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生活》 2021年总目录

2021-01-18

音乐生活 2021年12期
关键词:声乐钢琴音乐

1.4 苏统谋与南音   陈燕婷

1.9 鹤发银丝映日月 丹心热血沃新花——怀念我的导师于苏贤先生   梁发勇

2.4 会意尚巧 遣言贵妍——魏国艺术成就素描 宁 汐

2.12 弘扬民族音乐——笛艺大师赵松庭的艺术人生

赵晓笛

3.4 杜晓十:二重赋格般的音乐人生   檀革胜

4.4 段平泰先生的一堂课  官 宇

5.4 润物细无声——记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向民

王姿肖

6.4 精研覃思 如诗亦如画——作曲家、音乐理论家

贾达群教授的寻艺人生 邬 娟

7.4 不拘一格的多元斑斓世界——记作曲家陆培和他的音乐创作 吴宏微

8.4 田青先生的音乐世界  谢忠军

9.4 王子初与中国音乐考古学 邵晓洁

9.12 作曲家温德青访谈 李淑琴

10.4 砥志研思悉学术 内外兼修厚德行——上海音乐学院钱亦平教授的人格魅力  杨婷婷

11.4 怡情 狂想 动容 高峰——王建民音乐艺术的历史简论 王安潮

12.4 匠心独运 闳约深美——作曲家周湘林艺术成就的历史研究 王安潮

6.14 颂党红歌唱百年 杨瑞庆

6.18 假如聂耳、星海还健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作 项筱刚

6.22 读史辨曲之《五一纪念歌》 商树利 卢欢欢

1.13 中国当代音乐教育发展中的阶段性探索——以安徽教育学院音乐专业为例的历史反思  王安潮

2.15 多觉联动音乐教学法——一场音乐课堂教学的革命 崔学荣

2.21 黎英海古诗词艺术歌曲创腔的审美融通——以《登鹳雀楼》为例 张慧琴 邓程磊

3.12 中国当代原创音乐作品精品出版探析——“新时代中国原创音乐作品系列”的出版实践与思考 邢媛媛

3.16 辨析中国音乐结构的微观数理——陈应时教授的音乐曲体理论研究之二 王安潮

3.21 中国传统音乐现象流探微       钱玥旨

4.10 唐代琵琶艺术的历史形态及其当代显现——兼及宫廷音乐、诗词的当代艺术实践  潘静宇 宁 汐

4.16 鲁西南鼓吹乐之礼俗用乐研究  尚 璇

5.10 钱仁康对俄文和声教材汉译的贡献和影响——《推荐〈和声学实用教程〉》学习札记  彭 程

5.15 民族音乐学视角下的延安鲁艺歌曲研究   姜 玥

6.25 舞境·乐境——以《火鸟》为例论钢琴改编作品中的交响化演奏思维 程 妍

6.28 广西北海咸水歌的美学价值研究 吴启健

7.15 探音乐之基底 寻对话之平等——论“描写音乐形态学”理论话语的建构  孙小钧

8.11 改革开放初期的通俗歌曲  齐柏平

8.19 自由探索、包容倾听、简单真诚——关于即兴表达与民族音乐发展的对谈   臧 娜

9.27 地理文化学视野下南海水上民歌的流行与传播路径

郭建民 张荧子暄

10.11 古诗词艺术歌曲《越人歌》音乐分析与情感处理

徐 潜 佰 琳

10.17 赵玉斋古筝演奏艺术探究  周桐舟 计晓华

11.11 《锡报》上海版戏曲资料撰稿人群像特征探究——以《游艺座》专刊四大主编为考察对象   李晓春

11.17 草原丝绸之路视野下的辽代胡旋舞研究  杨育新

