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大黄脐疗对结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规律排便的影响
2021-01-20吴苏丹秦晓华李玲李莉
吴苏丹 秦晓华 李玲 李莉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普外科 四川 成都 610072)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手术切除是相对不错的疗法,但研究发现约有50 ~60%患者术后需结肠造口。因手术改变正常排便途径,术后无法随意控便,导致生理与心理受到创伤,负性体验影响其正常的排便,而不规律排便会影响日常生活[1]。为此,针对结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应选择有效的干预方式,尽量改善排便功能,促进规律排便。生大黄脐疗在临床研究中证实对腹胀、肠麻痹、腹部手术、便秘等胃肠功能恢复有不错的效果,且无严重不良反应[2]。为了进一步分析结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应用生大黄脐疗对患者规律排便的影响效果,我院就收治的80 例患者实施了分组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 年2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80 例进行研究,利用电脑随机数法分为两组,各40 例。纳入对象临床资料完整,签署知情同意书,确诊满足结直肠癌诊断标准[3],且均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同时排除依从性差,脐部感染、严重造口并发症,妊娠期或哺乳期,合并严重心肝肾病变,精神疾病等患者。对照组:男27 例、女13 例;年龄23 ~66 岁,均值(50.4±5.6)岁;Mile’s 手术29 例、Hartmann 手术11 例。观察组:男25 例、女15 例;年龄26 ~69 岁,均值(50.8±5.3)岁;Mile’s 手术27 例、Hartmann 手术13 例。两组性别、年龄、术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患者术后常规护理,指导合理配餐与规律饮食,晨起空腹饮水200ml,维持固定的进食时间,定时、定量,少量多餐,比如早7 点、中12 点、晚6 点。同时,做好排便干预,术后2-3d 开放造口,腹部造口佩戴造口袋,便于收集粪便。此外,利用自然排便法干预,通过发放宣教手册、口头宣教,结合《结肠造口康复手册》,让患者及其家属掌握结肠造口的观察、造口并发症、造口袋应用等知识。
1.2.2 观察组 本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生大黄脐疗干预。术后15d 开始实施生大黄脐疗,共计治疗1 个月。生大黄微温(一般为50℃左右)下,予以干燥处理,将其粉碎后,过60目筛,称取50g 生大黄粉,加入75ml 的75%乙醇中溶解,充分搅拌混合为糊状,装入高压灭菌玻璃瓶(带有橡皮塞)。通过脐部模型对患者进行演示,让他们知晓生大黄脐疗的具体操作方法与步骤,同时制作新鲜的大黄糊,将其与3M 医用透明贴膜、消毒长棉签等一并交于患者,要求他们每天睡前利用温水对脐部清洗,并擦干脐部,先用消毒长棉签取5g 大黄糊涂抹于脐部的神阙穴,并轻轻的按压,将其平铺,予以3M 医用透明贴膜覆盖后固定,持续贴敷8h,晨起后将其揭开,并对脐部进行清洁。
1.3 观察指标
均进行3 个月以上随访,比较两组术后1 个月与3 个月时人工肛门功能评分,以及术后3 个月时肛门规律排便率。
1.4 评价标准
1.4.1 人工肛门功能评分[4]结合会阴肛门直肠重建术后人工肛门功能评价标准与院内情况,自行设计评价表,主要从有无排便困难、便意、排便感觉、控制能力、排便次数、排便时间、是否弄脏衣物床褥7 个方面评价,每个方面涉及3 个维度,评分范围0 ~2 分,总分最高14 分,评分越高表明人工肛门功能越好。
1.4.2 肛门规律排便[5]根据正常人体排便生理,若1 个月内晨起排便,每天排便次数<4 次的时间>20d,则判断为排便规律。
1.5 统计学分析
选择SPSS23.0 软件对本研究数据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而计量资料用均数(±s)表示,行t检验,P<0.05 为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术后1 个月与术后3 个月人工肛门功能评分比较
两组术后1 个月比较,人工肛门功能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3 个月时观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1 个月与术后3 个月人工肛门功能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术后1 个月与术后3 个月人工肛门功能评分对比(±s,分)
组别 例数 术后1 个月 术后3 个月观察组 40 2.39±1.53 8.39±1.83对照组 40 2.09±1.74 4.55±2.01 t 0.692 2.996 P>0.05 <0.05
2.2 两组术后3 个月肛门规律排便率比较
术后3 个月时,观察组肛门规律排便率为70.00%,显著高于对照组20.00%(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3 个月肛门规律排便率对比 [n(%)]
3.讨论
排便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而排便反射会受到大脑支配,当直肠内粪便达到一定容积,大脑皮质冲动,促进肛管外括约肌、腹肌、骨盆直肠肌等协同合作,完成排便的过程。不过,对于结直肠癌手术患者而言,大部分患者术后需结肠造口,而结肠造口患者无感受扩张刺激的感受器,同时也无内外括约肌,使得粪便的排出主要凭借结肠的蠕动,导致其排便难以控制,且无规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排便不规律,严重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为此应选择有效的方式进行干预,促进其维持规律排便,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本次就收治的结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80 例进行研究,对照组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加用生大黄脐疗,发现两组术后1 个月比较,人工肛门功能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术后3 个月时观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个月时,观察组肛门规律排便率为70.00%,显著高于对照组20.00%(P<0.05)。生大黄经脐部给药,按照中医经络学而言,脐部为经络中枢,司职人体诸多静脉;按照中医脏腑学而言,脐部和五脏六腑、四肢等相通,经该处用药可促进药物强且快速吸收。生大黄以大黄素、芦荟、大黄酸等为主要成分,外用有着消肿止痛与凉血消积的作用,而且生大黄含有蒽醌类物质,有一定的致泻作用。随着临床研究不断增多,发现大黄可作为钙通道阻滞剂,避免组织内钙超载,并且消除氧自由基,及时排除体内堆积的毒素,加速肠功能恢复[6-8]。加上用药前对皮肤用乙醇消毒,可促进生大黄的溶解与吸收,从而加速排便。在研究中,通过夜间8h 持续贴敷,每天定时促进肠道蠕动,形成以时间为信号的排便反射,从而养成规律的排便,减少排便次数。不过,生大黄脐疗期间需注意一些问题,比如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脐部发红与发痒,导致停止用药,可能在于乙醇长期刺激,或天热出汗等,为此针对皮肤过敏患者应谨慎应用。
综上所述,结直肠癌术后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予以生大黄脐疗,可以进一步改善人工肛门功能,且可提高肛门规律排便率,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