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2021-01-20王芳

医药前沿 2020年28期
关键词:敏感度病程视网膜

王芳

(中山市人民医院 广东 中山 528400)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视网膜病变属于DM 严重并发症,以特异性改变的眼底表现为主要特征,具体表现为出现出血斑点、动脉瘤、硬性渗出等,可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1]。有关研究表示,早期及时发现DM 视网膜病变,并予以对症治疗措施,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2]。故早期DM 视网膜病变筛查的开展十分必要。为分析在DM 视网膜病变筛查中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的实践效果及该病相关危险因素,现对此展开研讨。

1.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择我院2018 年11 月—2019 年11 月收治的100 例行DM视网膜筛查的DM 患者。

入组标准:符合DM 临床诊断标准[3];临床资料完善;依从性较好;患者与家属皆同意且知情本次研究。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性疾病者;存在其他眼部疾病者;不适宜开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1.2.1 筛查方法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检查前,充分散瞳。造影前10min,用荧光素钠(国药准字H20093096)实施静脉推注。如患者无过敏现象,将200g·L 荧光素钠注入到肘静脉,时间控制在4s 内,注射完成后开始计时,连续拍照,选取一眼作为主照相,对双眼实施连续交替拍摄。待静脉全部充盈后,换为间断拍照。

直接眼底镜检查:采用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国药准字H20044926),每眼予以1 ~2 滴;在瞳孔超过5mm 时,由眼科医生开展直接眼底检验,以国际DM 视网膜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实施诊断。

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由眼科医生采用散瞳眼底相机,拍摄1 张以黄斑为中心的45°单视野眼底后极部照片。

1.2.2 调查方法

收集所有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等,同时记录其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lc)、FBG、餐后2h 血糖(2h blood sugar after meal,2hFB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C-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测定结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及其筛查DM 视网膜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分析DM 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敏感度=真阳例数/(假阳例数+真阳例数)×100%,特异度=真阴例数/(假阴例数+真阴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 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行t、χ2或秩和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对比

与直接眼底镜式相比,免散瞳眼底照相、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方式的DM 视网膜病变总检出率均较高(P<0.05),见表1。

表1 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结果对比[n(%)]

2.2 不同检查方式筛查DM 视网膜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对比

较直接眼底镜,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筛查DM 视网膜病变的敏感度较高(P<0.05);两组的特异度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检查方式筛查DM 视网膜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对比

2.3 DM 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相较于非DM 视网膜病变组,DM 视网膜病变组女性、年龄40~80 岁、病程超过1 年、有DM 家属史率较高(P<0.05),见表3。

表3 DM 视网膜病变相关危险因素分析[n(%)]

3.讨论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是目前诊断DM 视网膜病变最有效的方法,具有检出率高、准确率高等优势,但该种检查方式对患者机体存在一定创伤性,故不适于在DM 视网膜病变筛查中的应用[4]。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是一种DM 视网膜病变筛查中有效手段,其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扩大筛查范围、提升临床诊断的可靠性与客观性、缩短检查时间、减轻检查对患者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等,且无需开展散瞳程序[5]。

本研究中,免散瞳眼底照相、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方式DM 视网膜病变总检出率与直接眼底镜检查方式相比,明显较高,这表示在DM 视网膜病变筛查中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的实践效果较为理想。免散瞳眼底照相检查方式筛查DM 视网膜病变的敏感度与直接眼底镜检查相比,显著较高,这说明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的应用,可减少DM 视网膜病变漏诊现象的出现。

DM 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对患者视力影响较为严重,故而,需明确该病有关危险因素,以便于防控该病深入发展。绝经后的女性,已丧失雌激素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血管内皮更易遭到损伤。研究中,DM视网膜病变组女性率与非DM视网膜组相比,明显较高。跟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潜在病程可能也会随之增加。DM 视网膜病变组病程2 ~10 年、>10 年率与非DM 视网膜病变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可见跟随着患者DM 病程的延长,其DM 视网膜病变发生风险也随之升高。DM 视网膜病变组有DM家族史率与非DM 视网膜病变组相比显著较高(P<0.05),这提示存在DM 家族史的DM 患者DM 视网膜病变发生几率相对较高。

综上,免散瞳眼底照相技术在DM 视网膜筛查中的应用,可提升DM视网膜早期检出率,促进临床早期诊疗工作的开展。性别、年龄、病程、DM 家族史是DM 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上应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对策。

猜你喜欢

敏感度病程视网膜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全体外预应力节段梁动力特性对于接缝的敏感度研究
电视台记者新闻敏感度培养策略
在京韩国留学生跨文化敏感度实证研究
复明片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Diodes高性能汽车霍尔效应闭锁提供多种敏感度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