12.12 陆在易女声合唱作品钢琴伴奏艺术特征研究

韩静怡 颜 咏

1.18 一部强化音乐教师教学技能的力作——评崔学荣编著《音乐微格教学》  张 祎 康瑞军

2.26 先秦音乐史学的新拓展——评周柱铨《先秦文献音乐史料考》 颜婷玉 王安潮

2.31 音乐批评的三问与三度探究——兼及与宝玉博士的隔空对话 金 晶

3.24 传声 传形 传蕴 传道——评上海音乐學院附中作曲学科教师作品音乐会 王 程

4.19 蜀宫燕乐的现代回响——国乐观念剧《伎乐·24》评析  胡怡乐 王安潮

5.18 严谨理性视野下的幻想与狂想——评金瀚文“王者的咏叹”钢琴独奏重奏音乐会 宁 汐

5.23 邂逅与聆听——评沈媛的管风琴演奏专场 张听雨

5.25 广西民族地区高校音乐评论卓越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杨柳成

6.31 音乐表演艺术的参照性前提——兼谈贝多芬钢琴奏鸣曲Op.110第三乐章的部分演奏版本比较 文 静

7.19 当代室内乐的视听跨界——评《移动的风景:当代室内乐新作品音乐会》 孙 焱

8.25 贝多芬的“孤岛”乐声中的哲思——曹鹏演绎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全集音乐会印象   高贺杰

9.30 寄寓于西方音乐中的“新”遐想——以阿连斯基《练习曲Op.25,No.3》为例 万梦萦

9.36 忆往昔累累硕果 展未来不忘初心——管窥中国歌剧艺术的发展 徐 潜

10.21 21世纪我们该如何演奏帕格尼尼随想曲——评宁峰小提琴独奏音乐会  杨 健

11.22 逆流而上 汇于百川——评作曲家梁雷与文集《百川汇流的声景》   张 姣

12.16 从《狂人日记》到《思凡》——郭文景歌剧作品研究述评 乔文熙

12.22 在探索唢呐系乐种流变中反思家乡民俗学——评《苏北唢呐班百年活态流变研究》 钱 钰 白 莉

1.21 声乐套曲《冬之旅》之《春梦》音乐分析

樊卓颖 王 勇

1.24 小提琴曲《红军哥哥回来了》对二胡演奏艺术的  借鉴  李文佳

2.35 20世纪西方新音乐的视唱音准教学探析 于 洋

2.40 综合类高校音乐表演专业的就业情况分析 王 婕

2.43 试论西方音乐流变中的“陌生化”与“偏离”

王俊达 阳 军

2.46 巴赫《恰空舞曲》的音高材料创作技术及特点分析 孙 博

3.29 若言琴上若有声——关于当代中国二部钢琴协奏曲的风格意识    陈雨池

3.34 从诗到乐——德彪西钢琴作品《泛舟》中的情景建构

周 静 陈 韵

4.24 双钢琴改编曲《十面埋伏》演奏分析及意蕴诠释

谢 媛 韩 莎

4.28 浅析琵琶曲《春蚕》的演奏技法及音乐意境  李时茜

4.31 心中有信仰 脚下有力量——论歌剧《长征》中典型人物的角色塑造 韩嵩楠

4.34 电影音乐设计中的留白艺术探析  王梦菲 佟雪娜

5.29 久石让动画电影音乐创作技法分析   张 睿

5.33 浅析钢琴艺术指导在红色经典小提琴作品中的 演绎   朱 虹

5.36 新疆民族民间音乐简析——以柯尔克孜族为例

杨双良

5.39 浅析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特征——以《冬之旅》中“晚安”、“风信旗”两首为例 李云龙 狄其安

