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用地图,激活初中地理课堂

2021-01-18吴树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1期
关键词:分布图读图课堂

吴树

摘要: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素材之一,初中地理教学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初级阶段,在该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活用地图,不仅能在学生读图、识图、用图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做题技巧,提高课堂效率,丰富课程内容,而且能在日复一日的积累中让学生们能够养成立体思维的思考能力。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使用地图来学习地理知识,懂得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识图、辨图和画图,灵活地将地图应用在课内和课外。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地图

引言:

地理知识一般不是抽象概念,它的知识点都是有关生活实际的,如果想要理解好地理知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教会学生读懂地图、利用地图就是最好的选择[1]。课堂知识总有枯燥的一面,而地图的存在正好能够调剂课堂氛围,帮助学生记忆难以理解的课本知识,克服畏难心理,激发他们对于地理学习的热情,更是带动他们参与课堂、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的重要手段。

一、提高学生识图、用图以及析图能力

在开展问题探究过程中,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完成,即问题的提出、分析以及总结等,从而有助于学生读图以及析图,与此同时,对地理事物、各要素间存在的关系有一个整体的掌握,有助于培养学生创造力。对于地理知识认识、巩固而言,一个重要的内容即为绘制地理简图[2]。对于相对困难的知识点,必须结合地图进行,学生通过读图以及析图,从而可以实现对地理简图的绘制。由此不仅可以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而且对增强记忆非常有利,除此之外,可以掌握更多的绘图方法。在此过程中,必须注重将文字内容用图形表达,从而实现形象记忆,压缩记忆,对提高初中学生识图、用图以及析图能力非常有利。

二、辨析地图培养地理思维

地理这门学科并不是纯记忆性的文科,也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地理现象和规律思考问题,利用地理科学知识解释地理现象和规律,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因为初中生初次接触地理学科,不理解地理这门学科的特点,自然也就不懂得如何去适应地理学科的学习[3]。为了让学生适应地理学科的学习,从被动式的学习模式转化为主动思考和探究式的学习模式,教师必须结合实际,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和素材发挥学科的优势和特点触发学生思维。通过对初中生的了解,教师知道初中生比较喜欢直观化生动化的图像和视频,而地理地图正好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还可以动态化直观地呈现科学知识,因此通过辨析地图策略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是值得重视的教学策略。

例如,在讲授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地形》这节课时,本节课重点要求学生理解中国的地形特点、三阶梯地形概念、各阶梯有什么特征、山脉是如何构成我国的地形的骨架、有哪些山脉等等。这些概念非常宏观,超出了学生视野的范畴,所以对学生来说非常难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呈现不同类型的我国的地形地图来帮助学生理解。首先显示中国的地形地图的全貌,以3D电子地图为类型进行展示。学生可以看到我国西部地区如新疆、西藏、甘肃等地的地形偏高,中部地区如安徽、湖北等地的地形略低一些,东部地区如浙江和福建等地的地形最低,最后就进入了海平面,这是三阶梯地形的全貌图,以3D的形式展示这幅地形地图很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概念。对于不同的阶梯有哪些平原、山脉和盆地,教师可以利用更细化的地形地图展示,比如,展示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的地形圖,来指导学生分析辨别不同地形的特点,从而达到理解概念培养地理思维的目标。地理思维素养是学习初中地理知识重要的素养,教师在开发地理地图资源时,应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基础,根据知识类型呈现不同的地图,让学生去分析和辨别,从而达到理解概念的目的,同时也落实了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

三、多图结合,培养互动思维

在地理学上,不同的地图代表的就是不同的信息,有景观图、示意图、降水量直方图、地理区域分布图、行政区划分布图等。想要获得更好的地理成绩,当然不能只局限于对于某一事物单一方面的了解与掌握,对该地区的所有地理概况都应该熟知,到最后就能将这些看似互不关联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幅只属于自己的区域地理概况分析。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台湾省:祖国宝岛”区域地理研究的课堂上,在课前进行教学内容规划的时候计划的教学重点:①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与范围②台湾省工业产品的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③台湾省的工业发展与分布情况④台湾省的地形与气候的特点与关系。为了让学生们能对台湾省这个地区有更加深刻的了解,教师在课上为他们展示这三幅图,它们分别是台湾省的交通路线分布图、台湾省的工业原料分布图、台湾省的降水量分布图。从这三幅图中可以看到:台湾省的交通路线是呈“环岛型”的,因为它中部高、四周低;工业原料分布情况也大致与交通分布类似,都是围绕在台湾中部山脉周围的,但是原料的种类还是相对较多的;至于降水量则呈现出一种由西北向东南递增的趋势,其中中部山脉上有几个小范围降水量顶点,大概率是山顶。通过这样细致的对地图的观察与叙述,就能让学生在枯燥的课本知识之余,能够从其他渠道了解到更多的知识,拓宽了他们的地理视野,极大程度上丰富了课堂,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

在多种图片的相互关联下,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位、不同的视角来观察、思考。因为一个地理区域不可能只有一种地理概况,它之所以能存在到现状,肯定是因为它所拥有的东西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通过探讨我们就可以获得其地理概况,同时,更加深入地,我们就能探究到它背后所关系着的人文、历史、经济等社会因素。为我们对于这个世界的了解又增添了一分新的色彩。

结束语

总而言之,想要学好地理,读懂地图是任何一个学地理的人都必须要掌握的基本学习方法与技巧。图片所带来的信息不是一字一句就能完整概况的,所以读图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在于提高学习成绩上,更是为将来的人生发展提供一个前进的驱动力。

参考文献:

[1]于金胜.浅议地理教学中的地图应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23):54-55.

[2]石谢民.初中地理地图教学中学生学习素养的培养与形成[J].智力,2020(35):173-174.

[3]张业顶.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应用策略[J].新智慧,2020(30):14+16.

猜你喜欢

分布图读图课堂
欢乐的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中国癌症分布图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
浙江省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分布图
写字大课堂
人生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