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数字助理(PDA)在提升门急诊输液室安全管理流程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1-19陆芳,张岩
陆 芳,张 岩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输液室,江苏 宿迁 223800)
静脉输液治疗有利于快速纠正患者的电解质,改善患者的酸碱失衡状况,是抢救、治疗患者的常见手段,在疾病防治中具有重要作用。相关研究表明,在住院患者中有百分之九十的患者均存在静脉输液治疗经历。由此可见,静脉输液治疗在院内诊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且静脉输液质量将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在门急诊科患者的静脉输液中,由于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较大,对单个病人的照顾很可能存在不到位的问题,因此也会导致危险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寻找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提升门急诊输液室安全管理流程中的应用效果就显得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次研究将着重探讨个人数字助理在提升门急诊输液室安全管理流程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20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选取来源为2018年9月~2019年8月来我院门急诊就诊的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验组中有29例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最大年龄为75岁,最小年龄为3岁,平均年龄为(38.57±6.16)岁;输液周期从1天到7天不等,平均输液周期为(3.72±0.56)天。对照组中有28例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最大年龄为76岁,最小年龄为4岁,平均年龄为(38.86±6.26)岁;输液周期从1天到7天不等,平均输液周期为(3.71±0.61)天。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上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者静脉输液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具体护理方法为:患者在输液登记处等待输液治疗。护理人员领取药物后核对患者个人信息和用药情况,将药物标签贴在输液袋上,交给配药人员。配药人员配药后核对信息交给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穿刺前,需要进一步核对患者个人信息等情况。穿刺结束后告诉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包括药物不良反应、不能随意乱动、跑液等情况的处理等。
针对实验组患者静脉输液采取常规护理+PDA系统联合护理模式,具体如下:(1)全部患者就诊后均需专门配备一张就诊卡,就诊卡上包含患者的个人资料、病历资料以及药物信息,同时在门急诊输液室登记处等候输液。核对护理人员完成对患者就诊卡的读取后,需要由医院的信息系统读取相应的就诊资料,并以此为依据建立二联标签条码,并将其交由患者携带。与此同时将患者的第二联条形码以及所用药物经由专门窗口传送至至配药室;(2)配药工作人员需要对相关信息实施扫描处理从而完成核对工作,配药完成后需要在输液袋表面粘贴条形码,随后将输液袋经由专门窗口传送至输液室;(3)负责输液治疗的医务人员需要借助PDA对条形码实施扫描处理,从而进一步核对相关信息,与此同时使用LED屏示或语言通知等候患者前往指定位置开展输液治疗。待患者达到指定位置后,负责输液治疗的医务人员需要再次借助PDA对条形码实施扫描处理,从而进一步核对相关信息,完成匹配后予以患者输液治疗;(4)在患者接受输液治疗时,相关医务人员应借助PDA系统对患者当前的输液状态进行监测、探查,对患者的换药、拔针等流程进行预测并做好相关操作的准备工作。若患者存在明显的不适感,或者需要拔针、换药时,可借助无效呼吸设备通知相关医务人员;(5)输液治疗完成后需要进行拔针操作时,相关医务人员需再次借助PDA对条形码实施扫描处理,从而进一步核对相关信息,确认输液治疗完成。同时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健康宣教,针对需要持续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应提醒患者按时来院接受治疗。
1.3 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的输液效率进行对比分析。输液效率评价指标:等待时间、配药时间、输液操作时间。
(2)对两组患者输液安全的管理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输液安全管理情况的评价指标包括患者信息有误、穿刺反复、换药延时、操作不规范。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软件选用SPSS 20.0,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数据的表现形式为±s;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数据的表现形式为n(%)。P<0.05认定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输液效率的比较
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输液流程护理,从医务人员配药时间、患者等待时间好输液操作时间来看,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输液效率的比较(±s)
表1 两组输液效率的比较(±s)
输液操作时间(min)对照组(n=60) 17.89±2.86 3.09±0.26 1.17±0.13实验组(n=60) 7.01±2.22 2.31±0.28 1.03±0.12 x2 3.287 3.274 2.874 P 值 <0.05 <0.05 <0.05组别 等待时间(min)配药时间(min)
2.2 两组输液安全管理情况的比较
从输液安全管理情况看,对照组出现不良事件10例,占比16.67%;实验组组出现不良事件3例,占比5.00%。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现代临床治疗中,静脉输液治疗方式已经十分的普遍,其通过稳定持续的将药物以液体的形式输入到患者的身体内,直接进入到人体的血液循环当中,见效十分迅速。但是也正因为此,使得静脉输液方式在采用期间存在着较多的非安全因素。常规输液操作主要以人工工作模式为主要工作模式,导致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及工作压力相对繁重,极易产生疲劳感,并因此而出现护理疏漏或差错,从而对患者的静脉输液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在静脉输液治疗过程中加入信息化、数字化先进移动技术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及重要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将个人数字助理(PDA)应用到输液流程管理当中能够有效提高输液安全性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