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药剂对生姜根结线虫的田间防效研究
2021-01-18夏丽娟席亚东
赵 霞,夏丽娟,席亚东,李 婷
(1.四川省农药检定所,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省农科院植保所,四川 成都 610000)
植物寄生线虫是引起植物病害的重要病原物之一,具有存活时间长、传播途径广、适应能力强、危害严重等特点[1]。目前已经报道的植物寄生线虫种类超过4 100余种,造成全球每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 570亿美元[1-2]。其中根结线虫(Meloidogynespp.)是影响最大的类群之一[3],主要危害植株的根部,在幼根的须根上形成根结,破坏根细胞结构,阻碍矿物质营养及水分的运输,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和干物质的积累,降低农作物品质和产量[4-5]。据报道,全世界因根结线虫造成的农业损失率达11%~25%[4]。
生姜在国内分布很广,常年种植面积约27万hm2,主产区在秦巴山脉,而西南地区是最佳适生区,四川生姜年栽培面积2万hm2左右[5-6]。生姜内含丰富的姜辣素、姜油酮、姜烯粉,姜醇、龙脑和桉油精等营养物质,兼具食用和药用价值,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5]。根结线虫在生姜产区普遍发生,生姜感染线虫后,株高、茎粗、分枝数和叶面积均显著降低,可使生姜减产20%~50%,重病地块达80%以上[5][7]。化学药剂是生姜根结线虫防控策略的重要手段,具有防效好、见效快、使用简单的特点[8-9],但是目前登记用于防治生姜线虫的药剂不多[10],可供姜农选择的品种有限。本文作者选择了2%氟烯线砜颗粒剂、6%阿维菌素·噻唑膦微囊悬浮剂、0.3%印楝素水分散粒剂3种不同类型的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以期为生姜根结线虫的科学用药和农药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生姜与防治对象 试验在四川省青神县进行。生姜品种为本地黄姜,芽苗移栽,亩植约6 000株。试验地为岷江冲积性沙壤土,pH值5.5,有机质含量2%左右。防治对象为根结线虫。
1.2 供试药剂 2%氟烯线砜颗粒剂;0.3%印楝素水分散粒剂;6%阿维菌素·噻唑膦微囊悬浮剂。
1.3 试验处理及方法 供试药剂分别设不同质量浓度梯度及对照药剂、清水对照进行试验。2%氟烯线砜颗粒剂4 000、5 000、6 000、7 000g a.i/hm2;6%阿维菌素·噻唑膦微囊悬浮剂1 350、1 800、2 250g a.i/hm2;0.3%印楝素水分散粒剂3.75、4.28、5mg a.i/kg。每个处理重复4次,小区随机排列,小区间设保护行。
2%氟烯线砜颗粒剂于生姜移栽前7d将土壤浇透(水≥30 000L/hm2)后撒施1次;6%阿维菌素·噻唑膦微囊悬浮剂于生姜移栽缓苗后沟施1次;0.3%印楝素水分散粒剂在生姜移栽时、培土时分别灌根1次。
1.4 结果调查 结果调查在清水对照充分发病后进行。每小区随机取样,挖取生姜的根,每点调查≥10株,参考《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11]对病情进行分级,统计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
病情分级标准:0级:无病(块茎上无病斑);1级:有病斑的块茎面积占所有块茎面积的25%以下;3级:有病斑的块茎面积占所有块茎面积的26%~50%;5级:有病斑的块茎面积占所有块茎面积的51%~75%;7级:有病斑的块茎面积占所有块茎面积的75%以上。按照下式计算平均数及防效,采用DMRT法对防效进行方差分析。
式中:CK1为清水对照病指,PT1为药剂处理区病指。
2 结果与分析
(表1)可以看出:3种药剂对生姜根结线虫均表现较好的防效,药剂处理区病指均显著低于清水对照区病指。2%氟烯线砜颗粒剂效果最为明显,处理区病指在清水对照区病指的1/3以下,防效在70%~80%,姜块商品性好,产量高,地上部分株形高大,分枝较多,叶色深绿;6%阿维菌素·噻唑膦微囊悬浮剂效果次之,药剂处理区病指是清水对照区病指的1/3左右,防效在65%上下,能有效保护生姜根系,提高姜块商品性,田间可直观看到生姜长势优于清水对照区;0.3%印楝素水分散粒剂防效稍逊,药剂处理区病指在清水对照区病指的1/2以下,防效在55%~68%,但生姜的受害指数绝对值并不高,生姜长势较好,目测产量明显高于清水对照。
防效统计分析表明:2%氟烯线砜颗粒剂、0.3%印楝素水分散粒剂不同浓度间防效在0.05水平上无显著差异,6%阿维菌素·噻唑膦微囊悬浮剂1 800、2 250g a.i/hm2相当,显著高于1 350g a.i/hm2。
表1 3种药剂防治生姜根结线虫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3 结论与讨论
生姜作为特色经济作物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12]。近年来,由于生姜重茬连作普遍,根结线虫危害日益严重[5][12],其防治方法有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其中化学防治一直是防治生姜根结线虫的重要手段[2][13]。
噻唑膦(Fosthiazate)和阿维菌素(Abamectin)是防治根结线虫使用最广泛的药剂。截止2020年5月31日,我国获得登记的杀线剂共323项,其中噻唑膦100项,阿维菌素82项,登记数量分别为第一和第二[16]。噻唑膦是有机磷类农药,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阿维菌素通过干扰干扰神经生理活动发挥作用,互不产生交互抗性[13][20]。二者复配使用,兼具阿维菌素的高效性和噻唑膦的内吸传导和长效性,且可延缓抗性,降低成本,减少单位面积用药量[13][17]。氟烯线砜(fluensulfone)属于氟代烯烃类硫醚化合物,是一种新型的非熏蒸杀线虫剂[15],作用机制不同于传统药剂,杀线虫作用不可逆。其通过与线虫接触阻断其获取能量的通道,麻痹线虫,使其活动减少,暴露1h后即可停止取食,侵染能力和产卵能力下降[14-15]。但氟烯线砜容易产生药害,施药后需大量浇水。印楝素(azadirachtin)是从印楝中分离得到的研究最为深入的植物源农药,具有广谱杀虫活性[2]。印楝素具有抑制生长发育、拒食、胃毒、触杀、趋避、不育等多种作用方式,与常规农药作用机理差异大,不易产生抗性,对非靶标生物安全,具有很好的环境相容性[18-19]。按照美国环保局的规定,印楝素及其杀虫剂属于Ⅳ类,即毒性危险可以忽略,能较好的满足目前农药开发低毒、无残留的要求[19]。印楝素作为生物农药,能有效保护生姜根系及地下茎,结果可为农民所接受,且据报道,印楝素处理土壤对线虫控制的残效期长达数个月,对随后种植的农作物有明显的增产作用[19]。
综合试验结果,3种药剂防治生姜根结线虫各有特点,均表现良好防效。阿维菌素·噻唑膦是目前生产上使用较多的药剂,使用技术成熟。氟烯线砜作为一种新开发的杀线虫剂,效果优异,可作为传统药剂的替代产品。印楝素是商品化最成功的植物源农药,低毒无残留,符合环境保护和农产品安全的要求。生产实践中应因地制宜,选择适当的药剂,同时结合综合防治,提高生姜根结线虫防治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