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的效果观察

2021-01-20谭洪亮赵爽贺林玉邱有才李人立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0年28期
关键词:谷氨酰胺乌司脓毒症

谭洪亮 赵爽 贺林玉 邱有才 李人立( 通讯作者)

(1 联勤保障部队第941 医院急诊科 青海 西宁 810001)

(2 联勤保障部队第941 医院普外科 青海 西宁 810001)

脓毒症属于常见的急诊科、感染科疾病,主要是由于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出现发热、心慌、气促等症状,需给予抗感染、液体复苏等对症治疗,控制病情进展,否则器官功能及循环障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其中乌司他丁可应用在脓毒症治疗中,可起到抑制炎症介质释放,改善蛋白代谢作用,减轻机体炎症反应,缓解症状[2]。而进一步强化疗效,促进患者免疫功能改善,需联合其他增强免疫功能药物治疗,其中谷氨酰胺可调节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但其与乌司他丁联合应用是否可期待提高疗效需深入研究,而且联合用药可能增加不良反应,也需引起重视[3]。为此,本次研究对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诊脓毒症的效果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了探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于2015 年4 月—2019 年4 月期间收治的急诊脓毒症患者作为资料,共50例随机分组,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及目的,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体温>38.3℃或<36.0℃ ,心率>90 次/min,白细胞增多或减少[4]。对照组25 例,男14 例,女11 例,年龄40~74 岁,平均年龄(57.46±3.62)岁,原发病:肺部感染18 例,腹腔感染4 例,泌尿系感染3 例;观察组25 例,男13 例,女12 例,年龄40 ~74 岁,平均年龄(57.03±3.71)岁,原发病:肺部感染19 例,腹腔感染3 例,泌尿系感染3 例;排除器官移植史患者、恶性肿瘤、免疫性疾病患者、24h 内死亡患者及研究药物过敏患者等。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行常规对症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高热患者给予降温处理,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实施强效抗菌药物治疗,营养支持,清除感染的坏死组织,及时封闭创面等,选择乌司他丁注射液40 万U 与50ml 0.9%氯化钠溶液稀释后静脉滴注治疗,每天3 次,持续1 周。

1.2.2 观察组 上述对症治疗及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基础上,增加谷氨酰胺0.4g/(kg·d)与250ml 生理盐水稀释静脉滴注治疗,持续1 周。

表1 两组炎症因子比较(±s)

表1 两组炎症因子比较(±s)

组别 例数 TNF-α(pg/ml) IL-6(pg/ml) CRP(m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5 68.94±8.46 22.21±6.53 594.46±82.26 202.32±28.47 74.53±6.94 27.45±5.62对照组 25 69.05±8.77 30.25±7.19 591.16±78.45 287.75±36.46 74.12±6.84 38.15±6.46 t 0.045 4.138 0.145 9.233 0.210 6.248 P 0.964 0.000 0.885 0.000 0.834 0.000

表2 两组免疫功能比较(g/L,±s)

表2 两组免疫功能比较(g/L,±s)

组别 例数 IgG IgA IgM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5 8.48±2.42 14.26±3.15 1.51±0.29 2.52±0.34 1.56±0.28 2.34±0.36对照组 25 8.53±2.36 10.39±2.84 1.57±0.31 2.01±0.32 1.59±0.30 1.91±0.27 t 0.073 4.562 0.706 5.461 0.365 4.777 P 0.941 0.000 0.843 0.000 0.716 0.000

1.3 观察指标

采用酶联反应吸附测定法测定治疗前、后患者炎症因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 反应蛋白(CRP);采用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治疗前、后患者免疫指:IgG、IgA、IgM;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恶心、腹泻、瘙痒。

1.4 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 两组炎症因子比较

分析表1 可知,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CRP 均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2 两组免疫功能比较

分析表2 可知,治疗前,两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IgA、IgM 均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分析表3 可知,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8.00%与对照组12.00%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3.讨论

当前临床对脓毒症的根本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认为与全身炎症网络效应、基因多态性、宿主对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异常反应等相关,发病后多引起发热、心动过速、呼吸急促和外周血白细胞增加等症状,且具有发病急、病死率高特征,需及时有效治疗[5]。脓毒症患者大量炎症细胞被激活,炎症因子释放,其中TNF-α作为炎症反应的始发因子,异常升高后,诱发并促进IL-6 和前列腺素的释放,并激发炎症连锁反应。同时IL-6 又促进中性粒细胞的分化及弹性蛋白酶的释放,诱导急性期CRP的合成和分泌,促进炎症反应进展。因此确诊脓毒症患者需重视抑制炎症反应,其中乌司他丁作为广谱的蛋白酶抑制药物,应用后可有效控制炎症反应,抑制TNF-α 分泌。该药物能够抑制单核细胞内蛋白激酶C 和核因子-kB 的转导通路,调控诸多炎性因子的释放,起到明显抗炎作用,同时可改善微循环及凝血功能,利于病情良好控制。虽然经常规对症治疗及乌司他丁治疗后可有效控制病情进展,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但效果仍有进一步的控制,对炎症反应抑制作用有限,需加强其他可靠药物应用。急诊脓毒症患者处于严重应激反应分解代谢增强的急性全身性的高消耗状态,免疫功能障碍,谷氨酰胺作为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而脓毒症患者体内谷氨酰胺水平不足,因此治疗中需补充谷氨酰胺。谷氨酰胺作为特殊的免疫营养物质,在分解代谢加速及应激反应下,机体内源性谷氨酰胺不足,可经外源性补充后,可合成嘌呤、嘧啶等氨基酸,促进蛋白质合成。而且其可修复肠黏膜上皮、维持肠屏障功能,减少肠源性感染,利于脓毒症患者病情控制。谷氨酰胺和乌司他丁均可起到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作用,联合应用可强化疗效[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指标、免疫功能指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6、CRP 均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gG、IgA、IgM 均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比较,观察组发生率8.00%与对照组12.00%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利于病情进展控制,而且联合用药不会引发严重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应用。

综上所述,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诊脓毒症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是控制炎症反应及改善免疫功能的有效措施,而且不良反应少,属于可靠的用药方案,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谷氨酰胺乌司脓毒症
血清IL-6、APC、CRP在脓毒症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乌司他丁对中暑急性肺损伤HIF-1α、MIF表达水平的影响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谷氨酰胺酶活力研究
乌司他丁联合胸腺肽α1治疗AECOPD合并SIRS的疗效研究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精氨酸联合谷氨酰胺肠内营养对烧伤患者的支持作用
谷氨酰胺在消化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乌司他丁治疗老年缺血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
国产奥曲肽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