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肾素瘤1例临床报道

2021-01-20肖邦明陈从波杨勇王黎李昊夏振栩姚启盛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肾素醛固酮肾脏

肖邦明 陈从波 杨勇 王黎 李昊 夏振栩 姚启盛

肾素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肾脏肿瘤,又称肾球旁细胞肿瘤、肾素分泌瘤、Robertson-Kihara综合征,绝大多数起源于肾小球旁复合器的肾球旁细胞。临床主要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等症状,其发病率低,临床罕见,容易误诊、漏诊。我院收治了1例肾素瘤患者,现报告如下。

患者,女,17岁。2019年12月因“发现血压高10余天,检查发现左肾占位2 d”入院。入院前未服用降压药物,血压最高达200/100 mmHg,肾区无叩痛,泌尿系彩超提示左肾上极腹侧实质内见一大小约3.6 cm×3.6 cm×2.4 cm的低回声结节,界清,形态尚规则。肾脏CT平扫提示左肾上极略饱满,见团片状等稍高密度灶,范围约2.7 cm×3.0 cm(图1A)。上腹部增强CT提示左肾上极见类圆形异常密度灶,范围约2.9 cm×3.2 cm×3.4 cm,增强皮质期呈低密度强化,考虑左肾肿瘤(图1B)。肾脏MRI提示左肾上极见类圆形异常信号,大小约2.8 cm×2.8 cm×3.3 cm,呈T1WI低信号、T2WI等低信号,边缘可见线状T2WI低信号灶。

A:平扫CT提示左肾上极肿物,与肾实质密度接近;B:增强CT提示左肾上极类圆形异常密度灶,轻度强化图1 影像检查

实验室检查:血钾3.00 mmol/L,肾素(PRA卧位)10.46 ng·ml-1·h-1(正常值 0.15~2.33 ng·ml-1·h-1),肾素(PRA立位)10.66 ng·ml-1·h-1(正常值0.10~6.56 ng·ml-1·h-1),醛固酮(卧位)363.5 pg/ml(正常值 30~160 pg/ml),醛固酮(立位)941.7 pg/ml(正常值 70~300 pg/ml)。给予口服螺内酯、硝苯地平后血压降至正常(130/80 mmHg),血钾3.92 mmol/L。结合术前资料,考虑为肾素瘤,完善术前准备后行腹腔镜下左肾部分切除术,术后患者血压、血钾恢复正常。术后病理大体观(图2A):部分肾组织体积4.5 cm×3.5 cm×3.0 cm,切面见一大小3.8 cm×3.5 cm×2.8 cm的肿块,与正常肾脏分界欠清,切面呈多彩状,实性,质中偏硬,余切面灰红,实性质中。镜下HE染色(图2B):瘤细胞呈实性片巢状,部分形成不规则的小梁状结构似血管球样,部分似血管外皮瘤样结构;瘤细胞大小基本一致,圆形、卵圆形,胞质红染或浅红染,未见核分裂象,巢间富含小血管,部分血管壁玻璃样变性。免疫组化:Vimentin(图2C)、CD34阳性(图2D)、Syn、CK7等均为阴性,Ki-67淋巴细胞(约5%+,图2E)。病理诊断为肾素瘤。

A:手术切除标本;B:肿瘤组织(×200);C:Vimentin细胞质阳性(×400);D:CD34细胞质阳性(×400);E:Ki-67淋巴细胞核阳性(×400)图2 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结果(HE染色)

讨论肾素瘤是一种罕见的内分泌肿瘤,1967年Robertson等[1]首次报道。肾素瘤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常发于20~30岁青年,男女发病比例为1∶2[2]。肾素瘤细胞内颗粒的组织学特征与正常肾小球球旁细胞一致,但其可分泌大量肾素,导致显著的高醛固酮血症,造成“三高一低”的临床症状,即高血压、高血浆肾素活性、高醛固酮、低血钾,其中显著的顽固性高血压为患者最早出现的临床症状,使用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为主的联合降压方案,可以较好的控制血压。Dong等[3]根据患者血压和血钾的水平,将肾素瘤划分为3类:最常见为典型,即同时具备高血压和低钾血症者;其次为非典型,即只具有二者其一;静止型较为少见,即二者均不具备但病理证实为肾素瘤者。余振球等[4]收集了2001~2016年我国发表的有完整临床资料的110例肾球旁细胞瘤病例,发现所有患者首发症状均为高血压、低血钾症(83%),血浆肾素、醛固酮水平均升高;其他常见症状还包括头痛、恶心、多尿和夜尿增多等;少数合并有高血压靶器官损害,如:眼底病变、肾损害、心脏改变、高血压脑病等。

