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平台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2021-01-18刘德亮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1期
关键词:校园课程教育

刘德亮

自2012年北京市开始录制同步课堂开始,利用北京市空中课堂(BDS同步课堂)录制基地录制设备,从同步课堂到空中课堂经历了几次大规模中小学全学科课程的录制工作,作者有幸参与了全过程,承担了大量的录制任务,完成了1000多节的录制工作。同时承担了学校不同类型的校本课程3000多节录制任务。2016年开始申请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并设计制作了中小学智慧云课堂资源平台,先后搭建了20多所中小学的空中课堂,配置课堂资源近10000节,组织300多名教师进行课题研究,作者录制的课程资源得到广泛应用。

2020年初因疫情影响,随着北京全面启动北京空中课堂,作者在陈经纶中学本部高中开启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德育教育实践研究。

一、新媒体的选择与管理

作为一个基层学校首先是选择适合自身的媒体。我们的做法是:利用经纶报、经纶之声电台、经纶校园电视台三大媒体,将教育教学的信息元素文字、图片、声音、视频分别制作成报纸、电台音频节目、视频微课课程。将这些图文信息、音频节目、视频微课课程分别发布到不同媒体平台,传播教育课程。目前我们有20多个媒体发布平台,覆盖了目前社会上主要的媒体发布平台,如:校园屏、经纶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网站、微博、公众号、B站、美篇、小红书、视频号、知乎、抖音、快手、、程云平台、华文、VLOG、头条、西瓜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将尽可能的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二、新媒体信息资源建设

采、编、录、审一体化制作体系建设,学校成立融媒体中心,负责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过程中的各种活动采集信息,拍图片、录视频、撰写文稿。校报编辑部将文字图片设计制作成电子报刊;校园广播编辑部校园将文字录制成广播节目;校园网络电视台将拍摄的视频制作成电视节目、微课,分别发布到相应的媒体平台上。经纶报刊80期、广播节目35期、电视经纶新闻50期、午间论坛10期、艺术活动专题片100多个、校本微课400节、课程微课、1000多节、专题课程1000多节、空中课堂+BDS等900多节、课堂实录500多节。

三、新媒体资源平台优势

目前新媒体平台的优势明显,一是门槛低,学校或者个人均可注册使用;二是平台多样化,适合不同教师习惯;三是学生的选择余地大,每个学生可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阅读信息;四是费用低,投入少量资金即可使用;五是维护安全简单,学校或者个人对平台安全问题均由各个平台负责,使用者无需投入人力物力;六是网速有保证,师生无论使用任何一个网络均可联通,不像局域网只能在学校使用;七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实现个性化教学,特别是寒暑假可以使用自己选择的平台从事教学工作;八是学校实现媒体融合发展,提高媒体信息资源利用,可以提高效率,避免重复劳动;九是德育教育实现数字化模式,各项活动实现多纬度、全方位教育;十是与国家课程网校教育互补,校本课程、特色课程通过新媒体平台发布,加快营造各个学校特有的輿论氛围、学习环境、校园文化环境。

对于媒体使用问题,需要根据不同媒体特点选择不同媒体平台发布相应的教育教学信息,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四、新媒体传播渠道范围

1.建立通讯员制度

每一个班级设一名通讯员,负责将不同媒体发布的各种教育教学内容链接发布到班级群里,师生通过点击链接收看、阅读教育教学内容。引导教师使用订阅式平台,关注就会自动推送给每个人。

2.推送传播途径

最直接的传播受众是在校师生,第二层是学生父母亲属,历届校友,第三层次集团校其它校区师生,第四层就是通过师生自身转发朋友圈的阅读群。

主要学生社团、校园电视台、校园广播台、校报社记者、新闻摄影社、新闻摄像社让学生参与部分工作,发挥学生积极作用,从学生的角度,更符合学生的视角。

3.建立教师群

将与教师相关的平台信息推送给教师阅读,教师可选择性阅读,教师也可以转发或者推送不同阅读对象。

五、新媒体传播效果分析

通过不同媒体平台传播教育教学信息以及学校新闻信息有不同的效果,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媒体传播的多样性,自媒体出现爆炸性传播模式。目前新媒体信息内容良莠不齐,大多数属于娱乐性、带货内容比较多。作为广大教师具有重要的位置优势,但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来指导新媒体平台的使用。

不同学科教师传播范围不同,比如语数外学科教师,一般就是带两个班的学生,人数就是70-90名学生,这就是这类教师传播范围。还有小学科任课教师如音乐美术教师,因为课时问题所带的班级就相对比较多,有的是一个年级或者两个年级所教人数可能达到400—800名学生,还有的教师做做工作是全校的,比如心理学科教师可能是一个学校全体学生,所涉及的内容可能是1000-2000人。

还有内容不同关注点也不同,比如年级话剧节比赛,各班最关注自己班级的节目,同年级关注就比不同班级关注度高。从兴趣不同也有不同的关注点。不同的教师、不同的课程、新闻内容师生关注的点也不同。

六、新媒体使用反思建议

利用新媒体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目前还处于一个初级探索阶段,在实践过程中也有一些问题为提升媒体的应用效果建议:一是,新媒体平台属于大众传播开放平台,在实践中需要加强队伍建设,需要一支高素质的编辑制作队伍,确保发出的信息课程要具有科学性、教育性、政治性,确保质量和数量。二是需要政策性支持,由于是中小学教学中新事物,这方面的配套措施急需加强;三是需要一定的财力物力的支持和保障,呼吁教育有关部门加大财政支持;第四是加强指导和培训。中小学教师对专业媒体制作发布有一定难度,需要相关部门组织各校技术人员定期培训提高业务能力;第五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有专人负责监督指导,让新媒体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

总之,使用好新媒体平台宣传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为落实“双减”政策,开展线上教育教学,传播正能量,提高教学质量,探索一条适每一个学校、每个教师的教学新途径提供强大助力!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2016年度一般课题“中小学智慧云课堂资源平台建设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CDGB16234)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校园课程教育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