6.37 江文也钢琴套曲《乡土节令诗》现代作曲技法运用分析 钱至美 刘圆梦

6.40 保罗·克莱斯顿《萨克斯管奏鸣曲》(Op.19)演奏技法分析 朱彦齐 郭 钢

6.44 扬州民歌的保护措施分析 王金鑫 姚 霆

7.23 安东·韦伯恩《钢琴变奏曲》Op.27第一乐章镜像结构分析  孙昕颖 吴晶晶

7.26 浅析贝多芬《C大调第三钢琴奏鸣曲(Op.2,No.3)》

——第一乐章的创作特征  赵 敏 夏小曹

7.29 浅析元杂剧《感天动地窦娥冤》中窦娥曲词之美

张孟乔 张 维

8.29 莫扎特歌剧《费加罗的婚礼》认亲场景的喜剧性解读

王鹤梦 邱桂香

8.33 浅析《十二首民间曲调》的艺术风格——以卢托斯瓦夫斯基两首民间曲调为例   毛雯琦 纪晔晔

9.43 传承与创新——钢琴曲《阳关三叠》的艺术特色与演奏分析 李若斐

9.46 艺术歌曲《卓文君》情感分析 赵嘉璐 班 安

10.24 秋叶之静美——《入殓师》音乐分析

刘 思 陈 晨

10.27 探析梅特纳钢琴独奏体裁《童话》的创作风格

杨煦熔

10.30 戏入情 歌入心——豫歌的韵味元素表现

于 洁

10.33 明代绍兴派琴谱谱系研究    许 萍

11.27 试析贝多芬《第三钢琴奏鸣曲》第二乐章曲式结构

李云龙 王 勇

11.30 还原本质——论贝多芬钢琴协奏曲的音色设计

严逸澄

11.33 《汤姆森钢琴教程》和《巴斯蒂安钢琴教程》的对比分析 郑清然 叶朝晖

11.36 花腔声乐作品《玛依拉变奏曲》两种演唱版本对比分析——以吴碧霞和常思思版本为例

赵建新 陈俊玲

12.26 “第二实践”在蒙特威尔第歌剧《奥菲欧》中的运用 陈 思

12.30 浅谈美声唱法与流行唱法的融合——以音乐剧《歌剧魅影》为例 陈 瑶

1.29 扎根本土 深植时代——大型民族管弦交響神话诗剧《大爱长白》的文艺创作价值 钱今帼 李 烁

1.32 多重因素造就的奇观——解析南海“水上民歌” 七最   郭建民 梁 卿

1.36 新颖别致的音乐教育 意义深远的希望工程——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和平镇希望小学音乐课堂实录 张 昀