肾素瘤的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彩超下肾素瘤表现为肾实质内回声均匀的低回声实性灶,少数为等回声或高回声改变,边界清晰,有包膜。CT平扫表现为低密度或等密度实质性肿块,边界清晰,肿块内部密度欠均匀。多数肿瘤密度与正常肾实质接近,肿瘤与正常肾脏分界不清,对于肿瘤体积较小,位于肾实质内部的肿块,CT平扫容易漏诊。目前增强CT是最有价值的影像定位诊断方法,肿瘤多表现为轻度均匀渐进性强化,少见包膜,CT值增加约10~42 Hu,增强程度不如肾实质[5]。MRI对肾素瘤的检查缺乏特异性,T1加权图像显示为等信号或低信号,而在T2加权图像上显示为高信号[6],肿瘤较小时,诊断困难。有研究认为CT对肾素瘤的诊断敏感性高于MRI,MRI诊断肾素瘤可能造成误诊[7-8]。针对肿瘤体积较小、未明显突出肾脏的病例,增强CT及MRI联合诊断,可以提高诊出率。

肾素瘤的来源一直存在争议,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它来源于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旁细胞,由入球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分化而来,始于肾脏皮质,形态上无恶性征象[9]。肾素瘤多发生于单侧肾脏,为结节状实性小圆形肿物,多有完整的纤维包膜,大小约0.2~9.0 cm,平均3 cm,切面灰白色或灰黄色,可伴出血、坏死、囊性变。在镜下,瘤细胞酷似血管外皮瘤,主要呈片状或梁索状排列。超微结构中,可见不成熟的菱形分泌颗粒,为前肾素颗粒,具有诊断价值。目前肾素瘤免疫组化缺乏一致性,大多数肿瘤胞质有肾素、Vimentin和CD34阳性,肌动蛋白、CD117、CD40因情况而异。目前认为肾素瘤是一种良性病变,但也有少数报道表明其具有恶性特征[10],Duan等[11]首次报道了1例52岁男性患者在46岁时发现肾素瘤,并接受了根治性肾切除术,肿瘤大小约15 cm,侵犯肾静脉和腔静脉,随访中6年后出现双侧肺转移。Hagiya等[12]总结提示肿瘤体积大、血管或包膜侵犯、核异型及核分裂数多、年长、年幼患者可能是恶性行为的预测因素,需要密切的临床随访。肾素瘤依据典型的“三高一低”临床症状,结合影像学及典型的病理学特征即可明确诊断。但仍需要与分泌肾素的肾细胞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动脉狭窄、肾母细胞瘤等疾病鉴别。对于一些临床症状不典型,或者影像提示肿瘤体积较小的患者,临床首诊时仍然较困难。结合肾素瘤的特点,我们建议:①针对年轻高血压患者,除了排查肾上腺相关疾病外,还应高度关注是否合并肾脏肿瘤,应对血生化、肾素、醛固酮等结果进行仔细分析;②临床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对应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RAAS)阻断剂为主的联合降压方案,较为敏感时,需考虑肾素瘤可能;③考虑肾素瘤时,应停用RAAS阻断剂相关药物后进行生化检查,以免干扰实际检测结果。

肾素瘤患者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对靶器官造成损伤,因此早期诊断及外科手术干预尤其重要。目前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为首选术式,针对肿瘤较大或位置较深的患者,术者也可结合自身的临床经验,必要时行肾切除术。术后多数患者高血压、低血钾等临床症状可得到缓解,约有10%的患者术后仍有高血压[10]。

综上所述,肾素瘤是一种临床罕见的肾脏良性肿瘤,早期发现及外科干预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我们应加强对肾素瘤的认知,及早诊治。

猜你喜欢

肾素醛固酮肾脏
高醛固酮血症与代谢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保护肾脏从体检开始
人人享有肾脏健康
肾脏衰老与老年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3种冠状病毒感染后的肾脏损伤研究概述
探讨不同血浆肾素活性高血压伴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心率、血压的异同
去肾动脉交感神经对高血压大鼠急性期肾素活性及心室重塑的影响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1β-类固醇脱氢酶2活性与肾素关系
瑞舒伐他汀对北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醛固酮水平影响的研究
养心通脉饮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神经内分泌因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