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路径思考

2021-01-19高彩霞

求知导刊 2021年43期
关键词:应用路径开放式教学小学数学

摘 要:开放式教学对小学数学教学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可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轻松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身心发育和健康成长具有较大帮助。文章将以此为出发点,着重探讨在开放式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路径,通过不同角度概述开放式教学思路,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开放式教学;应用路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43-0016-03

作者简介:高彩霞(1980.2—),女,甘肃定西人,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东关小学,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教学。

在素质教育稳步推行的今天,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及发展备受关注,通过具体的实践和总结,开放式教学的应用价值显而易见。根据素质教育的发展规律,各项教育工作的开展均应该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前提,将提升学生的思想素质以及个性能力等作为重要目标。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习惯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但此类教学模式已经不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与素质教育理念相背离。教师要重视开放式教学,通过科学的路径践行这一教学模式。

一、开放式教学的概述

(一)定义

开放式教学也叫作“开放式课堂”,重点是不分班级的教育教学形式,落实好开放式教学,能够让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同时还能拓宽教学空间,使得学生拥有更为理想的学习途径。1967年发布的普洛登报告就对开放式教学给予了高度肯定,通常是将全校学生集中在大教室和大厅中,不按能力和年级等标准分组,倡导学生依照兴趣和需要学习,可以通过不同的学习速度和不同的学习方法完成基本目标。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重点是以营造出良好的学生成长空间为目的,在学习上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建议和引导。

(二)内涵

在教学活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相应的引导,使得学生在获取知识时可以主动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和方式,由此获得终身受用的数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在教学中,学生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和选择等进行学习,拥有进一步提升自己综合能力的空间,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使求知欲和好奇心得到满足,巩固已有知识和技能,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开放式教学给学生创建的空间十分广阔,展示出数学教学的价值所在,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较大帮助。

(三)意义

教师通过开展开放式教学,可以适当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得他们的思维得到有效发展,在动手、动脑和动口的过程中强化学习技能,优化学习成果。教师需要让学生理解开放式教学的意义,使得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提高数学活动开放度,确保学生的创新素质合理生成,为其后续的深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开放式教学的原则

(一)开放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放性原则是开放式教学的根本,学生可以自主探索相关问题,实现个性化的发展。在此原则的有效指导下,学生的性格更加外向,能力也可获得稳步提升,有助于创新思维的发展。开放性原则让开放式教学更具活力,学生不会局限于特定的题目和答案中,他们可以集思广益,从多种角度解答相同的问题,有助于批判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

(二)合作性

在合作原则的指导下,师生能够实现有效的互动和交流,可以在相互帮助和借鉴中巩固学习成果。通过有效利用交流、探讨及辩论等形式,师生之间能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尊重彼此的基础上提升实际能力。教师也可适当安排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团队合作的效果,更加有效地解決实际问题[1]。

(三)主体性

主体性是针对集体来说,意指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可以拥有充足的空间释放自身的主体性,展示出独立的思想以及思维等。在小学阶段,教师应该对学生的主体性高度重视,给予足够的尊重和认可,依照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基本特征开展教学活动,确保每一位学生能有所进步。学生也可积极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将完成学习目标作为重要标准。

(四)生活化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天性爱玩、活泼,好奇心重、自制力差属于相对特殊的特点。生活化原则的存在,使得小学生的部分问题得到解决,教师将小学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能够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还能让他们学以致用。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使其与教学活动密切联系,促使学生主动地投入探索实践中,抓住数学和生活的连接点。

三、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不管何种教学模式,都应该和时代发展建立起密切联系。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对教育也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根深蒂固,以至于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仍然沿用传统教学手段。数学是基础学科之一,关系到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如果教师们始终沿用传统教学手段,就会影响学生学习,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思维的发展也会被限制,影响能力的提升。新时代背景下,新课改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要让学生的发展更加全面、具体,因此,教师需要积极打破原有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上不再故步自封,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重点,优化阶段性教学成果。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将开放式教学模式加以利用,真正践行“走出去”的教学方针,能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为综合素质的培养打下坚实基础。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开放式课堂教学的全面开展成为必然趋势,这是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重要产物,是教育工作的新征程。

四、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相关的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的开放式教学理念运用于21世纪,相较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受到经济、文化等多个因素的影响,人们的开放意识及革新意识出现明显变化,主张在中小学教育中融入开放式教学理念,确保实际的教学成果得以巩固。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笔者发现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不尽如人意,重点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堂乏味且枯燥

受凯洛夫的“传授人类千百年来实践所形成的稳固知识”的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遵循这一理念,导致课堂教学模式固化单一,学生被动认识知识、吸收知识、运用知识。小学数学注重学生多种能力的培养,但在乏味且枯燥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基本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无法得到保障。

(二)学生参与度不高

当前,虽然很多教师都在尝试转变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融入开放式教学理念,但是因为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影响深远,导致很多学生无法适应新的教学手段,学生的学习成果不佳,课堂参与度较低。

(三)“一言堂”教学始终存在

当前,仍有诸多教师未能积极践行“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的理念,以至于影响到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教师的教学成果和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质量,阻碍自身的长远发展。