2.49 苏统谋与南音(一)——苦乐参半的童年 陈燕婷

2.54 南海“水上民歌”——海上丝绸之路流动的音乐景观

郭建民 梁 卿

3.37 苏统谋与南音(二)——馆阁学艺      陈燕婷

3.41 “音地关系”语境下海南地区跨界族群民歌比较 研究  郭建民 姜海超

3.44 论音乐“拼贴”创作中的陌生化效果    靳海音

4.37 “音地关系”语境下海南地区跨界族群民歌比较研究(下) 郭建民 姜海超

4.43 苏统谋与南音(三)——艰辛的学徒生涯  陈燕婷

4.46 用中国语文方式普及中国音乐母语文化——解读《中国音乐基础课训练教材》  王 晔

4.49 二胡与交响乐团的录音与制作浅释  宋 芹

5.42 开封二夹弦戏曲博物馆的成立与使命   尚永娜

5.46 苏统谋与南音(四)——严师出高徒   陈燕婷

6.47 文化再生产视角下民族音乐教学的场域空间思考

李爽霞

6.50 苏统谋与南音(五)——基层生活的历练 陈燕婷

6.53 李斯特《但丁读后感——幻想奏鸣曲》的结构及音高材料研究 关明月 吴家军

7.32 古城新韵 献礼百年——2021年第二届苏州金鸡湖作曲比赛音乐会述评  张 尧

7.37 苏统谋与南音(六)——亲如一家的师生情谊

陈燕婷

7.42 20世紀中国钢琴奏鸣曲创作特征研究——以汪立三《幻想奏鸣曲“黑土”——二人转的回忆》为例

杨若男 阳军

8.36 刍议剧院管理运营与创新发展   李润瑶 李小莹

8.40 苏统谋与南音(七)——曲折的剧团重组经历

陈燕婷

8.44 从巴洛克到浪漫派的一次邂逅——古典音乐风格鉴赏综述 崔 健

9.49 从钢琴伴奏风格看陈田鹤艺术歌曲的审美价值

王 玮

9.53 殊同归途却殊途同归的音乐数字化探索之路

——中国区域音乐文化数字化与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综述 王潇萌 贺志凌

9.59 秦腔传统剧目的文化价值研究 孙 婷

9.63 苏统谋与南音(八)——木偶剧团的辉煌时期 陈燕婷

10.36 关于音乐与音乐剧的一次探讨——2021盛京戏曲论坛音乐剧《镌·刻》剧目研讨会综述  郑永为

10.40 试论杨娜妮古筝高级练习曲的训练体系建构

刘 娜

10.44 向海而歌——南海“水上民歌”人文阐释

郭建民 郭溢洋

10.50 苏统谋与南音(九)——奠定人脉基础的文化局 工作 陈燕婷

11.39 试论“四全媒体”视域下民乐类电视节目的内容革新——以《风华国乐》为例   叶琦瑛

11.42 音乐的新资源——格文美尔获奖感言  梁 雷

11.45 国际视野下的音乐产业发展探究 郝 珊 佟雪娜

11.50 “角逐”中的木琴——音乐人类学视角下《最后的木琴师》研究  吴政霖 王啸冰

12.33 斯洛尼姆斯基小提琴作品赏析:从《单旋律乐曲》到《传奇》 张铠麟

12.36 肖邦《第二谐谑曲》跨语境演奏研究——以郎朗、齐默尔曼及莫拉维奇为例 程宪伟

12.39 回望鲁艺初心 共谋鲁艺学科发展新向度——沈阳音乐学院“鲁艺音乐文化学科建设与发展”座谈会侧记 李 放

1.39 论舒伯特艺术歌曲《岩石上的牧羊人》词乐关系

周秋彬

1.43 论全媒体时代音乐类电视节目编导的创作与创新

岳德峰

1.45 音乐剧演唱的审美意识拓展——基于表演思维的建构探究   郑 敏

1.48 色彩、音乐与跨感官运用研究   靳海音

2.61 吟诵文献研究综述(2016-2020年) 杨 玫

2.66 关于钢琴艺术欣赏中的审美意识初探 黄 超

3.47 二胡演奏艺术中的意境营造研究    王 宁

3.50 “一带一路”背景下辽宁东北民族民间音乐对外交流与合作研究    沈德鹏

3.53 创新驱动发展 特色引领未来——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学科发展路径及办学宗旨述要  陈立芳

