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河南省小麦生产现状与对策
2021-01-19刘佩黄河交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河南焦作454950
刘佩(黄河交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河南焦作 454950)
河南省作为我国的农业大省,是我国小麦等粮食的主产区,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省份之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提高农产品的产出数量与质量,通过改革对农产品生产的供需关系进行调整,均衡要素分配,从而提高产出水平。河南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根据小麦供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实行供给侧结构改革,将“发展优质小麦”作为河南省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目标,并将之作为河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通过分析河南省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的成效、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小麦生产的发展现状以及推进河南省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对策,为河南省小麦产业供给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现阶段河南省的小麦生产现状
自从2009年河南省实施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规划以来,河南省小麦产量连年提高。河南省对于小麦的种植与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河南省土地、光照等自然环境适合小麦生长,使得小麦年种植面积稳定在8500万亩以上,并连续多年小麦产量在3500万吨以上。近几年,河南省又将粮食生产纳入发展管理目标的范围,通过各级管理,小麦产量再创总产、单产历史新高。
近几年来玉米供求逆转,玉米产量下降,价格上升,小麦与玉米产生了价格倒挂,小麦市场销售趋旺,需求增加,价格上涨。托市收购明显减少,小麦市场活跃,小麦产业链有所延伸,农民生产积极性增强,河南省小麦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也在逐年提高。
小麦作为主要粮食产品,早已形成自给自足的发展模式,但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以及自然灾害的增加,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小麦的需求也在连年增加,河南省作为全国小麦的主要生产区,应该充分发挥小麦生产的示范作用,做好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耕地减少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区域农产品种植的影响,将会使得未来小麦产业向生产优势地区集聚,因此,在未来河南省小麦生产压力将逐渐增大。河南省小麦生产供给结构优化改革的成败将对河南省小麦产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河南省小麦供给侧结构调整的转变方式与取得的成效
1、河南省小麦供给侧结构调整的转变方式
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农业生产投入已由过去传统的资源投入型转变为科学技术型,生产方式也由传统的人畜力驱动转变为机械化驱动,生产环境也从“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转变为“人为干预”的主动局面,科学技术已成为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人才储备第一大国,在农业科技人才储备方面位居世界前列,同时我国是农业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只有通过人才的培养、科学技术的引领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破农业资源短缺的困境,进而保障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土地资源环境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但随着单产量需求的提高,可能会过度使用化肥、农药,而导致土地资源环境恶化,产出下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农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注重土地资源环境、农业技术创新、农业人力资源的开发等方面,这些因素农业生产供给侧结构改革提供更多新要素。
2、河南省小麦供给结构调整取得的成效
随着小麦等粮食作物出现买卖难、易减产等问题,河南省为适应市场,对优质小麦进行了科学的育种与规模化种植实验,通过发展优质小麦,推动小麦产业的供给结构调整,以小麦产业调整为基础推动河南省整个农业结构的战略性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河南省小麦产业已逐步建立了优质小麦发展体系,并出台了多项小麦发展扶持政策,通过建设规模化生产区,积极培育小麦的优质品种,积极引进现代小麦种植技术与加工技术,在全省进行应用推广,不断拓宽、拓长小麦产业链,扶持小麦生产加工企业,逐渐形成质量与数量共优、生产与加工共存的“小麦经济”格局。
三、河南省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在的问题与战略对策
1、存在的问题
(1)小麦种植与加工不协调,现代小麦体系建设滞后
