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络疗法辅助西沙必利治疗胃轻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2021-01-19李明胡善策

贵州医药 2020年12期
关键词:胃轻瘫胃窦排空

李明 胡善策

(安康市中医医院(1.内镜中心;(2.重症医学科,陕西 安康 725000)

胃轻瘫综合征是以胃排空迟缓为主要特征的胃动力紊乱综合征,多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及糖尿病患者,属功能性消化不良疾病。西医治疗胃轻瘫综合征以胃肠动力药为主。中医认为,胃轻瘫综合征病位在脾胃,以脾胃运化失常、胃气上逆为基本病机。经络疗法以中医经络理论为基础,按照中医经络、腧穴功效为主治,采取推拿、灸、针等方式,起到梳理经络、调和阴阳、驱邪治病的目的。本探讨经络疗法辅助西沙必利治疗胃轻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轻瘫综合征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8例。实验组男37例,女21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3.62±6.59)岁,平均体质量指数(17.35±1.33)kg/m2,胃排空时间5~8 h,病程1~10年,原发疾病:继发于糖尿病24例,胃大部切除术后19例,功能性消化不良15例;对照组男35例,女23例,年龄40~69岁,平均年龄(52.87±6.04)岁,平均体质量指数(17.58±1.04)kg/m2,胃排空时间5~8 h,病程1~10年,原发疾病:继发于糖尿病22例,胃大部切除术后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16例。纳入标准:均符合胃轻瘫综合征诊断标准;B超、X线钡餐胃排空延缓,6 h后仍未排空;已停用消化酶制剂、促胃动力药、抑酸剂、抗胆碱能药等影响胃肠运动药物≥1个月;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消化道器质性病变和溃疡;肝肾功能不全;严重心血管、造血系统原发性疾病;精神疾病;对本研究涉及药物过敏。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西沙必利(广东邦民制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450)5 mg/次,3次/d,餐前0.5 h服用。实验组基于对照组给予经络疗法:选取任脉经腧穴:上脘、中脘、下脘、膻中、关元、气海、神阙,行平补平泻手法,得气后留针0.5 h,留针期间神阙、关元、气海用艾条行温和灸,1次/d。两组均治疗1个月。

1.3检测方法 胃电图参数(胃电节律、胃窦部胃电振幅)以EGEG-2D6型双导智能胃肠电图仪检测。空腹抽取外周静脉血2 ml,离心(半径8 cm,3500r/min,9min),取血清,胆囊收缩素(CCK)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胃泌素(GAS)、胃动素(MLT)以放射免疫法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R&D公司。

1.4观察指标 两组疗效比较;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胃电图参数(胃电节律、胃窦部胃电振幅);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胃肠功能指标(CCK、GAS、MLT);观察不良反应情况。

2 结 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后,实验组痊愈19例,显效20例,有效1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9.66%;对照组痊愈14例,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5.86%。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3.867,P<0.05)。

2.2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实验组上腹胀、饱胀感、嘈杂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n=58]

2.3两组胃电图参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胃电图参数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实验组胃电节律、胃窦部胃电振幅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胃电图参数比较

2.4两组胃肠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胃肠功能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实验组血清CCK、GAS、M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胃肠功能指标比较

2.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实验组发生瞬时性腹部痉挛1例,晕针2例,瞬时性腹泻1例;对照组发生瞬时性腹部痉挛2例,头痛1例,瞬时性腹泻2例。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90%与对照组8.6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

3 讨 论

胃轻瘫综合征属中医“痞满”“呕吐”范畴,辨证为本虚标实,糖尿病胃轻瘫多因气阴两虚、气血循环不畅,致胃络瘀阻,脾胃运化功能失常;术后胃轻瘫多因脾胃易损伤,脾失健运,胃失和降,升降失调,浊气上逆,清阳不升,中焦受阻,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部胀满、恶心呕吐等症;其他型亦病位在胃脘,病变脏腑在脾胃,基本病机为中焦气机不利,脾胃升降失职。

本文结果显示,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实验组上腹胀、饱胀感、嘈杂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联合治疗可促进症状改善,疗效显著。胃电活动是胃动力的基础。胃电图中振幅可反映胃平滑肌蠕动节律与收缩强度;胃电节律异常引起胃平滑肌收缩蠕动频率降低,导致胃肠收缩无力、胃排空延缓等情况。本研究中,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实验组胃电节律、胃窦部胃电振幅高于对照组(P<0.05),考虑与经络疗法与西沙必利协同促胃肠动力有关。研究证实,胃肠激素分泌失调为胃轻瘫综合征重要发病机制。GAS具有刺激胃酸分泌,引起胃底舒张与胃窦收缩的作用。MLT是由小肠上部MO细胞分泌的脑肠肽,是激发消化间期肌电活动的主要激素,主要诱导胃肠道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Ⅲ相出现,诱发胃强烈收缩及小肠明显分节运动,促进胃排空。CCK既是胃肠道激素又是神经肽,通过其特异性受体(CCK-AR、CCKBR)发挥作用,可抑制胃排空。动物实验研究表明,生理或药理剂量的CCK均可抑制进食后胃排空活动。本文结果还显示,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实验组血清CCK、GAS、M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经络疗法辅助常规西药治疗可调节胃轻瘫综合征患者血清胃肠激素水平,可能为其改善胃肠动力,增强胃排空能力的重要机制之一。另外,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经络疗法辅助常规西药治疗安全性高。

综上,经络疗法辅助常规西药治疗胃轻瘫综合征患者,可改善胃动力、胃肠功能,减轻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胃轻瘫胃窦排空
超声引导下针刺足三里穴对胃窦收缩功能的影响:随机对照研究
枳实消痞汤口服联合足三里、上巨虚、三阴交针刺治疗胃癌术后胃轻瘫的临床观察
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治疗胃轻瘫研究进展
超声诊断中晚期胃窦癌的价值与影像学研究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窦黏膜脱垂10 例临床效果报道
哺乳完宝宝,乳房还要排空吗?
云海相接,追浪排空
超声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患儿与胃排空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X线分析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胃窦变形临床体会
邱保国教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