与空气接触,香味会变淡,传统的香炉因炉盖不够密闭,导致香味散发,影响效果。螺纹拧盖是现代工业的产物,将其引入传统玉雕,既实现了玉雕功能性的突破,又做到了玉雕设计的超越前人、超越自我,实现了价值最大化。

再以玉琮为例,新工玉器琮的产生是在对上古文明高度敬畏的基础上,进行高矮、细节、线条的微调,并融入现代人的审美设计出的作品,在保留古代玉琮基础外形的前提下,大胆创新,赋予玉雕作品以时代的信息,从而表达了新工玉雕的时代感。

香炉

综上所述,古玉器博大精深,是古人留下的珍贵财富,作为玉雕传承人,应虚心学习,扩大接触面,充实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能力,在踏实继承先人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结合时代风貌,融入最新设计,才能让古玉焕发新光彩,从而推出佳品,铺平自己的艺术之路。

猜你喜欢

玉琮古玉器型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华西系玉琮功能新蠡测
玉琮谜踪
浅谈紫砂壶的器型与功能
古代玉琮的鉴定(下)
古代玉琮的鉴定(上)
牛 人 荆歌
小羊首圆炉
福州脱胎漆器器型创新设计思考
溥仪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