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

2021-01-19何发科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31期
关键词:渗透教学新课标高中数学

何发科

【摘要】数学是其他一切学科的基础,是推动科技进步与发展的巨大动力.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是时代赋予数学的意义.就本质而言,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需要严谨的思维和态度,也需要灵活的头脑和反复的计算和演练.数学核心素养相当于学生数学的灵魂,是最核心的部分,它是指学生用数学的观点、思维方式以及数学方法等更好地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倾向性.因此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对于数学的学习非常有必要.此外,在新课改下对于学生的教学提出新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习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开展有效的教学模式,促进高中数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渗透教学;策略

高中阶段的教育让学生能够带走的不应该仅仅是书包里的东西,超越书本的知识和素养才是学生更为需要的.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展开的数学教学,应该突破冰冷的知识、公式的限制,应该帮助学生形成一种扎实的数学核心素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形成应用数学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本文主要对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展开了探究.

一、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

什么是核心素养呢?在不同学科、不同阶段的教育中,对于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有着不同的定位.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形成了较强的自我意识,个人的能力发展也有了一定的基础.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帮助学生实现的核心素养的培育,主要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这六个方面的重要能力.通俗来讲,这六个方面的能力对应着学生从数学角度看待问题的眼光、思维的发展,同时要经过严密的求证、严密的逻辑,推理以及清晰、准确的判断、表达来实现对于问题的解答.在进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中,学生需要掌握的是知识、是能力、是态度、是价值观,而且要实现这四个方面的统一融合.核心素养对学生一生的成长都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核心素养的渗透过程中,不能仅仅是让教师的引导,也不能仅仅依赖于模仿和记忆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投入、自觉参与,深刻理解、强化感知,这样才能真正形成数学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扩展,让学生能够在教学实际的引导之下,实现个人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渗透的缺失

对当前阶段的数学教学现状进行认真的反思,核心素养这一概念的提出并没有让数学的课堂实现完全的转变,在当前的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特别是教师对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忽略,导致了数学教学仍然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之下,没有得到有效的转变与提升.而课堂上的实际教学效果也是不容乐观的.在当前高中數学教学中,教师的关注点主要是学生知识的积累以及考试成绩的高低,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有所忽略,这导致现在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存在以下弱项:

一是有很多教师认为,数学课堂上的学习就是让学生能够在考试当中取得一个让自己满意的成绩,所以传授的知识也是以教材和考试大纲要求为主的,并没有做到对于学生视野拓展以及思维的开发,所以导致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欠缺.他们在考试中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却远远不能达到要求.

二是学生综合水平较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某个方面的能力比较突出,没有全面发展.时代的飞速发展与进步对人才的形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实现理论基础知识的积累,但是个人能力的提升对其未来一生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则是更为深远的.如果课堂上同学们仅仅是一方面的能力比较突出,而其余的数学素养没有得到与时俱进的发展,这样的教学仍然是不全面的,而且对于学生也会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三是学生的思维比较禁锢,思维不够活跃.因为课堂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往往都会找一个比较突出的类型来帮助同学们进行详细的讲解,接下来的练习完全是让同学们以模仿的形式照搬照抄,因此同学们的思维中留下的也都是机械化的印象.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取得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各位教师也没能对这样的现象做出有效的改变.

四是学生的计算水平较低,尤其是一些基础的运算,很多学生觉得简单却忽略了最基础的部分.越是简单的运算就越需要同学们下功夫,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只有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基础,才能够实现在此基础之上思维的拓展与提升.基础的运算是学习数学的关键,应该受到师生的广泛重视.

三、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核心素养的方法

针对以上高中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该对这样的现象进行深刻的反思.要想实现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教师就必须要对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强化.本文将从设计教学情境,培养学生数学抽象思维、注重问题探究,强化学生数学运算能力、深化合作探究,锻炼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多角度训练,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能力、解题后反思,加强学生数学积累和沉淀、加强训练,锻炼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六个方面来详细地介绍如何渗透数学核心素养.

(一)设计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

情境教学在现在的教学中应用广泛.教师通过创造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得更透彻或者使学生理解起来更加通俗易懂.比起其他的教学模式,情境教学具有以下优势:一是情境教学更加深刻和形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计情境模式,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深刻掌握,同时情境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对于每名学生而言,虽然看到的是同一种景象,但是由于思维不同,他们会有不同的发现.此外,情境教学也会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情境教学没有给出标准的答案,只是作为引子引导学生,可以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去思考.

