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意与语文教育的碰撞

2021-01-18穆云丽孙昌顺

新校园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诗心诗意诗词

穆云丽 孙昌顺

语文的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诗意”。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是培育学生的诗心,让学生在诗意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幸福成长。语文教师当怀一腔诗心,建构诗化的语文教学体系。

一、涵育“诗意”素养,做诗意教师

1. 热爱生活,寻找诗心

生活是语文教师的“源”。只有热爱生活,才会深深爱着身边的一草一木,一景一人;只有热爱生活,才会试着用笔去记录生活点滴,用文字去描绘眼中风景;只有热爱生活,才会孜孜以求、自觉学习,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一个对生活没有激情的人,他的課堂也将是枯燥、乏味的。只有热爱生活,我们才能诗意而优雅地为学生树立典范。

2. 热爱专业,充满诗意

语文是最有魅力的学科,它无时无刻不在用美好的一面描绘着我们的生活,振奋我们的精神,滋养我们的性格,丰富我们的情感,激活我们的想象,塑造我们的灵魂。只有心甘情愿爱上这门学科,才能从中汲取营养,为达成诗意语文课堂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爱上语文,才会把握教学本质,深入教材体系,斟酌课堂掌控,引导学生入境并给予学生点拨,并在点拨中做到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用充满诗意的语言衔接起教学的各个环节,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

二、打造“诗意”平台,建诗意课程

1. 建构“诗意”课程体系

(1)于古今诗文中体味。诗词是中国文学宝库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这是中国人诗意生活的源头,也恰是诗意语文课堂的源头。诗意语文课堂应传承诗教之理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以诗化人,以文化人,以诗意解读经典,引导学生去发现它的美,欣赏它的美,让中华文学宝库里的瑰宝在学生心中闪耀。我们学校倡导“诗情画意——古诗情景教学”,通过“读—诵—画—写”等多种方式创设学习古诗文的情境。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在学习此诗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诗的内容,结合自己对诗中意境的理解,动笔画下心中的诗境。由此,于古今诗文中体味诗意。

(2)于寻常课文中探寻。“寻常课文”即非诗歌的课文。对这类课文,教师可以用诗心慧眼找到诗意。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在讲授《记承天诗夜游》时,教学目标是这样设置的:读出一点文言的味道,读出一点宁静的氛围,读出一点夜游的兴致,读出一点复杂的情愫。诗化的语言,更容易把学生带入文本所表达的心情与描绘的意境。我校于老师在教授《四季之美》时,把文段改成诗:春天最美是黎明/鱼肚色的天空/飘着红紫红紫的云虹/夏天最美是夜晚/无数的萤火虫/提着灯/闪着朦胧的微光/飞行/秋天最美是黄昏/归鸦急急匆匆/风声、虫鸣/吟唱动人的歌声/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轻轻、白霜晶莹/熊熊的炭火温暖心灵。我在讲授《太阳是大家的》一课时就把板书设计成了一朵花;讲《伯牙鼓琴》时在黑板上用高山流水的形态串联起板书。用诗歌点缀课堂,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

2. 探求“诗意”阅读场景

(1)强化诗韵朗读。诗心诗意是诗意语文课堂的灵魂,语文课堂以心灵唤醒心灵,以生命影响生命。在不同学习阶段对诗韵朗读的要求是不同的。低年级以读准读顺为准;中年级要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高年级要对语调、韵律、节奏把控更精准。因此,语文教师要根据不同学段要求、不同文体特点有步骤、有层次地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让每一个字词在学生口中变得生动,给每一句段赋予生命。读不同风格的文章,还应该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朗读风格,或高亢或低沉,或激越或悲伤,再加上恰到好处的音量、笼罩心头的情感和那充沛浓郁的氛围,展示和延伸着作品的意韵。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更容易走进作品的意境之中,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感受喜怒哀乐,体悟自己真正的情感。

(2)追求深层品读。一是品读字词,感悟字词魅力。教师要教会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巩固、理解、运用字词,感悟字词在具体语境中散发的魅力。二是美读句子。语文学习是一个因文得意、以文悟情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对句子进行品读,不断感知感悟,深入作者内心,体会作者的思想。三是精读课文,感悟文章主旨。学生在品读中充分感受文本,通过想象甚至直觉走进作者内心,从而达到情感上的共鸣。

