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英语课程思政实施策略

2021-01-18陈玮婷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41期
关键词:友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

摘要:新时代全球化背景下高职英语课堂是推进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承担立德树人、育人育才的职责。文章以“国外生活”为例,从课程思政设计思路、课前、课中和课后实施策略等方面讨论“自强”和“友善”在跨文化交际中的作用,以进一步提升英语教学的思想性和德育意义。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英语;国外生活;自强;友善

一、前言

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总书记对德智体美劳五德并举、加强德育和思政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明晰了课程思政在实现立德与树人、育人与育才、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专业课程教师队伍与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有机结合方面的价值所在。全球化背景下,高校英语教师更需积极挖掘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如家国情怀、个人品格和科学观等,将课堂作为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推进课程思政的重要阵地,创新教学方法,承担起思想传播者的职责,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大学生的价值引领。

二、设计思路

(一)关于课程

《高职英语》是对非英语专业开设的一门通识课程,训练听、说、读、写、译技能。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行业相关岗位的要求,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原则,融合英语语言技能训练与人文素质培养,在培养学生未来工作、生活涉外交际中综合应用英语能力的同时,提高交际能力、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从而提升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关于教材

教材《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引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向“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方向发展。其教学资源体系围绕职场英语交际,兼顾课堂教学、课外辅导、自主学习和网络学习等需求。有别于传统语言教学模式,该教材提供大量的口语和听力训练,为之后的阅读做铺垫。通过阅读,学生又得以开拓眼界、提高语感、提升交际能力,也有充分自主学习的条件。应用文写作,能满足一线业务员实际涉外交际的基本需要。文化欣赏,有助于学生学习英美文化中的积极之处。

(三)关于主题

“国外生活”选自第七单元“Holiday Celebrations”中的课文“When I Was in America”,由一位伊朗留学生回忆在美国求学期间的感人经历。整个单元涉及众多社交场合,如邀请和出席生日聚会、体育比赛、家庭宴会,庆祝中西方节日,发布英语晚会、研讨会、书展等通知,学习赴宴、送花等礼仪,学生还将赏析若干名人名言。经过梳理单元目标、知识点和社交场合后,作者发现,任何一次成功的交际活动尤其是跨文化交际都离不开友善,面对挫折、困难、失败时自强、自立、自信的人才能掌握自己命运、走向成功。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自强是实现个人自我价值、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保证。因此,“友善”和“自强”这两个思政教育元素应当融入单元知识点,在教师分解工作任务、学生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理解其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作用,并在课后作业、自主学习、生活实践和未来工作活动中践行这样的美德和价值观。

(四)设计思路

1.思政目标:以“自强、友善”为主题,关注留学生在海外求学中的遭遇。鼓励学生思考中国留学生在海外面对困难、不公甚至歧视时怎样保持自强不息,同时,善意对待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2.教学目标:能看懂并理解伊朗籍作者在美国求学期间遭遇的困难及抱持的态度,能描述墨西哥裔美国人玛利亚及其家人给予作者的善意和帮助,能找出代表作者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的句子并譯成恰当的汉语,能代入玛利亚和作者“我”就同样情景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能给帮助过自己的人写一封感谢信。

3.教学模块:(1)观看视频,激发学生对海外中国留学生求学生活的关心和思考,引出“自强、友善”的思政主题。(2)阅读课文了解伊朗籍作者在美国求学期间遭遇的困难及抱持的态度,了解墨西哥裔美国人玛利亚及其家人给予作者的帮助,掌握描述心理活动的长句和复合句的翻译方法。(3)代入角色玛利亚和“我”,就同样情景谈论自己的做法。(4)给帮助过自己的陌生人写一封感谢信。(5)课后借助网络平台搜集更多中国留学生在国外自强、友善的事例,下次课上与大家分享。

三、实施策略

(一)课前引导

观看海外中国留学生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视频,激发学生对海外中国留学生求学生活的关心和思考,引出思政教育主题“自强、友善”。思考讨论面对困难、不公甚至歧视时,这些中国留学生是怎么做的。赞扬中国留学生发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自强自立、和平友善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

(二)课中初探

了解伊朗籍作者在美国求学期间遭遇孤独时的自强表现,了解当地移民邀请作者一起过圣诞节的善举及其影响。学生通过阅读能口头描述作者遭遇的困难及抱持的态度,能描述墨西哥裔美国人玛利亚及其家人给予作者的善意和帮助,能找出代表作者心理活动和心理变化的长句和复合句并译成恰当的汉语。

(三)深度解析

围绕文后四个问题,就文中情景“孤独”和“贫困”,代入角色玛利亚和“我”,分组讨论节日期间陷入孤独和贫困时“我会怎么做”,看到同校留学生遭遇困难时“我会怎么做”,回想自己是否接受过或者给过陌生人善意的帮助,并且给帮助过自己的陌生人写一封感谢信。赏析来自雪莱、大仲马、门捷列夫、培根和爱默生的五句关于保持希望、树立目标、勤奋不息、节约时间和不断努力的名言。

(四)课末评价

评价本课思政教学的效果。以学生自评、互评,结合教师评价的方式选出以上角色代入环节中“我会怎么做”最精彩的讲话,选出最感人的感谢信。

(五)课后巩固

请学生借助网络平台搜集中国留学生在国外自强不息、友善真诚的真实案例,下次课上与大家分享,以巩固本次思政学习的效果。

四、结语

新时代下中国教育方针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球化背景下英语教师更需积极挖掘教材中的课程思政元素,在教学中弘扬家国情怀,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引领正确的价值观,坚定中国文化自信,把知识传播、思想传播与真理传播有机结合,实现教育强国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新华社.习近平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BE/OL]. http://www.gov.cn/xinwen/2018-09/10/content_5320835.htm,2018-09-10/2021-05-17.

[2]《新编实用英语》教材编写组.新编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第四版)[M].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i-iv.

作者简介:陈玮婷(1980.8-),女,汉,江苏苏州,硕士,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

猜你喜欢

友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引导高校教师师德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友善”核心价值观
友善:《圣经》中的永恒主题之一
怎样践行“友善”价值观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