4.55 不言春作苦 常恐负所怀——为张宝华的专著《辟斯顿弦乐四重奏和声技法研究》所作的序言 李吉提

4.57 《锡报》音乐资料中与京剧相关的若干名称阐释

李晓春 文 晟

4.60 详解德沃夏克“杜姆卡钢琴三重奏”Op.90及对演奏的启示 李京倍

5.50 谈中国声乐作品歌词中的韵母   贾姝君

5.54 徽州民歌介入徽州研学旅行项目的提升路径探析

史一丰

6.59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的重唱与表演唱研究 肖金勇

6.61 武汉琴台音乐厅管风琴的设计与应用 李 想

7.45 数字化时代民族音乐的传播研究——以民族乐器琵琶为例  石金语 王燕平

7.48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多声部视唱教学研究

许 月

8.47 论音乐的美育功能   葛殊桉 阳 军

8.50 精品是这样炼成的——谈《党的女儿》复排的几点 思考 邓 川

8.53 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研究 欧阳丽梅

9.66 浅析新音乐崛起的繁盛与当代音乐评论的困境

李铁刚

10.55 日内瓦游学记——赴瑞士留学有感 陆 曦

10.60 城市音乐文化在城市发展建设中的价值与实践 研究  王 赛

11.53 君子谋道不谋食——纪念于苏贤先生逝世一周年(上)   檀革胜

11.63 再议芭蕾舞钢琴伴奏中音乐表现力的建构路径

郑玲玲

11.66 苏统谋与南音(十)——潜心编书的文化馆阶段(上)    陈燕婷

11.71 面向孤独症儿童的音乐文化公共服务初探

何 晶

12.44 历史记忆与个性延展———辽剧音乐的传承、流播研究 姚佳欣

12.49 苏北琴书生存现状及传承探讨 吴燕菊

12.52 中提琴演奏的教学策略研究 钟 华

1.51 高校合唱指挥教学关键点与创新策略研究  刘佩荣

1.54 中职音乐课程素养化教育探究   周 放

1.56 普通高校音乐通识课程的教学成果调研——以上海大学为例   王梓同 卿 扬

1.59 數字化技术背景下声乐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石 磊

1.63 论信息技术背景下高校声乐教学创新研究  孙雪梅

1.66 论多媒体技术背景下的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

周又佳 冯凌燕

2.69 论中小学音乐课堂情境教学构想 曹丽艳

2.72 信息化时代下引领高校音乐教育的新发展——以声乐课为例 连文玲

2.75 高校音乐舞蹈专业和管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现状和课程改革 奉 建

3.60 论我国高校声乐教育改革的必要性与策略 金英淑

3.63 音美交融 提升素养——浅谈核心素养下高校音乐教育与美育的融合探究 潘欣杭 张东方

3.66 萨克斯管演奏专业在高职院校的现状调查与策略 研究 周远星

3.70 论钢琴艺术指导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  于嘉馨

4.63 视唱练耳对声乐技巧的作用和影响研究  于宏伟

4.67 电子管风琴教学改革与创新演奏研究  苏 媛

4.70 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高校音乐教育的改革创新  研究  安师瑶

4.73 浅谈视唱训练中的“唱”与“练”——读《视唱练耳简明教程(上)》有感  王文婷

5.57 高校钢琴教学中即兴伴奏的应用探讨   刘 进

5.60 高校音乐学专业艺术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陈 怡

5.63 基于“互联网+”环境下高职学前教育声乐教学问题的若干思考   张 瑞

5.66 德育教育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体现和运用 刘纪秋

5.69 高校学前教育民族声乐教学的思考 沈 旭

6.64 义务教育阶段乐器进课堂的实践策略研究 何 苗

6.67 高校钢琴教育对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作用与路径 探析 朱敬文

7.51 古诗词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运用与推广 牛艺添

7.55 “罗森塔尔效应”在儿童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以6-8岁儿童为例  王承凤 宫 伟

7.58 “运动觉”感知训练对大学生音乐思维发展的优化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音乐学科核心素养构建的 视角  詹燕君