(3)重视人文解读。语文学科不仅是工具性学科,更是人文性学科。打开语文教材,跃入眼帘的有历史丰碑、民族精神;也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悲天悯人的情怀;更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抱负。教师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为己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语文教师讲课时应树立大语文观,注重联系社会生活。要对作品中的语句细细把玩品味,琢磨育人道理,汲取精神营养,更要注重语文的人格教育和人性教育特点,润物无声,最终达成育人目标。

三、营造“诗意”氛围,育诗意学生

1. 遨游诗海,熟读成诵

学习积累经典诗文,是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朗读是学习诗歌的基本方法。教师应在每天晨间、课上、课下为学生增加可随时随地大声诵读的机会。读的形式可多样化,建立有效评价机制是强化诵读的有效手段。可以采用个人评价、小组评价、班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增强学生全面参与的意识;鼓励拔尖与普通达标相结合,允许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实行奖励制度,对优秀个人或优秀班级进行奖励,提高学生诵读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充分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示诵读成果。如可以融合经典诵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仿照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的形式,开展诗词竞赛;按照飞花令的方式对诗词分类、接龙;评选诗词小达人等。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去诵读、去评价、去展示、去积累,充分激活学生潜藏的诗心,从而为塑造学生的诗意人生奠定基础。

2.“悦”读乐写,享受童趣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育和学习的核心任务。教育专家谈凤梁说:“一个在文学作品熏陶中长大的孩子,他的见识可能比别人多些,他的心理也可能比别人更坚强,他的情感一定是纯真美好的。”儿童文学中的真、善、美,只有潜入孩子的心田,才能融化在孩子的情感之中。

(1)上好阅读课。每个年级课外阅读承载的目的、任务不同,教师指导、课型选择也有所不同。低年级重在绘本阅读,可选择朗读课、诵读课等;中年级重在指导阅读方法,因而可选择阅读推荐课、阅读方法指导课等;高年级阅读重在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鼓励学生批注、写感受,提高学生欣赏、品味作品的能力,可选择汇报课、展演课等。学生读写习惯的培养很重要,特别要指导学生用好阅读笔记,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2)加强诗词习作训练。诗词中包含着丰富的习作内容,可以把诗词作为模仿对象进行习作练习。

一是摹写诗歌。多给学生创造摹写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涂鸦”。二是古诗改编。古诗改为白话文是最常用的方式,学生通过丰富的想象、细腻的描写,把原本生涩的文字改编成绘声绘色的故事 。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更是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是编演诗歌。学生的想象力是无穷的,教师可引导学生自编自演诗歌。如加入情节编成舞台剧,加入音乐、舞蹈进行诵读表演或演唱,还可以把相关联的诗词融合在一起改编为新的诗歌……大胆编演让诗歌变静为动,使诗歌学习充满欢声笑语、诗情画意。

3. 童真印迹,乐享成功

单纯的诗歌读写有些乏味,犹如戴着镣铐跳舞,不够轻盈空灵。我们可以把诗歌引入各种活动中。如开展“课前三分钟诵诗”。每节课前三分钟,让一名学生到讲台前诵诗展示。全班学生依次参与,轮流展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被赏识的快乐。如模仿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的形式开展诗词竞赛的“诗词大会”;开展飞花令活动。还可以把诗歌与各种节日、传统习俗、美食相融合,制作“诗情画意”“诗心童真”手抄报,“诗词荟萃”与“诗心创编”……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古诗的无穷魅力,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诗意”是语文教育者追求的至高无上的理想形态和灵魂,它的直接目标是引领学生热爱语文学科、学好语文学科,终极目标是使学生能够诗意地生活、幸福地成长。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洪凝街道中心小学;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育才小学)

责任编辑:庄 源

猜你喜欢

诗心诗意诗词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虫子的诗意奇旅
诗词书法作品
永恒
【诗词篇】
冬日浪漫
独酌
偶感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