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立体”的诗,探寻诗歌背后的故事

2021-01-18陈春琴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21年12期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家国情怀立体

陈春琴

【摘   要】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诗歌元素丰富。基于此,教师可以创设以“探寻爱国诗歌背后的故事”为主题的学习项目,通过“前期探秘”“中期体验”“后期沉淀”三个阶段,拓宽语文运用的空间,在任务驱动下,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积累有效的学法,培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诗歌的能力。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诗歌;家国情怀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人文主题。整个单元诗歌元素丰富。虽然诗歌是表达家国情怀的最好载体之一,但学生阅读时容易产生距离感,难以激发共鸣。如何拉近诗歌与学生之间的时空距离呢?笔者尝试借鉴诗词文化类节目《诗·中国》。该节目从诗歌的文化背景与背后的动人故事切入,揭开诗歌的“神秘面纱”,让学生不知不觉被其吸引。同时,它也与本单元“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这一语文要素相契合。就这样,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一个以“探寻爱国诗歌背后的故事”为主题的学习项目应运而生。

【项目目标】

紧扣“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等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对于本学习项目,设定了以下目标。

1.通过查找资料、筛选梳理,提高信息处理能力,了解爱国诗歌背后的故事。

2.通过对古代盛唐时期、近代抗战时期及当代抗击疫情时期爱国诗歌的鉴赏,感悟不同背景下“家国情怀”的不同内涵,领略诗歌的魅力。

3.通过任务驱动,加强语文学习与美育的融合,在说、演、写、思等活动中培养表达、协作、审美、统整等能力。

【项目内容】

如何引领学生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角度、不同媒介来读不同时代的爱国诗歌,探寻其背后的故事,破解诗歌学习的密码,激发爱国、爱诗歌的情感呢?根据目标定位,将项目实施分为三个阶段,设计了15项子活动(如表1)。

【项目实施】

一、前期探秘:与你赏诗,与你寻诗

(一)一堂鉴赏课

本次项目化学习从一堂鉴赏课开始。教师和学生一起欣赏《诗·中国》中的一期主题节目,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填写节目欣赏记录单,发现《诗·中国》从“诗人经历、历史背景、典故由来”等方面挖掘诗歌背后的故事。通过鉴赏课,学生明确了学习方向,知晓了学习方法。

(二)一次大搜集

在解开了节目策划与编排的“密码”后,教师引导学生借助项目学习记录单,通过网站、图书馆等平台搜集了大量的爱国诗歌,形成“班级爱国诗歌集锦”,在班里开展广泛阅读,并评选出“最感兴趣的十首爱国诗歌”。前期探秘,不仅让学生对爱国诗歌有了更广泛的了解,还激发了学生深度探寻爱国诗歌背后故事的欲望。

在探寻故事的过程中,学生有了许多全新的发现。对于有的诗歌的理解,众说纷纭,有的疑问甚至到现在也无法解开。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问题,用严谨而开放的思维投入学习,这是语文课程该有的使命。

二、中期体验:为你读诗,为你解诗

(一)一段小插曲

经过前期的赏诗、寻诗,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喜好组成6个策划小分队,每组推选出一位“小导演”,统筹组织节目策划与排练活动。

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学生落单和“串组”的问题。有的学生平时学习相对落后,表现时好时坏,难以融入群体。有的学生因为分工问题产生了“跳组”的念头,引发了两组间的矛盾。对于教师来说,这是很好的教育良机。对于不受欢迎的学生,教师可以针对他的优点和表现进行表扬,引导其他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其心情,然后抛出问题:“哪一组愿意接受他?”接着,让这名学生进行“反选”。最后给愿意接受的小组都奖励了“附加星”。对于想跳组的学生,教师可在他和两位组长之间进行协调。在互述真实的想法后,学生表示自己不应该当“逃兵”。心结解开,矛盾迎刃而解。适时观察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纠偏,这不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课题吗?

(二)一场头脑风暴

随着小组团队合作的开展,各组的诗歌尘埃落定,可谓多元而丰富。大挑战随之登场。学生似乎毫无头绪,不知道从哪里入手。于是,先后组织召开了小导演碰头会、小组策划会,最后形成了各小组的节目策划书。策划书中明确了成员分工、诗歌内容及其背后的故事、节目流程、需要的外援支持等。

在節目策划书的指引下,《七律·长征》小组重走红军路,邀请老红军讲长征故事;抗疫诗歌小组邀请家长帮忙编排舞蹈,艺术化地展现医护人员无私抗疫的故事;乡愁小组用绘画表达乡愁,在美术教师的指导下创作了精美的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小导演们都碰到了共同的难题——不知道如何选择背景音乐。于是,笔者联系音乐教师,对学生进行了配乐指导。

为了让“节目”更精彩,学习过程更扎实,师生经过讨论,制订了一份细致的节目评价指南(如表2),从主题内容、舞台效果、团队配合、情感内涵四大维度出发,设计了十项评价指标。这样,学生的目标顿时清晰了很多,他们开始忙着讨论、排练起来。家长也从旁指导。每个小组都集思广益,精益求精,呈现了许多令人感动的瞬间和画面。

之后还组织了彩排,这既是一次摸底,也是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让学习真正发生的过程。学生观看了彼此的表演,互相提出了修改建议,涉及站台、表情、时间安排、小组配合等许多细微之处。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三)一次难忘的演出

真正的表演终于来临。在宽敞的报告厅里,学生分工有致、配合默契。在悠扬的音乐、动情的讲述、激昂的朗诵中,他们走近了一首首爱国诗篇。此时,诗歌不只是文字而已,而是化作深刻的学习体验。与此同时,笔者邀请其他班的学生代表担任大众评委,邀请教师代表担任点评嘉宾,邀请家长前来观摩,最终评选出了“最佳团队配合奖”“最佳舞台表现奖”“最佳诗歌诵读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创意奖”等不同奖项。

三、后期沉淀:诗中有信,信中有诗

(一)一封跨越时空的书信

全方位、立体式的学习改变了学生的认知体验,促进了情感升华、思维进阶。但此时项目化学习还没结束。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是写信。从“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到“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诗歌中书信让人感叹不已,思绪万千。为此,本次项目化学习的后期,教师让学生用书信的方式与诗人或诗中人物进行跨时空对话。有的分享了对诗歌的理解,有的描叙了学习诗歌后的心得收获,有的表达了对古今爱国志士的崇敬之情……深刻的情感体验流露笔尖,跃然纸上。

(二)一份可持续学习的班本教材

在学生对爱国诗歌的认识逐渐深入之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我最喜欢的爱国诗歌”书法展,录制了“探寻爱国诗歌背后的故事”音频,并在相关App上开设专题节目。班里的电脑高手还制作了本次项目化学习的诗歌地图。以上成果都作为班本教材投入了后续的学习之中,并在年级内进行推广。这样开放式的学习带给学生难忘的记忆,促其成长。

本次项目化学习为“诗中的国,中国的诗”提供了全新而丰富的注脚。整个学习过程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以项目引领,拓宽语用空间,有效地结合了疫情背景下的家国情怀,融入美育元素,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五年级上册“家国情怀”类诗文的进一步学习做了铺垫,让学生积累了学法,培养了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诗歌的能力。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思考,语文学习因此充满魅力。

(浙江省江山市城南小学   324100)

猜你喜欢

项目化学习家国情怀立体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Pop—Up Books立体书来了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项目化学习·多元呈现”教学模式的探究
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让你眼花缭乱的3D立体趣图
平面和立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