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时,教师为了让学生自己观察等差数列,总结出来等差出列的求和公式以及第n个数的公式,举出了以下例子:20之内所有偶数的和是多少?对于这个简单的情境,学生很快模拟出来,在本子上写出20以内所有的偶数,0,2,4,6,8,10,12,14,16,18,学生观察这些数,发现了规律,总结了两种求和公式,一种是将第一个数和最后一个数一组加起来,刚好是5组,乘5就可以得出结果了,另一种则是学生经过多重验证,得到了Sn=na1+nn-1d2.教师通过创设简单的情境,将所学的知识化难为易,让学生更加快速和准确地理解新知识,在这过程中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

(二)注重问题探究,强化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

在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重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问题式的教学模式,去引导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如何思考,去锻炼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很多学生在学习中,总觉得数学运算这是小学和初中就学会的,高中不需要刻意地强化数学运算能力.但是在实际学习中,很多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不过关,很多简单的运算题出现错误,并不是粗心造成,一方面是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另一个方面是学生的运算能力不过关,若是运算能力较强,运算中很少会出现错误.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问题探究,引导学生一次一次地计算,加强学生的运算能力.

例如,在概率学习中,运算都很简单,但是很多学生算出来的结果都和正确答案有出入,为了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但若是仅仅训练计算,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的模式,通过问题的探究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这个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运算能力.比如,有5个相同的质点,每个都以同样的概率1[]10落入10个盒子中.(1)求指定的5个盒子中各有一个质点的概率;(2)求指定的1个盒子中恰有3个质点的概率.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学生既锻炼了自主探究的能力,又强化了基础的运算能力.

(三)深化合作探究,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学生既要锻炼自主思考的能力,又要锻炼合作交流的水平.众人拾柴火焰高,数学学习中,教师通过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带去新的启发;另一方面,交流合作的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拥有自主的意识和独立的人格,思考問题和处理问题的角度和方式也不同,交流合作是对他们思想的融合,也是对他们智慧的结合,通过浓缩将最精华的部分展示出来.在交流合作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各小组水平的差异,要分开学习基础好的和基础薄弱的,让他们互相帮助,互相配合,共同提高.此外,教师要鼓励每名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

例如,在进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全班学生分为4个组,每组保证有几个学习基础好的,有几个基础弱的.教师在布置教学任务时,要从小组的整体水平考虑,从学生的性格来设计.尤其是有些学生思维比较缜密,但是胆子小,有什么想法不能及时表达,但是有些学生却很善于和其他学生交流沟通,及时表达自己的观点.利用学生之间性格互补的特点来加强小组合作交流的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多角度训练,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维能力

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是核心素养培养的重中之重,很多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好,但是思考问题的角度以及思维的灵活性却被限制,而有些学生虽然基础弱,但是思维非常灵活,当教师在说起一个知识点时,他马上可以联想到另一个知识点,思维跳跃很快.思维能力决定学生数学综合水平的宽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一是通过不同的习题训练,由浅到深去层层递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二是通过丰富教学内容,通过设置不同的教学活动,去多方面地锻炼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是在教学过程中讲求一题多解,去促进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

例如,在函数的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函数表达式画出函数图像,但是如何通过函数图像来求解函数表达式呢?通过正反两面考虑问题,可以加深学生对函数这章节知识的学习.又如给出函数图像和函数表达式,求解函数图像上某一点,有的学生直接代入函数表达式直接求解,有的学生则是通过观察函数图像特征进行求解.总之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考虑问题,延展他们的思维宽度.

(五)解题后反思,加强学生的积累和沉淀

知识的学习要注重积累,一边学习新知识,一边复习旧知识,才可以越学越多.因此在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复习,即解题后的反思,反思后进行总结,加强学生数学的积累和沉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之后要及时复习,尤其是解题之后,更要注意反思,让学生自己安静地好好想一想,这道题为什么会这样做,突破点在哪,在解题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哪些方面……通过反思和总结,对于核心素养的提升帮助很大.

例如,很多学生觉得考试完了,成绩出来了就结束,其实考试是对自己数学水平很好的试金石,学生要充分利用考试,提高数学素养.像考试中的很多题,自己当时做错了,教师讲了以后,改正过来了,但是以后遇到了又不会做,出现了错误呢;或者这道题的解题关键之处在哪,学生可以在旁边加上注释,在以后的复习过程中多看看,多思考,避免下次出现相同的错误.

(六)加强训练,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本质.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的理论知识很扎实,但是如何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却不知道如何下手.针对这个问题,教师要在平时加强训练,锻炼学生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水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是可以考虑模拟生活中的难题,让学生习惯学以致用;二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从生活中去观察和感受数学的用途,以及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情况;三是教师可以举办一些数学知识实践大赛,鼓励学生采用数学知识来创新,解决生活中未解决的难题.

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的过程中,学生觉得这些知识很简单,学习这些对于实际生产没有什么作用,但是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去画出一座楼的三视图.这样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以及实际运用都有一个质的飞跃,这对于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效果明显.

四、结 语

在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通过设计情境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且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有始有终,通过解题后的反思加深学生印象,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积累.总之,在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渗透中,教师既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又要考虑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周启明.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渗透教学分析:以《等差数列》为例[J].高考,2020(14):181.

[2]王甫,龚雪燕.新课标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探究[J].读写算,2020(8):2.

[3]董家俊.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渗透[J].高考,2019(33):60.

[4]陈丽.关于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核心素养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5):27.

猜你喜欢

渗透教学新课标高中数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思考
探究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渗透应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