7.64 中西音乐比较中高师传统音乐教育问题探微

关陈伟 耿劲松

8.56 课堂引导教学模式下高校钢琴教学分析   于佳楠

8.60 基于艺术实践能力培养的声乐课堂——教学手段与方法改革研究   李艳萍

8.63 基础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活动管窥  李 渊 刘永福

8.66 声乐表演的心理调控策略思考   牛艺添

8.72 高校红色经典音乐的教学模式探究与传承 王 晨

9.69 中国钢琴曲红色经典作品在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

王晨曦

9.72 高校音乐师范专业实践课程的改革与探究 李兴旺

9.75 浅谈舞台实践在中职院校二胡教学中的重要性及教学要点 王 萃 姚 霆

9.78 传统“以乐辅德”教育思想之考论 巩兆越 田 怡

10.63 中国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融合应用

于佳楠

10.66 论声乐审美在声乐练习及艺术实践中的作用

秦庆璋 高 超

10.69 高校钢琴即兴伴奏课程的教学思考   郑迪瀚

11.74 提升高校音乐教育水平的有效管理策略  李 浩

11.77 钢琴曲《筝箫吟》的音乐与教学分析

张成功 张冰冰

12.55 高校钢琴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吴晶晶

12.58 钢琴作品在高校钢琴普修课中的教学运用

朱玉姝 许 凤

12.61 关于高校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发展与探究 李 浩

12.64 论预备练声练习在高校声乐专业课中的重要性

李英瑜

12.67 高等院校音乐剧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与实施探析 朱晏锋

1.69 数字“三”在民族音乐中的文化解读   徐海龙

1.74 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色——以声乐套曲《冬之旅》第二首《风信旗》为例   牛文洁 狄其安

1.77 论声乐演唱在民族歌剧表演艺术中的戏剧性体现

郝亮亮

1.80 民族乐器管子独奏曲《江河水》的风格与演奏技巧

梁 昕

2.78 论新民乐中琵琶演奏的发展趋势 李 敬

2.81 仫佬族师公调音乐的现状及传承 石 宁

2.84 声乐演唱技巧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崔欣阳 虎 翼

3.73 车尔尼钢琴练习曲740(699)中的琶音技术练习 研究 窦 瑾

3.78 李斯特单乐章作品的套曲化设计     朱显平

3.84 生与死的探索——马勒《亡儿之歌》第一首《此刻太阳终将升起》  陈晶霞 王婷婷

4.76 以《官僚小奏鸣曲》为例探析埃里克·萨蒂的创作 风格  翟东宁

4.79 秧歌在民族声乐艺术中的融合探索与创新发展  分析  王小林

4.82 板胡作品《水袖》中钢琴伴奏的中国写意  侯 嘉

4.85 黎族竹木器乐相关研究综述  刘庭萱 李 芸

5.72 从影视音乐功能看影视音乐创作与制作的特殊性

宋 芹

5.75 钢琴演奏中的情感表现与触键技巧的运用探讨

郑丽莎

5.78 论声乐表演艺术的形体语言   郎 灿

5.81 手风琴演奏中艺术表现力的运用研究  周 宇

6.71 复调因素在莫扎特《朱庇特交响曲》末乐章中的运用

马小童

6.77 歌剧《维特》的咏叹调《春风你为何唤醒我》的艺术表现及演唱研究 牛艺添

6.81 探讨动与静在钢琴演奏中的艺术体现 王金哲

6.84 云南民族声乐的发展研究 欧阳丽梅

7.67 钢琴演奏中触键与踏板对音色的影响  于佳楠

7.71 高校舞蹈教学中鼓子秧歌的传承与创新研究

张 哲

7.74 歌剧《苍原》的当代价值思考  杜 阳

7.78 北顿涅茨河岸的朝阳——普罗科菲耶夫《第一钢琴奏鸣曲》探析 陈佳玮 吴晶晶

8.75 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理论发展——以陈培勋钢琴曲《平湖秋月》为例   孙天骄 洪 丁

