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音乐教学中兴趣教学法的应用实践探究

2021-01-18陈雅婷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1期
关键词:兴趣教学法应用实践高中音乐

陈雅婷

摘要:在现代化的教育背景之下,人们对于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需要的正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音乐就是全面素质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近几年来,音乐教学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还需要结合新课改背景下的生本教育理念,关注并调动学生的强烈学习兴趣,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提高转变,才能让音乐教学充满活力,以不竭动力助力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音乐;兴趣教学法;应用实践

引言:

高中音乐是重要的美育途径之一。在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能在循序渐进的深化教学中让学生的音乐学习在兴趣的驱动下持续发展,从而充分高效地落实教学目的[1]。高中生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音乐课是高中生较为喜欢的课程之一,可以帮助他们缓解学习压力,放松身心。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喜爱与表达动力。

一、关注学生个性

兴趣是学生音乐学习最好的老师。高中音乐课程理念要求在音乐教学中,要以审美为核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发展美好情操、健全人格[2]。

例如,通过观察发现学生为了缓解紧张的学习压力,喜欢听流行歌曲。在高中音乐鉴赏的“中国流行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通俗音乐(即流行音乐)的学习,在课程中引入一些当前广受学生喜欢的流行歌曲、热门影视剧主题曲作为主要学习对象,如歌曲《天问》《海阔天空》《破茧》《平凡之路》。第一,这些歌曲广受学生喜爱,能有效调动音乐学习和鉴赏的积极性;第二,学生对歌曲熟悉,可以快速学会演唱,能在多媒体资源的配合下,根据其节奏、韵律、词曲,快速掌握流行音乐的特征及相关知识,积累音乐理论知识;第三,这些歌曲的歌词内容配合节奏展现出的积极向上的态度,能对高中生的“三观”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利用课程资源

在“音乐与影视艺术”教学中,学生要学习影视音乐作品,了解影视音乐的演奏、音乐文化发展、影视音乐在当代人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3]。教师可将这些教学目标与趣味的教学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参与活动教学环节自然高效地达成学习目标。如在影视音乐的演奏阶段,教师可先播放一段特色鲜明的影视音乐作品,如《西游记》中的背景音乐,先让学生结合自己对《西游记》的观看经验,对这段音乐对应的影视画面展开联想,构建一个小故事,让音乐与画面结合,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同时请学生根据听见的背景音乐,思考问题:1.这段音乐中运用了你熟悉的哪些乐器和演奏方式?2.如果让你来表现这段音乐、这个故事,你将选择哪些乐器和演奏方式?问题1调动学生的观看回忆,难度较低,学生通过联想与感知能初步了解音乐的演奏知识。问题2则是对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激发,让学生自由地对给出的影视音乐进行再创作,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有效结合了教学目标。

三、创设教学情境

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要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一个有效的办法。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出与其相对应且极具趣味的教学情境,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把教学内容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形式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以一种直观、生动、形象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情境进行学习,同时教师在一旁加以引导,与学生进行趣味互动交流。

譬如在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合理运用情境教学。由于这首曲子以草原为基本背景,讲述了龙梅和玉荣的故事,体现了浓浓的内蒙民乐风格,民族色彩浓厚。因此,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出草原暴风雪的背景,同时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演绎出这两个蒙古孩子之间的故事,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可以播放曲子营造氛围。学生深入教学情境后对于音乐的感悟就会更深,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想法,学习的效率也得到大幅度提升。

四、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单一的教学方法难免会让学生感觉枯燥无味,甚至于厌倦,为此就要求高中音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增强趣味性互动教学的效果。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其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讨论法、演示法、讲授法、谈话法等,或是可以选择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在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开展过程中,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同时教师也要做好引导工作,从旁引导协助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学习,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中进行高效的探索学习,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率。

五、寓教于乐

高中生的学习压力较大,时间也比较紧张,音乐恰好能愉悦人身心,因此音乐教学就应该对学生的精神起到舒缓放松的作用,而非让学生感到更大的压力。针对这种情况,高中音乐教师就更要注重寓教于乐,在教学中将教学内容与趣味性相结合,这就需要教师的自我专业知识结构清晰且具有足够的专业水平,才能做到教学与趣味两不误。

譬如在《脚夫调》的教学中,由于其属于民歌类型,是反映民族风俗的一种方式,因此教师便可以据此做出拓展延伸,让学生进行自己家乡民歌的讨论与演唱。可以用游戲的方式选择演唱的学生,如此一来课堂的氛围就变得轻松愉悦,而教师则可以在学生演唱的过程中加以引导,带领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歌知识,体会不同地域民歌的音乐风格以及艺术价值。在游戏中学习音乐知识,学生的理解接受能力更强,师生间的互动也更加融洽有趣,有利于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

六、融入生活元素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让学生将自己对音乐的感知、理解,应用在实际的精神文化生活体验中,既能发展学生的音乐创造力与审美鉴赏能力,又能让学生将音乐渗透到生活、情感的方方面面,对自我身心进行良好的熏陶,助力美好人生。

结束语

总之,高中音乐兴趣教学法,要关注高中生的发展个性,了解他们所关心的、感兴趣的事物,从其兴趣入手向教学中引入、丰富和发展,将教学与学生的兴趣爱好、趣味教学元素有机整合,从而推动他们在音乐学习中各方面素养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增虎.新课程下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音乐课堂学习兴趣[J].文教资料,2020(23):201-202.

[2]孙华.浅谈兴趣培养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情感读本,2020(03):2.

[3]张海蓉.高中音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甘肃教育,2019(18):88.

猜你喜欢

兴趣教学法应用实践高中音乐
探究兴趣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大数据背景下疫苗制造业的财务共享应用实践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