河南省小麦种植与加工过程衔接不畅,导致小麦的现代化建设滞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盲目发展优质麦,没有注意到优质麦加工需求的数量与质量,品种多而杂,种植技术混乱,小麦种植过程中易产生混种混收问题,导致优质小麦产出过程中整体质量下降,难以得到加工企业的认可。另一方面优质小麦的产品延伸能力不强,优质小麦没有调动市场的积极性,拉动能力弱,增值能力较低,性价比偏低,农户缺乏生产积极性。同时,河南省小麦加工企业多以生产中低端小麦产品为主,对于高端小麦产品的生产规模较小。这两方面的原因,致使河南省小麦生产正处于两难的境地,加工企业急需的优质小麦产量不足,小麦生产者又不知道该生产怎样的优质麦。如何将小麦加工企业与农户进行有效衔接,如何实现小麦生产、加工过程中各环节的有效运行,如何建设完善的小麦产业供给侧结构体系,是现阶段河南省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
(2)小麦种植结构不合理,种植结构优化调整重视不够
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区,种植小麦的强筋与弱筋过渡带,中筋生产区占50%以上,中筋小麦应为河南省小麦主要产品。但近年来,由于强筋麦与弱筋麦价格优势更高,小麦发展政策多向强筋麦、弱筋麦生产倾斜,而对于产量较多的中筋麦缺乏政策扶持,这就难以对河南省小麦整体供给侧结构进行转型升级,资源环境对于河南省不同小麦品种的发展具有明显差异,河南省的资源环境对于强筋、弱筋麦大规模生产产生了极大制约。现阶段企业对于强筋麦与弱筋麦的需求明显大于中筋麦的需求,所以河南省小麦产业的发展应在保证强筋麦、弱筋麦产量的基础上,对于中筋麦有针对性地做出种植结构的调整与优化,以满足市场需求。
(3)小麦生产资源要素难以聚集,没有形成代表性的产业发展中心
在对农业供给侧结构调整中,针对小麦等粮食作物,没有明确规划小麦的重点发展区域,没有培育出具有区域特色与现代化的小麦产业高地,没有形成能够满足不同市场需求层次的生产结构。小麦生产资源要素较为分散,小麦产业资源没有形成区域化的聚集与整合,这种分布方式难以产生聚集效应,规模化生产难度大,相较于聚合状态难以发挥出最大经济效益,难以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发展核心区,缺乏引领示范作用。河南省小麦生产缺少核心示范区,生产过程缺少层次,产品普通化、同质化严重等问题都是制约河南省小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4)小麦产业化发展不强
小麦产业链较短,忽视了小麦加工端的作用,使得河南省小麦加工的集中度低,小麦产品的增值水平低。河南省对于小麦品种的创新标准与实际市场需求存在偏差,较多创新品种小麦难以被市场认可。河南省对小麦的规模化种植中依然存在短板,小麦生产过程中的储存、运输等环节依然存在问题。
(5)小麦发展品种单一,对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
发展小麦产业主要是保证粮食供给与实现农民增收,河南省小麦增收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强筋与弱筋小麦品种上,且只有形成规模化种植,才能将增收效益发挥到最大。但对农户来说,种植规模难以满足规模化,其产生的增收效益会大打折扣。同时,河南省的中筋小麦远不如强筋与弱筋小麦的优质优价,难以实现为农民增收,在河南省小麦发展过程中,种植规模最大的中筋小麦优势较弱,对农民增收效果不明显,这个问题将是今后河南省小麦发展的重点和难点。
2、河南省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对策
(1)合理规划小麦发展区划,实现小麦两优提升
合理布局规划河南省小麦生产重点区与小麦加工核心区,依托豫北新乡市优质小麦生产区,逐步建设集小麦生产、加工、营销为一体的小麦产业发展核心区,打造河南省小麦加工要素的集聚中心,另依托豫南弱筋小麦生产区,聚集生产要素,打造弱筋小麦产业集群。推动中筋小麦的绿色发展,打造中筋小麦绿色生产重点区,分散建立中筋绿色小麦重点区,使得各地区之间相互贯通、协调,依托规模化的小麦经营主体。借助电子商务,逐步形成区域化的小麦集散中心,实现河南省小麦产业供需转型升级。以强筋、弱筋小麦形成互补,并结合种植,实现河南省小麦产业的双优提升,保障不同小麦品种生产加工的品质与质量,打造具有河南省区域特色的小麦品牌。
(2)延长小麦产业链,完善小麦产业体系
横向延伸小麦产业的生产端与加工端,延长小麦产业链,完善小麦产业体系,提高小麦附加值。在小麦的生产端应以优质小麦为主导,以小麦生产者为依托,在小麦生产的各个环节,实现链条的横向延伸,完善升级小麦生产区内的基础设施,建立小麦生产者与加工企业稳定的供需关系,努力实现小麦的订单式生产收购,保障小麦生产的稳定性、统一性。在加工端,通过培育、整合等方式打造河南省小麦加工龙头企业与产业集群,建设自主品牌,通过扩大规模与产品研发,提高小麦产品的加工精准度与集中度,以提高小麦产品市场竞争力。通过提高小麦产品的附加价值,来拉动河南省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而推动河南省小麦产业的发展。
(3)加强小麦的科技支撑与政府政策的正确引导
加快科学技术在河南省小麦产业中的应用,以科学技术手段支撑河南省小麦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将科学技术应用到小麦的品种研发与加工技术创新,提高小麦产品的加工应用能力。借助“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河南省小麦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地区产业特色化发展,构建小麦产业的互联网化与经营电商化,逐步提升河南省小麦产业的信息化水平。注重优质小麦核心区与重点区域的政策引领,确立政策服务支撑点,从经营主体、加工主体、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出发,注重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能力的提升,以提高河南省小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资源利用加工能力、品牌建设能力,借助政府政策,整合地区资源,打造河南省小麦生产新高地。
四、结语
河南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小麦产业发展的一次革命性提升,在改革过程中,河南省小麦产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找到改革过程中问题的所在,才能更好地实现小麦的供给侧改革,发挥小麦产业更高的经济效益,实现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农村产业的振兴,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