8.78 群体意识视域下中国传统音乐特征研究   钱玥旨

8.81 电子音乐制作技术手段在电影音乐创作中的运用及发展趋势 魏娱卉 王 铉

8.84 钢琴风格即兴创编于儿童工作记忆发展的运用

陶 红

9.81 浅谈钢琴演奏中触键技巧及音色效果

尉佳佳 吴 琛

10.72 谈丁善德藝术歌曲《想亲娘》  赵宏达 李 沫

10.77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的音乐表演

王 君 赵雨蒙

10.80 笛曲《乡歌》艺术特色新探   郝乃凤

10.83 钢琴演奏技巧对音乐表现力的作用 王 蕾

11.80 抗战歌曲的发展与当代价值   徐 潜 张欣然

11.84 由舞蹈《踏歌》谈中国古代女乐歌舞的审美特性

王舒洋 杨 洁

12.71 楚州十番锣鼓音乐研究现状与当下研究路径

仲崇连 罗天羽

12.74 中国民族歌剧在高校传播路径及影响力的探索与研究 陈曦泽

12.77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钢琴文化的海外传播路径探寻 程楚乔

1.85 打造艺术精品 不断开拓创新——作曲家栾凯  访谈   金佳明 赵德山

1.88 大数据背景下网络音乐作品版权保护研究

周 庆 崔东明

1.91 声乐作品选择在声乐训练中的重要性研究  陈欣荣

1.94 从筝曲看流派——《高山流水》与河南、山东、浙江三大筝派  王晓红 王 宪

2.87 歌唱方法之我见 李凤莲

2.90 浅谈俄裔作曲家齐尔品中日音乐活动的贡献及影响

何依霖

2.94 论唐代中原乐舞与西域乐舞的交流与融合

李晨枫 相 宁

3.87 浅析影视人类学视角下仪式音乐研究——以广西靖西县仪式音乐研究为例    李秀明

3.90 广西瑶族山歌调查报告——以贺州市富川县平地瑶为例    赵洪倩 张黎明

3.93 线上与线下的对话 原创与经典的交融——中央歌剧院2020年演出概述   王坤彤

4.88 舒伯特声乐套曲《冬之旅》音乐风格研究——以第一首《晚安》(Gute Nacht)为例  邱静文 袁 勤

4.91 论创建“宫·徵”民族器乐艺术中心的路径研究

王新蓉 郝宏歌

4.95 基于文化语境下钢琴改编曲教学创新——以广东音乐钢琴改编曲为例  赵 昕

5.84 民俗文化视角下十番音乐的可持续发展   陈曦泽

5.87 关于在高等音乐教育中器乐教学与小组课相结合的反思 刘 阳 边 鹏

5.90 浅析合唱指挥中的艺术表现力及其提升策略

杨清强

5.93 临海词调历史发展略论  江剑辉 张 珂 王安潮

6.87 闽台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现状研究 王 淼

6.90 “在那遥远的地方‘邂逅’巴拉莱卡”——一次中俄音乐融合实验之延展追叙   周 耘

6.94 浅析小剧场歌剧发展特征——以歌剧《再别康桥》 为例 李 吉 袁 勤

7.81 具有异曲同工之美的三部经典民族歌剧 杨瑞庆

7.86 论张千一歌曲创作的民族情感  马淑伟

7.90 俄罗斯音乐之我见  马嗣春

7.94 网络教育背景下钢琴教学模式的拓展与创新研究

郑雅丽

8.87 浅谈钢琴教育教学模式在高校的改革与创新 更藏吉

8.91 《义勇军进行曲》产生的时代背景与蕴含的当代价值研究 邱 田

8.94 九江山歌研究综述   孙炜唯

9.84 献身教育终不悔,一片丹心育英才——追忆我的父亲、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齐鹤堂 齐 易

9.90 谈赣剧饶河戏彈腔的传承与创新 罗 娜 罗红霞

9.93 湘南学院音乐学院声乐教材建设研究 梁小成

10.86 红色经典歌曲资源融入“四史”教育研究——以党史学习教育为例  陆 苗

10.89 浅析音乐与舞台的艺术关系 潘思兰

10.91 浅谈高校音乐课堂与舞蹈相结合   董玉芝

10.94 多元视角下小提琴本体作品向声乐载体作品跨界教学模式初探 王亚莉

11.87 赞歌颂百年 开启辽宁流行音乐创作新篇章

王 旭

11.90 壮族山歌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性探究

李肖一

11.93 试论“新四史”教育与《音乐鉴赏》课程思政教改的意义与策略   柯云燕

12.80 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的音乐审美 姜 凯 牛艺添

12.84 试论校园剧多样性表演风格统一呈现中音乐的作用——浅析五音戏校园清唱剧《王尽美的母亲》 尹 露

12.87 文化视域下的天水酒歌探析 范琳琳

猜你喜欢

声乐钢琴音乐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纸钢琴
音乐
钢琴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