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是艺术素养的“孵化器”
2021-01-18施露露
施露露
关键词:学生教育;信息技术;核心素养;主题教学;音乐活动
教育部在2013年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改进教育教学的意识和能力普遍提高,之后制定和颁布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和《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旨在改变和推进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知和运用,真正切实的做到“信息化素养从教师抓起”。艺术是生命与精神内需的加油站,音乐不仅是自我能力素养的体现,更是社会主义国家、学校精神文明的重要建设阵地。
一、信息技术应用音乐教学的核心要素
(一)情感是美育的“主心骨”
学生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学生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情感直接作用于人的精神需要,学生的精神内需主要体现在审美、品德、智力的全面发展和成长兴趣,音乐是学生生活中重要的组成,教师或家长对学生开展积极的、有效的活动,直接作用于学生情感的发展和形成,尊重学生的天性最终形成个性。情感每一天都在高速发展,其中还包括了比较深层的社会情感,如认知什么是亲情,歌曲中都渗透了“亲情很珍贵”,比如歌曲《可爱的家》,生动鲜明的歌词极易唤起学生对“家”的情感体验,浓浓亲情里长大的孩子,获得的家庭温情一定会伴随他一生。借用“移情”的方式,还可以从音乐中汲取小伙伴交往、爱护动物、珍爱生命等很多积极情感,发挥情感的感染功能和强化功能,培养出有温度、有真情的人。
(二)想象力是创造的“敲门砖”
任何音乐作品无论是歌曲、乐曲都是围绕着一件事、一个人、一处美景等,汲取合适的音乐形象,围绕着一个主题来创作。学生在聆听、演唱、表现的时候,会努力的思考、联想和想象,想象力不仅仅是学生的本能,还是创造、创作的原动力。音乐创作过程中音乐家完美体验了创造的快乐,收获创作的成就感,作品形成后演唱者、演绎者则会根据每个人的现实情况,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创新甚至是二次创造性演绎。每个人受音乐能力、音乐知识等限制,并不能完全正确、完美的演绎和理解创作者的意图。学生是独立存在,经历的人和事收获的情感均不一样,学生在音乐活动中会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条件对内容进行改变或新演绎,无论是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中,学生总是在创新中发展和放飞想象的翅膀。
(三)活源是审美的“播种机”
如果音乐活动只是单纯地强调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那么就是对生命的亵渎,美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和形态,用过于机械死板,毫无生机的方式对待如歌如泣的“美”,对待生龙活虎的生命体,真本身就是教育的弊端和失败。多种信息化设备及网络的参与,能实现教学资源的优选和组合,它们就是音乐活动的“活水源头”。信息技术服务教学的一个重要表象就是: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分享模式的不断精进,就好比一杯水可以同时三人饮,每一棵插入杯子的吸管,就是教学资源的一起分享,让音乐活动具有:实时、同步、现学、交互等特质,过滤掉“教学录像”元素,资源才能优化和有效。信息化参与的学生音乐活动剔除了技能要求和结果考核的硬要求,活动过程就是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几方面的发展。情感和意志起着桥梁作用,对与错、好和坏、美与丑都像一颗颗饱满的种子,会在学生心里发芽,最终作用于健全人格和品德。
二、解析信息技术参与下主题活动开展策略
(一)精选内容、小“题”大作
主题构建的时候需要考量以什么为“题”?“题”和学生的能力和生活有多少距离?确定主题易小不易大,结合学生实际易浅不易深,还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直观化、生活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以“时间的歌”作为例子,时间本身就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更何况学生的时间观念发展迟缓,要是以时间为题,我们可以关注反映时间的直观事物:钟表。用钟表作为阶段主题,取一个生动的名字,比如:我和我的小闹钟、我家的钟表会唱歌等。利用信息化技术制作行走的钟表形象,作为学生认识“关于钟表的音乐”的载体,同时配合生动形象的描述,网络搜索和获得多种钟表形象,把时间的虚无缥缈转为有声可以感知的音乐形象,把学生置于生动的情境之中,有生活的接触点,也有音乐的意境美。坚持从生活汲取元素,活動设计除了具有丰富的活动性,还得投放相应材料和活动用具,这样学生参与的方式具有较强的体验感。题并不分大小,教师多考量学生能力、可操作性,再小的题也要坚持生活化的原则,就能做出一篇大文章。
(二)确立目标、文要对“题”
