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情绪调节的影响因素和优化方法
2021-01-18尹力
尹力
受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幼儿会根据在社会交往中产生的不同情绪选择调节情绪的方式,这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基于幼儿情绪调节的现状,探究影响幼儿情绪调节的因素,以期优化幼儿情绪调节的方法,减少幼儿的情绪冲突,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提升幼儿的社会交往质量,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人格。
在集体生活中,幼儿不同的情绪反映会影响其与他人的交往。教师要重视对幼儿情绪的引导,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促使幼儿掌握正确调节情绪的方法,让幼儿能适度、恰当地表达情绪,能根据社会交往情境自由、自主调节情绪和转移注意力。因此,正确调节情绪的方法对于幼儿的整体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儿阶段是情绪发展的重要时期,情绪调节的教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性发展都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受身心发展水平的限制,幼儿会根据在社会交往中产生的不同情绪体验选择调节情绪的方式。如面对消极的社会情境时,有的幼儿会选择回避或退缩,有的幼儿则能根据情境和自身状态调节情绪,达到正面解决问题、缓解情绪的目的。因此,早期的情绪调节教育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到了促进的重要作用。
(一)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是家庭教养态度、行为和非语言表达的集合,它反映了亲子互动的性质,具有跨情境的稳定性。家庭教养方式影响着幼儿情绪调节的能力和方法。单一粗暴、放养式、溺爱式等家庭教养方式有可能会弱化幼儿情绪调节的能力,导致幼儿无法正确对待负面情绪。同时,家长对幼儿社会性行为的忽视性解决方式也会影响幼儿调节情绪的方法。如在幼儿与其他幼儿发生争执时,家长不问原因就批评、责骂幼儿,甚至直接拉走幼儿远离矛盾中心,都会造成幼儿情绪调节失控。当幼儿犯错时,家长的惩罚行为、忽视行为对幼儿的情绪表达具有一定的影响,幼儿会因为害怕受到惩罚、忽视而产生消极情绪。
(二)师幼关系
情感交流是师幼关系的动力和基础,是幼儿适应幼儿园生活并产生好奇心、学习兴趣及探索行为的前提条件。幼儿学习调节情绪方法的第二场所是幼儿园,良好的师幼关系能促使幼儿运用认知重建情绪。教师对幼儿的爱护可以激发幼儿的积极情绪,这种积极情绪也会为教师带来良好的工作幸福感,促进幼儿掌握情绪调节的正确方法,从而转化为幼儿发展的内在动力。良好的师幼关系能够让幼儿在接受教师情绪调节的时候,愿意跟随教师的意愿做出相应的情绪调节。而师幼关系紧张时,幼儿的焦虑情绪会直线上升,遇到问题时会本能采取消极回避或暴力发泄的方式调节情绪,表现出较多的负面情绪。因此,教师不仅要耐心地调节幼儿的情绪,还要耐心倾听幼儿的话语,正确引导幼儿合理调节情绪。
(一)出于“知”,悦纳幼儿情绪
教师和家长必须对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清晰的科学认知,真正了解幼儿“自我中心”的思维发展特点,与幼儿多沟通,了解幼儿内心的真实想法,才能掌握幼儿在社会情境中表达情绪的原因。在一日生活中,教师可以采用来园签到的方式,让幼儿将自己的情绪用颜色表达出来,通过颜色了解幼儿来园时的情绪。幼儿游戏的表征也是教师和家长了解幼儿情绪的一种方式,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幼儿表征直观地解读幼儿在游戏时的情绪变化。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在正确认知的基础上,悦纳幼儿的正常情绪,学会换位体验幼儿的负面情绪,并耐心地引导幼儿,帮助幼儿敞开心扉,缓解消极情绪。
(二)发于“情”,丰润幼儿情绪
幼儿情绪的调节需要教师和家长在真实的社会交往活动中进行引导。以同伴冲突为例,这是幼儿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交往常态。刚开始幼儿只是与同伴开心地打闹,一旦其中一方出手过分,开心便会转化为愤怒。幼儿在这个过程中的情绪波动较大,情绪调节不受控制。因此,教师和家长要抓住时机,在真情实境中说服幼儿,引导幼儿在情绪稳定后思考发生冲突的原因,找到问题的源头,并一起商量应如何和平地解决问题,保持同伴交往中的积极情绪。教师和家长要晓之以理,激发幼儿的同理心,促使幼儿学会移情,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解决情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布置温馨的环境、创设友爱的集体、提供幼儿喜欢的玩具,让幼儿在第一时间内产生积极情绪;反之,不良的氛围会让幼儿产生恐惧的情绪。
(三)立于“意”,强化幼儿道德意志
当幼儿处于前道德阶段、依附阶段时,他们无法判断自己社会性行为的对错,需要教师或家长的监督。当幼儿处于认同、内化阶段时,他们开始认同社会性规则,会将社会道德内化于心,形成某种道德意志。因此,教师和家长应强化幼儿的意志,积极鼓励、正强化幼儿正确的情绪调节,及时纠正、负强化幼儿错误的情绪调节,以帮助幼儿有效地控制自我情绪。
(四)止于“行”,加强幼儿自我控制
当幼儿产生强烈的情绪变化时,如果没有伴随伤害他人的问题行为,教师和家长应提供给幼儿自由的时间和机会,让幼儿尝试着自我控制情绪。维果斯基和鲁里亚把幼儿的自我控制分为了父母言语控制、外部言语控制、内部言语控制三个由低到高不断发展的阶段。在最高阶段内部言语控制阶段,幼儿能根据实际情况控制社会性交往过程。大部分幼儿在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或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多采用哭闹、发脾气等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当这个目的无法达到时,幼儿便会产生强烈的消极情绪。因此,教师和家长应注重情境的创设,促使幼儿的情绪尽快发展到第三阶段,激发幼儿内化外部言语,达到能在没有外部言语强化的情况下独立、自由地调节自我情绪。教师和家长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情绪调节类的绘本,如《我生气了》《我不害怕》《生气汤》等,引导幼儿了解正确的情绪调节方法,或通过运动、绘画、游戏等活动转移幼儿的注意力,引导幼儿将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帮助幼儿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积极因素等。
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幼儿心理健康中的情绪调节和自我控制,而优化幼儿情绪调节的方法是幼儿情绪发展的重要部分。教师要根据幼儿情绪发展的共性和个体差异性,洞察幼儿真实的内心世界,善于观察幼儿的行为,利用晨间谈话和其他空余时间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及时查找幼儿情绪波动的原因。教师要在社会情境中通过对幼儿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引导,逐步培养幼儿调节情绪的能力,让幼儿能灵活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教师还要理解并掌握不同年龄段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丰富情绪调节教育的内容,引导幼儿学会正确的情绪调节方法,从而促进幼儿积极情绪的健康发展,促使幼儿健康学习和成长。
(作者单位:张家港市城北幼儿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