五、开放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认识到开放式教学的实践意义,将其与课堂教学密切结合,适当优化学生的学习成果,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小学数学教学成效更显著。

(一)寻找多元化开放式教学模式

1.转变角色,突出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主动转变自身角色,运用多元化途径呈现出优秀课堂,确保学生可以主动跟随教师指导和引领前进。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空间,让他们在“犯错”中改进,取得更加显著的进步。师生关系的构建需要从不同的层次展开,教师应该在“教”与“学”中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良师益友;在情感方面,教师也需承担“心理导师”的角色,让学生足够的信任,以此促进彼此的关系;在组织方面,教师应该成为引导者,着重凸显学生的探索者身份。不管是何种角色,教师都应该适时转变,这样才能在相对开放的空间中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让其在课堂上显现出自身的主体地位,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感知数学课堂的魅力[2]。

2.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因个体差异显著,所以表现出的接受能力各不相同,教师应该善于分析学生的学习特征,坚持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让学生获得鼓励和支持,在开放的情境中学习。比如,在教学“两位数加减整十数”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设“青蛙吃虫子”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动画,让学生观看青蛙吃虫子的过程,再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提出相应的问题。在这整个过程中,学生接触到了开放的学习空间,感受到了相对活跃的课堂氛围,对数学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和分析,不会生硬地思考“数与数”之间的加减乘除关系,严格依照教师的引导来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

3.多角度分析,串联知识

数学教学应该适应全体学生,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进行教学,运用多元化的策略和教具等实现知识串联,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跟随“大部队”前进。比如,在教学“2与5的倍数”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先引导学生通过乘法口诀探索倍数关系,以此实现教学目标;然后鼓励学生运用“百数表”,借助多种颜色的标记分析“2与5的倍数”,通过直观的展示,实现学习目标。

(二)稳步提升学生自我管理水平

对于缺乏自制力的小学生来说,开放式教学是一种巨大的考验,这就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开放式教学模式,根据学生情况建立学生自我管理学习制度,以此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3]。

1.积极建立学习小组

数学学习小组通常被划分为两种类型:其一是兴趣小组,学生通过自身的兴趣点自发成立,他们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讨论、学习,挖掘自我,寻找生活中与数学知识相关联的方方面面,明确学以致用的要领;其二是帮扶小组,主要是对教师留下的作业进行审查,该任务一般交由小组长加以落实,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于一些问题,小组长会将其进行细致的整理,总结后汇报给教师,然后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统一讲解。不管何种类型的学习小组,都能让学生认识到提升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性,使他们逐渐意识到教师角色的变化,加深对自身定位的理解。

2.着重突出学习榜样

小学生拥有极强的模仿能力,需要榜样的带动,由此才能更好地提升自我認知和学习认识。教师可以指定数学学习标兵,可以是一位,也可以是多位,让学生依照自身的喜好加以选择,主动向他们学习。教师若发现一些不当的学习行为,要及时制止。榜样教育的力量巨大,可以让学生具备基本的竞争意识,通过满足他们的好胜心,使其不断前进,强化学习的实效性,获取更为丰硕的学习成果。教师应该适当地选择学习标兵,并在一段时间内定时更换,这样便能有效激励不同的学生。

(三)打造开放式教育评价模式

教师应该重视发挥不同评价形式的优势,以此在多个方面提高学生的水平。比如,开卷式评价形式能够使学生的探索能力明显提高。新课改背景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关键,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需重视培养他们的数学技能。在开放式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非应试能力受到关注,开卷使得测试成果更加显著,学生钻研和探索的能力明显得到提升,取得较好的发展效果[4]。此外,问卷式评价形式,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得他们可以正确地组织、表达数学内容,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比如,在教学“探索图形面积”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就学生的书面作业展开分析,了解他们对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情况,还能通过问答的具体过程,检验学生对公式推导的掌握,由此评价学生数学语言应用水平。在具体的评价中,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参评的方式,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得评价更加中肯,收获更为满意的结果,肯定每一位学生的付出和努力。

结 语

小学数学知识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十分突出,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认可开放式教学的价值。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通过多种途径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灵活运用开放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在相对自由、轻松、活跃的氛围里释放天性,展示出自身的潜力,成长为更加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芳,黄未未,姚璐,等.小学数学特级教师课堂“提问”的教学特征及其启示——以18位知名特级教师各一节课为例[J].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21(3):100-105.

[2]徐文彬,彭亮,任利平,等.小学数学教材中“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内容编排分析与比较——以“人教版”“苏教版”“北师版”为例[J].数学教育学报,2021(2):1-7.

[3]王若男.小学数学教材习题的比较研究——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两版多边形的面积为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1):67-74.

[4]谢小庆.课堂在动态中推进 思维在互动中生成——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放”与“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5):48,26.

猜你喜欢

应用路径开放式教学小学数学
翻转课堂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议高中数学开放式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工业自动化控制中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路径研究
开放式教学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探析
常规教学模式下有限开放型课堂的设计与实践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刍议小学数学对话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