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的应用

2021-01-18法代东

科教导刊 2020年35期
关键词:章节计算机网络导图

法代东

(广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网络工程学院 广东·广州 510006)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大学计算机类专业的学位必修课程,也是非计算机专业人员了解网络数据传输的重要科目。计算机网络课程知识点零散,理论性强,如何进行教学设计,开展思路清晰、易于理解、有吸引力的授课是值得思考的难题。随着可视化理论的深入发展,可视化技术受到了教育领域的重视,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思维工具成为了知识可视化的重要手段,如何在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发挥作用是值得探索的问题。

1 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现状与特点

(1)理论性强,实践性差。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为基础类课程,涵盖了网络基本工作原理、概念等知识点,以网络的OSI层次模型为主线进行网络基础知识的讲解,OSI模型作为重要的网络层次模型,其本身并没有在实际中应用,因此围绕OSI 模型讲解的知识点缺乏验证性的实验,以理论知识为主。计算机网络基础课实验以应用层实验为主,导致学生付出大量时间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却得不到太多的实践机会。

(2)知识点多,概念间逻辑性不强。计算机网络课程一般通过网络概述、局域网、广域网、网络互联协议、网络应用和安全等章节顺序进行讲解,这种章节顺序理论上没有错误,但并不符合人们认知上的计算机网络连接过程。人们认知的网络连接是从浏览器输入网址开始,按照网络数据传输顺序,通过电信号的传输、网线到网络设备等过程完成网络的数据连接。作为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知识点逻辑性的欠缺使得课程知识点零散,不易理解与记忆。

(3)学生基础参差不齐。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为基础类课程,面向计算机类专业和非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开设。网络知识包含了大量的抽象概念和原理,需要计算机基础知识作为铺垫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为基础课程一般会在大一开设,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参差不齐,一方面增加了学生对网络知识的理解难度,另一方面增加了教师的教学负担。

(4)教材知识点落后,与实际脱节。在现代科学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共同作用下,网络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成为了时代的标志,网络技术更新换代速度迅速。然而,计算机网络课程教材却跟不上技术更新的脚步,部分教材停留在介绍2G、3G 网络,对当前正在使用的网络连接技术涉及较少,学习者学到的网络知识与当前正在应用的技术脱节严重。

2 思维导图的内涵和优势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它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作为发散思维工具,在教学中优势明显。

(1)将知识层次化。思维导图按照图示间的逻辑关系,将概念原理按照层次关系分别呈现出来。对教师来说,按照思维导图的引导,更易于将复杂的概念关系理顺,形成层次分明的、逻辑通畅的讲解思路。对于学生来说,思维导图的层次化将知识从简单到复杂逐渐展示出来,体现了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学习原则,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将知识整体化。思维导图将知识点用一张图示展示出来,完整体现了知识点间的脉络关系,根据思维导图,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可以随时把握自己的讲授进度,按照导图中体现的重点难点,可以有意识的放缓或加速授课节奏,对授课进度进行整体把握。对学生来讲,思维导图一方面可以迅速的对知识形成整体感知,将知识点联系起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快速浏览思维导图,复习所需知识,查缺补漏,及时要求教师讲解。

图1

(3)将知识发散化。思维导图作为思维发散工具,从一个中心主题开始,不断利用线条扩展分支主题,中心主题与分支主题间联系紧密,关系分明。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完成头脑风暴式的教学设计模式,寻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完成更加利于学生理解的教学内容设计。思维导图是思维的自然表达过程,利用线条、文字、图形等形式将思维呈现出来,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做计划、做笔记等一切需要将思维可视化的事情,利用思维导图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呈现出来,训练自己的发散思维。

3 思维导图在网络课程中的作用

(1)将零散知识串联起来。计算机网络课程涉及的知识点较多,通过思维导图,教师可以把每个章节的知识点通过关键词、隶属关系、层级关系有效串联起来,在授课过程中,用思维导图作为线索,帮助学生学习、串联、回忆知识点,将会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将抽象知识具体化。网络基础课程的知识点大多比较抽象,例如计算机网络互联协议是框架型的知识点,授课过程中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层级表现办法,将网络协议每个层次的内容直观的展现出来,学生在通过思维导图学习时,可以联想到网络协议的层次性,对学生理解知识点有很大帮助。

(3)将课程整体化。在网教师可以将每个章节的关键词提取出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展示,并通过连线展示每一章节的关键词之间的联系,从而形成整体性的课程展示,特别是在授课伊始或课程复习时,利用每个章节的关键词展示,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整体化的网络知识体系。

