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盘活小场地 焕发新活力

2021-01-18姜春玲

新校园 2021年11期
关键词:比赛体育学校

姜春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体育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体育是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也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体育要从娃娃抓起,身体健康、体魄强壮,为国争光、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才能得以传承和发扬。

一、统一认识,坚定突破学校高质发展瓶颈的信心

莱州市实验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坐落于莱州城市中心,占地面积5600平方米。现有35个教学班,1600多名学生。学校操场居于南北两座教学楼之间,直线距离60米。整个操场既是学生的活动空间,也是两座教学楼师生来往的通道。在历届市田径运动会等体育比赛中,学校成绩一直很不理想。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体育水平?学校领导将问题当考题,充分认识到盘活资源是体育高质量发展的唯一途径。这个“资源”,既包括场地器材、时间空间的合理利用,也包括人力资源、体育活动的科学规划,学校力争用三年时间进入体育强校队列。

二、整体规划,建构促进学校体育高质发展的框架

1. 确立“奔跑”主题,重在培育精神

学校以“奔跑吧,少年”作为体育工作的主题。含义有三:

第一,代表学校正视问题的决心和信心。之前,受场地所限,学校连“跑步”这一基本体育运动都无法实现。所以,让学生能跑步、爱上跑步是改变体育现状的第一步。

第二,代表学生积极向上、奋力拼搏的体育精神。前方有目标、有梦想,“奔跑”的过程也是追梦的过程。唯有努力向前、不畏艰难、奋勇拼搏,方能有所收获。

第三,代表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小学阶段是学生从儿童成长为少年的过渡阶段,选用“少年”而非“儿童”的用意在于为学生展现一幅流动的成长图,让体育锻炼成为他们一生的好朋友。

2. 建立“业务中心”,理顺层级关系

学校建立“业务中心”,将体育工作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统领全校的体育工作。“校长统领—副校长引领—教研组长率领—班主任带领”,每一级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3. 实施“一主两翼”,明确工作策略

“一主”,即以体育课教学为主。体育课教学既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育教学的主渠道。体育课上,教师负责教授学生基本的体育技能和运动技术,培养其科学、规范的运动习惯以及努力拼搏、团结协作的体育精神。

“两翼”,指达标比赛和特色培养。达标比赛,即针对各年级训练项目開展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以促进学生掌握基本技能、提高身体基本素质为目标;“特色培养”,既指学校需培育体育特色项目,又指每名学生在小学阶段都应具备一至两项感兴趣的、能够陪伴终身的体育爱好。

三、精准实施,寻求推动全员科学规范运动的路径

1.课课都讲运动量

“奔跑吧,少年”主题确定后,学校对课堂教学明确提出两点要求:

(1)课前集体来热身。学校硬性规定,无论哪个年级、什么项目、什么季节,体育课第一件事,就是在完成准备活动后进行集体跑步。若上课班级多,则中高年级跑外圈、低年级跑内圈或绕障碍物跑S形。这样做,既解决了场地不足问题,也让学生真正“跑”了起来。

(2)课中加大运动量。上课期间,各班级实行区域自治。体育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将体能和技能训练融为一体,科学设计、精准实施,尽可能加大运动量,让学生每节课都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2. 周周都有比赛日

为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学校将每周三下午确定为“奔跑吧,少年”比赛日,以此作为推进全体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途径。

(1)科学规划比赛项目。体育组根据场地整体设计,对每月、每周的比赛年级、项目等都做了精心安排。每到周三下午,操场上就沸腾起来,各个比赛场地整齐有序、气氛热烈,比赛成绩当场公布。全员参与和即时性评价,既让学生从纵向上看到自己的变化,也让团队在横向比较中发现与其他班级的差距,激发了学生参与锻炼的热情,校园重现生机与活力。

(2)最大限度利用场地。运动场地少、小,如何让尽量多的学生动起来?学校开发了立体式体育空间,将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这些占地小的项目安排在走廊和操场西侧的草坪上;200米、400米测试时间长、场地周转不过来,就启用50米×4、50米×8比赛项目,方便快捷,省时高效。

四、发展特长,培养陪伴学生终身健康成长的习惯

1. 因地制宜,自编柔韧操和篮球操

学生人数多,操场面积小,学生单是站立就可布满整个操场。除了错时训练,学校还遵循学生生理特点和运动规律,编排了特色柔韧操和篮球操。一静一动,成为校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1)一生一点一垫。小学生正处于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学校将柔韧和力量两种素质融为一体创编了柔韧操,不仅可以减少学生运动中受伤的风险,还可以增加其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度。学校在操场上绘制1600多个圆点,一生一点,固定站位;每位学生一个体操垫,利用大课间集中练习;与家长建立联系,将每日睡前10分钟、周末节假日利用起来。学生的身体素质逐渐增强。

(2)一生一点一球。除了柔韧操,学校还开发了极具动感的篮球操。低年级以基本运球动作为主,中高年级加入了与同伴配合的传接球动作。统一的音乐、不同的动作,拍球发出的“砰砰”声让校园变得动感十足。此外,学校为每个年级配置篮球架,课间安排专人为篮球充气,体育教师加强训练学生上下楼抱球动作、训练时篮球摆放等习惯的培养,为高效训练提供了保障。

学校还建立了日检查、周通报、月表扬机制,每天安排教师和学生进行督查,每周利用升旗仪式进行通报,每月及时总结表扬活动优秀班级。这种即时的过程性评价,让学生对待体育的态度更加认真,两操也真正发展为学校的特色项目。

2. 开发资源,培养特长生和特长项

(1)移动器材,满足训练需求。学校操场分布着6个篮球架,基本满足各年级训练需求,但缺少一个可用于比赛的场地。为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学校和一墙之隔的工会建立联系,早晚组织学生到其篮球场地进行训练;另一方面,购置移动篮球架,训练时移至标准位置。此外,学校还购置了用以训练跳高和跳远的垫子等,随用随取,让训练场地“活”了起来。

(2)一室多用,确保训练效果。因校舍紧张,乒乓球、围棋、象棋训练找不到专用教室,学校统筹安排,见缝插针,安排这些特色项目与其他学科错峰练习,拓宽了训练空间。

(3)家校结合,聚焦特长培养。为帮助学生搭建锻炼和成长的平台,学期初,学生填报《实验小学体育特长测试项目申报表》,确定一至两个特长项目,学生和家长自定测试内容和标准。学期末,学校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聘请校外专业人士进校授课,不但开阔了学生视野,也让体育融入日常生活中。

五、主要成效

1. 校内体育锻炼蔚然成风

由于学校对体育工作的重视以及“奔跑吧,少年”等体育活动的开展,操场上经常可以看到学生自觉锻炼的身影,尤其周三比赛日,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在学生身上得到显著体现。

2. 学生身体素质明显增强

“奔跑吧,少年”活动以点带面,拉动了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达标项目的测试,更是为学生搭建了勤学苦练、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身体形态、柔韧性、灵活性和协调性有了明显提高,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团结合作的品质得以提升。

3. 學校比赛成绩逐步提升

学校连年获得莱州市小学生围棋、象棋比赛团体冠军,男女篮比赛均名列前茅,体育比赛成绩也大幅提高。

雄关漫道真如铁,学校将继续以赛促练,让学生爱上体育,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建设体育强国尽一份微薄之力。

(作者单位:山东省莱州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庄 源

猜你喜欢

比赛体育学校
选美比赛
比赛
我们的“体育梦”
学校推介
最疯狂的比赛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