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时效性激励理论为指导的延伸护理对临时起搏器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
2021-01-20朱莉亚
朱莉亚
(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 江苏 泰州 225300)
临时心脏起搏器常用于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在危重患者抢救中发挥重要作用[1]。目前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死亡率不断提高,许多老年患者在心血管疾病发展过程中需采用起搏器进行治疗,如今心脏起搏术已逐渐趋于完善,已成为心脏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其可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患者的有效心律,主要用于预防性起博与临床抢救,提高心输出量,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保证患者重要器官的血供[2]。延伸护理是院内护理工作的一种延伸,目的是帮助患者了解自我护理技能,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从而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3]。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主要通过各种激励措施,有效调动患者进行护理的积极性与自信心,注重强调改变患者生活的环境,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提高遵医依从性。特别是在延伸护理中引入时效性激励理论,通过激励过程,可使患者身心保持最佳状态[4]。本文具体探讨了以时效性激励理论为指导的延伸护理对临时起搏器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明确该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 年6 月—2020 年6 月的52 例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纳入标准:患者具有小学及其以上文化和阅读能力;患者均经股静脉或颈内静脉途径植入临时起搏器;患者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无精神病史、无恶性肿瘤;年龄55 ~75 岁。排除标准:临床资料缺乏者;不会使用手机微信功能;交流障碍者;视力障碍者;既往外伤及肩部或有骨折史的患者;参加其他任何临床试验的患者;患任何精神疾患,精神异常者。根据随机抽签原则把患者分为延伸组与对照组各26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心功能分级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
延伸组患者采用以时效性激励理论为指导的延伸护理,具体方法:首先成立服务小组,小组成员包括具有中级及其以上职称的护士长、主任护师、责任护士,同时包括专科医生,由护士长对护理干预措施实施、评估进行负责,责任护士对患者实施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包括给予患者持续心电监护,全面了解患者病情、起博阈值、常规设定起博频率等,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记录,以防止出现并发症;其次延伸护理小组成员,术后告知患者需进食低脂、低盐,容易消化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同时保持少量多餐,维持大便通畅,不能用力排便,以免增加心肌耗氧,加重其心脏负担;若患者排尿困难,可先给予心理疏导,确实无法排尿可保留导尿,以免间接增加患者的心肌耗氧;术后注意保暖,以免感冒;加强出院前的管理,确保患者在出院后能进行有效自我护理,在出院前做好详细的出院指导,对患者出院后的饮食、用药、疾病监测、运动、复诊、科室电话进行详细交代,以方便患者出院后随访;再次建立微信群,在微信群中通过文字、图片进行健康教育,推送健康常识,并且进行线上的互动答疑,让患者及家属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和相关注意事项;最后延伸护理小组成员定期入户巡访(1 次/月),积极同患者交流,针对其提出的问题给予正确指导、解答,以明确其病情、生活质量以及心理状态,对患者的积极情绪予以鼓励、支持,对负性情绪予以正确疏导,激发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3 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护理干预前后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包括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概念、自我护理知识等4 个维度,分数越高,自我护理能力越好;(2)在护理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 简表)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变化对比
心脏起搏器的52 例患者护理后延伸组与对照组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都高于护理前,护理后延伸组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比(分,±s)
表2 两组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比(分,±s)
组别 例数 护理前 护理后 t P延伸组 26 80.22±5.10 134.22±5.29 37.472 0.001对照组 26 80.00±4.18 114.22±6.22 23.284 0.001 t 0.170 12.489 P 0.866 0.001
2.2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52 例患者,延伸组和对照组各26 例,护理后延伸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显著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s)
表3 两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s)
组别 例数 生理机能 生理职能 一般身体状况 社会功能 精神健康延伸组 26 76.82±9.78 66.10±7.44 77.09±6.56 53.57±6.94 59.29±6.01对照组 26 61.92±9.72 49.78±4.22 68.92±11.92 39.82±6.89 46.14±8.92 t 5.510 9.729 3.062 7.169 6.234 P 0.001 0.001 0.004 0.001 0.001
3.讨论
当前对于很多缓慢性心律失常伴有临床症状患者,安置临时心脏起搏器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起搏器可以模拟正常心脏,能够感知心脏的传导情况,形成冲动并传导,刺激电极与心肌接触处,从而使心肌产生兴奋,促进心脏完成心动周期[5]。不过目前很多临时心脏起搏器患者术后护理方案仍多按照传统方案进行,但长时间卧床可使得患者出现关节活动受限、肢体麻木、肿胀等症状,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延伸护理是医院护理的延伸,其以让患者出院后仍获得直接、持续、动态的有效护理指导为目标。而时效性激励理论是一种整体化、个性化的护理激励模式,其可调动患者提高康复治疗的积极性与自信心,同时其注重强调对患者物理环境的改变,来满足患者的生理需求,提高患者舒适度。特别是微信群能通过调动患者主动参与自我管理的意识,也能发挥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护理工作效能。并且通过建立微信群进行健康教育,满足了患者对疾病知识的学习要求,还可以根据反馈及个体要求进行问题解答,提升患者对宣教接受程度,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并且该方法可通过一对一的个性化指导改变患者的不良行为,利用微信群信息平台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模式,可帮助患者提升自我管理能力[6]。本研究显示,护理后延伸组与对照组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明显较高,延伸组评分也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以时效性激励理论为指导的延伸护理能改善临时起搏器术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临时心脏起搏器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患者的正常心律,从而保证重要器官的血供,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但是术后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对于护理与康复的要求比较高[7]。随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对患者的评价不止是躯体情况,需要从社会、灵魂、身体、心理等多个方面整体上去评价患者。延伸护理可使医疗服务从医院延伸到家庭与社区,从而减轻或消除患者因疾病导致的心理、情绪反应,从而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可利用微信等沟通方式来促进护患间的沟通交流,激发患者改变不健康行为的内在动力,能使患者彻底摆脱不良心理状态[8]。本研究表明,护理后延伸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表明以时效性激励理论为指导的延伸护理可提高临时起搏器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过本研究开展时间短,对于患者的远期效果不了解,将在下一步进行深入分析。
综上所述,以时效性激励理论为指导的延伸护理在临时起搏器术后患者的应用能改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