4 基于思维导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设计

4.1 基于整体内容的思维导图教学应用

思维导图通过视觉符号进行知识表征,可以将大规模的知识点通过一副思维导图来总结,教师需要在了解教材全部内容的基础上,针对教材内容进行知识梳理和概念原理间的脉络整理,建立立体的知识体系,将教材重点知识以框架模式罗列出来,利用简洁的文字、线条、图形等符号,形成重点明确、层次分明的课程知识导图。

本文的思维导图均使用XMind 软件制作,并使用了其提供的部分符号,利用旗帜、星号代表知识的重要程度,没有旗帜、星号为普通知识点,有一个旗帜的知识点比较重要,星号加旗帜的知识点为核心知识点。利用表情表征知识点难易程度,其中笑脸表示容易理解,愤怒表示理解比较困难,哭泣表示理解困难。利用虚线表示知识点之间的关系,由于版面原因,图1 仅设置一条虚线代表两个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图1 所示思维导图,涵盖了整个网络基础课的重要知识点,可进行如下教学应用:

课前:将图1 发给学生,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课程有总体的印象,并通过旗帜、笑脸等视觉符号使学生了解本门课程的重点章节、难易程度,了解课程知识点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章节目录、章节介绍了解教材内容,并根据自己理解对图1 进行补充修改形成新的思维导图。

课中:教师根据学生修改的思维导图情况,要求完成情况较好的同学对思维导图做简要介绍,教师做出总结评价。并根据图1 流程对课程章节内容做简要介绍,根据重要性符号和难易符号向学生介绍课程的难点和重点。

课后:图1 作为整个课程的思维导图,教师可利用其作为课程的总体规划,学生可利用其作为课程的认知框架或复习框架。

4.2 基于章节的思维导图教学应用。

对于章节内容,思维导图可以阐述章节的详细内容,将零散的知识点通过各种连线、符号连接起来,形成层次性的完整知识点。图2 将计算机网络课程的网络概述章节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表现出来,继续使用图1 中出现过的旗帜、星型符号,增加铅笔、心形、音符标识课程要求,其中铅笔符号表示记忆,心形符号表示理解,音符标识了解。以概念和功能这一小节为例,它被标记了笑脸、旗帜、星形、铅笔,说明这一小节的知识点理解容易,是核心知识点,且需要记忆。围绕基于章节的思维导图,可以进行如下教学应用:

图2

图3

课前:教师进行思维导图设计并发给学生,学生利用思维导图进行预习,通过层次化的知识逐步翻看教材,利用重难点符号预习重点内容,利用虚线连接思考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课中:教师根据思维导图内容结合课程PPT 进行授课,使用思维导图作为授课引导,使用PPT 讲授详细内容。课程结尾,通过思维导图回顾所学知识,做到授课过程的深入浅出,做到将书本变“薄”。

课后: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复习所需知识,并利用思维导图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检测,边查看思维导图边回顾课本知识,将所学知识按照思维导图的路线在脑海中“走一遍”。

4.3 基于知识点的思维导图发散思维教学应用

思维导图是训练发散思维的工具,它利用中央的关键词,以多条辐射线连接多个概念、想法的相关词语,辐射线可以根据思维活动不断添加,最大幅度的开放思维。图3 是知识点网络拓扑结构的思维导图,拓扑结构分为总线型、网状、树状、星型、环形等结构,图3 中每种结构都有表示其结构的图形标识,并将其优点缺点在图形清晰呈现,根据图3 可以进行如下基于发散思维的教学设计。

课前:将图3 发给学生,提出任务,要求学生分析每种拓扑结构的优缺点,并在图3 基础上补充内容,使每种拓扑结构的内容更加完善,并提出哪种结构为最优结构。

课中:在教师的组织下,学生通过展示各自的思维导图,讨论每种拓扑结构的优缺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针对学生讨论进行评价,并根据网络技术发展情况,说明每种网络拓扑结构的适用环境。

课后:学生通过课前思考和课中讨论,最终通过教师的总结深入理解拓扑结构的分类和作用,将知识内化于心。

猜你喜欢

章节计算机网络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基于模式匹配的计算机网络入侵防御系统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关于计算机网络存储技术分析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
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防护策略
党的十九大报告思维导图
利用“骨架突破法”,提高复习效率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