确定主题后,我们得切实的思考这个“题”能帮助学生发展那些素养?用什么方式实现这个目标呢?如果说孩子会唱、会跳、会打击乐器是可视化的“武功”,那么喜欢、兴趣、愉悦、开心则就成了蓄力而发的“内功”。一次活动就是在布局一篇层次分明、恰当合理的文章,结合主题内容确定有实效的目标,确定目标的依据则是多考量活动的核心价值是什么。以“我家的钟表会唱歌”为例,目标中要内含:帮助学生学会用联想、想象的方式参与音乐欣赏,关注和研思用肢体表现、视觉观察的方式参与音乐学习,这些核心思想,同时需要准确表达和撰写活动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利用科技设备制作动态的进程图谱,让音乐可以“看得见”,对照图谱聆听感受,学会演唱儿歌,积极参与小乐器、创编动作等表现活动,树立时间观念。其次,发展音乐创造力、想象力,开展合作、讨论、表演、互教互学、模唱、发声等活动,呵护音乐学习兴趣,促进综合素养的发展,最后,结合生活经验想象音乐画面,理解时间一去不复返贵的道理,树立珍惜时间的意识。
(三)方式多样、借“题”发挥
开展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观、教学手段显得格外重要,首先要正视这阶段学生的音乐学习心理和现状,因为学生的个性差别较大,教师用不同的方式能让孩子发现自身的音乐活动能力和价值,还能激活产生兴奋感、自豪感,对自己充满信心。当孩子理解音乐内容遇上障碍的时候,可以通过课件展示直观情景和画面,借助图形谱、旋律线等多手段,实现视觉、听觉、触觉多元的交织,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画面,促进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交流。活动中也可以减少“单兵作战”的思想,根据学生暴露出的问题,帮助学生解开知识的“小疙瘩”。鼓励学生团队合作学习,探索“眼睛、手脚、耳朵”也能感受音乐的新途径。对于节奏感知、歌词创编、乐器演奏、肢体舞蹈等我们大可不必用“必须会”的思想,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特点,严禁“揠苗助长”的机械强化训练。
(四)家园合作、活评共“题”
音乐活动重视家园共育,强调要重视家庭教育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影响,倡导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创设平等、温馨的家庭环境,只有家庭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家园之间的关系、合力教育的方式很多,会突破教材的限制,通过专门的主题教学方式和版块来向学生分享有用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教师和家长只有对本次主题充分的解读和认识之后,确定共同的目标才会一致的努力,那么达到什么样的高度?学生学会了什么?那些方面超出了预期?需要老师和家长针对主题形成一种评价共识。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可以依托网络载体,未来甚至可以构建同时传输的“多元活动室”,强悍的科技力量能快速实现“问题曝光、反馈监管”的愿景,领导、教师、家长都可以进入活动现场,行使自己的教育监督权、知情权。科学的监管不等同于监视,没有所谓的“不信任、被偷窥”,增强教学透明度,无论是家长与老师,学生与家庭,都是一次真正的学习与“目睹”,每个教育参与者都会用审视的目光看自己、看别人、看孩子、看教育,那些困扰教育的负面元素会得到释放。
三、艺术素养发展需要放长“线”
(一)多元艺术、穿针引线
艺术是一个独立的领域,从学生角度看,音乐和美术虽然属于不同形式的艺术,有自己的专属领地和能力体现。在开展主题活动的时候,根据音乐内容,可以让学生大膽的尝试将音乐“画”出来,“画几笔”“画动物”“画旋律线”等,音乐和美术之间打通最后一道墙壁,互通来往,实现了美育的互通、互进。活动中我们可以挖掘多种音乐文化,比如:民族文化,练习曲目可以选择一些身边的、本土的、特色的内容,这样学生会更加了解音乐背后文化和文明。比如:诗词文化,歌词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古代的诗歌,配乐的叫歌不配乐的叫诗(或词),古诗词不一定要配上音乐成为歌,但是歌词谱曲后则成为歌曲,无论是演唱还是演奏都藏着“韵”,学生在活动中不仅感受了韵律之美、更是将传统的诗词文化演绎的独具韵味、饱含真情。
(二)优化教学、教师在线
新技术、新设备体现新的育人观,信息技术工具都带有科技属性,一系列操作能够使儿童自然融入无限的想象空间,教的过程发生质变,学的模式也会精进,实现三赢局面:首先教师、学生的新技术能力得到促进和释放,其次,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得到细化和多元发展,有了全新的学习体验,孩子的天性和学习能力得到最大释放,学习的过程有了更多的“源头水”,最终就会形成一个生机勃勃的湖泊。借助信息技术设备,教师之间对教学内容及时的补充和完善,活动会更加的丰富,教学形态的改变就是教学格局的提升。
四、结语
教育的根源就是生命之间的经历和互溶,只有把学生看成是一个蓬勃的生命体,教师的活动组织才会有生命活力和张力,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种子,老师、家长都竭力为他们供给充足的水分和阳光,未来一定会绽放娇艳的生命之花。
参考文献:
[1] 何芳.小学音乐教育与儿童良好性格培养的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