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趣味手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021-01-18安丽梅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1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

安丽梅

摘要:手工课是一门深受小学生喜爱的课程。小学教育阶段,除基础文化课外,美术手工艺课这类锻炼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课程也受到学校的重视。趣味性手工艺制作活动不只是一种趣味化的教学活动,更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为此,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将趣味手工制作活动引入课堂,引导学生在愉快的创作参与中实现知识的掌握和艺术创造力的提升。为提高趣味手工制作活动的实施效率,教师可结合学生喜好组织趣味教育活动。不论是趣味卡片的制作,剪纸活动的开展,还是趣味泥塑的捏制,都能帮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活跃课堂气氛,都能给学生带来新颖的课堂趣味。

关键词:小学;美术;趣味手工

前言

教师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要以趣味手工活动的开展带动学生参与。教师要通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如泥塑、剪纸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开展各种趣味的手工制作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提升美术艺术创造力,而且可以在实践中提高艺术表现力,提高艺术素养。

1贺卡制作:装饰趣味

贺卡不仅是一种表达祝福的方式,更是教师帮助学生提高美术审美表达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手段。

比如,在讲授“友谊卡”时,教师让学生观看多媒体显示的材料,了解贺卡的重要性和价值。通过赏析,学生不仅能了解形式多样的卡片,还能在资源欣赏中感受贺卡的重要意义,培养贺卡制作热情。然后,老师要求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纸片,利用画面设计、贺词和书写等不同的练习步骤来完成卡片的趣味制作。在教师的教育指导下,学生积极投入到美术课堂的艺术创作中,并以创作主题卡片、绘制贺卡内容、认真书写贺词等方式,完成了精美的卡片。此外,这种趣味的手工制作活动也能增强学生的个人自信心,促使学生对美术创作充满成就感和荣誉感。最后,同学们顺利地在美术课堂上完成了趣味卡片的创作,并在愉快的美术课堂上体验到了设计能力、鉴赏能力、分析能力、统筹能力的提高和强化。

2剪纸创作:窗花裁剪

老师可通过剪纸这一传统美术艺术活动引导学生参与活动,鼓励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完成剪纸知识的掌握,提高剪纸技巧。在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下,每位学生都能凭借美术课堂中的剪纸创作,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美感,并可结合窗花的艺术创作,来完成美术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创造力的切实强化。

如在“对折剪纸”教学中,老师给每位学生发了两张剪纸,请学生参加窗花剪裁活动。一是教师引导学生将纸片进行对折,使学生掌握折纸、折纸等不同的折纸方法;二是要求学生在折好的纸上画简单的窗花图案,并认真地完成窗花图案的绘制;再次,教师利用剪纸方法教学生用剪刀剪出简单的窗花图案。同学们完成剪纸作品后,每个学生都充满了成就感,都在剪纸艺术创作中完成了窗花裁剪,并以趣味手工制作活动的实践达到了提高艺术表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的。

3趣味泥塑:捏制佛像

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借助趣味手工制作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参与,鼓励学生在趣味的美术课堂实践中实现成长。教师要善于利用当地的文化艺术资源,引导学生在认识和理解中调动艺术创作的积极性。

举例来说,在教学“彩泥世界快乐多”的教学中,教师借助趣味泥的发放要求每位学生进行作业,鼓励学生在作业中了解趣味泥操作中的捏、揉、搓等不同的创作技巧。然后,老师邀请学生观看大屏幕并欣赏石窟雕塑。同学们惊呼,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老师对学生的意见、见解进行肯定,并结合学生所建立的课堂参与兴趣询问学生是否想用手中的趣味泥捏成佛。在獲得肯定回答后,学生根据老师的讲解积极投入到佛身、佛手、佛头的揉捏过程中。每个创造步骤都需要学生认真参与,不同部位需要学生具体参与创造。经学生耐心创作,不仅在课堂上能顺利地编造趣味泥塑,还呈现出一个个栩栩如生、形态各异的小佛像。

4帮助学生发现美,创造美

趣味手工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发现美,并创造美。使学生的学习的过程中找到有趣的事物,进行有趣的学习。有些存在于生命中的美好事物,不再需要去探究,但是如果能用一双善于挖掘的眼睛去发现美,用灵巧的双手去创造美,那么孩子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例如以“巧用瓶盖”为主题的艺术手工艺课,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先收集不同颜色、大小、材质的瓶盖。接着带到课堂上,大家仔细观察,充分发挥想象力,看看那些生活中很普通却常常被我们当作垃圾扔掉的小瓶盖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用途呢?在受到启发后,就可以发给学生一张纸板、一根胶水、几支蜡笔,让学生自己动手创作一幅画。红瓶盖可作太阳,黄瓶可作小花,蓝瓶盖可作小屋,蓝瓶盖可盖小屋……同学们使一无价值的小瓶盖,不但能利用,而且能美,可用于艺术创作,既能发现美,又能创造美。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5活跃课堂气氛

手工课不同于其它文化课,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言,不受标准的束缚,因此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使学生能够有趣的进行课堂活动。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把做游戏、讲故事等形式引入课堂。例如,在以“鸡蛋壳的小妙用”为主题的手工美术课堂上,老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自由选择一个题目来讲故事,并且围绕这个题目把鸡蛋壳制作成小道具,一边用道具演示。该课程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使艺术手工艺课的内容更加丰富。比方说,可以让每个人把同样多的饮料瓶做成小船,然后再对比一下,看哪组做的小船既美观又能承载更多的重量。以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能相互学习,增进技能。

结语

小学美术教师需要借助趣味手工制作活动来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借助于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可以凭借美术活动的参与,实现创造能力的提升和想象能力的拓展,在愉快的活动实践中达到艺术表现能力的精进。在此基础上,学生将在趣味手工制作活动的参与中实现成长,教师也将在趣味手工制作活动的组织中提升美术艺术的教学效率。最后,学生将在参与活动中成长为善于思考、善于创造的优秀学生。

参考文献:

[1]浦瑜.小学美术趣味手工制作教学思考[J].基础教育论坛,2020(7).

[2]英梦琳.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美术手工教学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21(09):174-175.

[3]王昙.挖掘纸材性能拓展美术手工课素材[J].小学生(下旬刊),2021(05):126.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