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引导,层次递进
2021-01-18柏黎平
柏黎平
摘要:数学学习以发展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而深度学习是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以“平方根”第一课时为例,以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探讨引发学生课堂深度学习的数学教学实践。
关键词:问题引导;数学课堂;深度学习
近日,笔者接到了一个公开课任务,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平方根”第一课时。本节内容初看相当简单,就是平方根概念的引入与表示。“越简单的课越不好上!”这是所有初中数学教师的教学共识。如何在教材原有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出一节较为理想的课,如何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是值得思考的。根据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学要以发展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为导向,创设合适的教学环境,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学习内容的本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人,因此,教师要放手让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各个环节,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最大限度地引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内驱力,引导学生主动在课堂中参与实现有深度的学习,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结合本课内容的数学史演进历程和上述要求,我最后确定了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层次递进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求知的课堂教学方式。下面就本课的教学过程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情境问题来源于生活
数学课堂,创设问题情境是非常重要的,情境引入设计应该简练而又有意义,应该具有导向性。按“问题教学法”设计的要求,设计问题不仅要认真分析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内在特征,从思维的规律出发,从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品质出发,而且要深刻分析教材本身的内在联系,从新旧知识中找到学生兴趣的激发点。本课的情境引入以“平方根”概念的产生为主要目的。教材的引入以实际问题“要剪面积为25的正方形纸片,表示该纸片的边长”为主,但我认为这在“非已知平方数”平方根的表示的引导上还有一定的欠缺。本课教学内容很容易让学生联想到“1的平方根会表示,那么2的平方根是多少”的问题,这恰好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于是,我在本课引入时设计了两个递进的问题:
问题1:一个正方形的面积为1,它的边长是多少?
问题2:把这样的两个正方形经过适当的裁剪,你能拼成一个面积为2的正方形吗?如果可以,那么此时该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其中,第一个问题复习了新知识,并为应用新知识做好了准备;第二个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刚开始可能认为不行,但动手操作探究之后,会发现是可以完成的(如图1所示)。
由上述探究问题产生了本课所要探究的重点问题:面积为2的正方形是存在的,但它的边长是多少呢?可以表示吗?用数学语言表述为:“若a2=2,a=?”这就引入了新课。同时,这个问题将会成为本课学生探究的一根主线,它将串联起全课的教学内容。
二、引发新旧知识冲突
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的不同,会存在不同的内在关系,如新旧知识之间、已知与未知之间、因果之间的关系等。在这些关系中,我们要仔细分析,从中找出主要的关系,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点。
在本课中,由情境引入我们可以发现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原有的旧知识已经不够我们解决问题了,需要新知识的介入。于是,我们就可以顺理成章地给出第三个问题:
问题3:可以发现的确存在一个数的平方等于2,如何来描述这个存在的数?
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表述,在此基础上,再给出数学上的规范表述:“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作a的平方根。”同时,师生一起根据文字写出概念的代数表示法。接着,结合情境引入中第一个问题的结论解释平方根的意义和代数求法,并概括“关键是找到平方是1的数”,进行知识的迁移。然后,学生会想到(或教师引导学生)用所习得的新知识“平方根及其求法”去解决情境引入中的第二个问题。学生会发现:问题仍然无法解决,由于2不是学过的平方数,所以找不到平方是2的数。但是,学生也有一定的收获,他们结合刚刚学到的平方根概念,建立起了“a是2的平方根”的初步印象,知道目前要求2的平方根。
(一)深化概念内涵
雖然没有完全解决心中的疑惑,但不要紧,学习方面的点滴进步都很宝贵,我们继续探究。紧接着,教师引出了第四个问题。
问题4: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
100,9,144, , 0,-4,-1
思考:通过研究上面几个数的平方根,你觉得有什么要总结的吗?
因为所给的数是熟悉的平方数,学生能较快得出答案,并且概括出: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只有一个,就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教师通过本题可以让学生对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等知识进行强化,同时又通过计算、观察、概括锻炼了学生观察问题和概括总结的数学能力。既然又收获了新知,教师和学生可再次回到情境引入环节中的问题2,看看这一次能否解决。此次,学生有更进一步的收获:正数2会有两个平方根,即a的值有两个,但就是无法表示出来。虽然仍旧无法解决问题,但又有所收获,这点收获也是支撑学生前进的动力。于是,学生又继续探究下去。
(二)固化研究成果
经过两次探究,学生获得了进步,但无法完全解决问题。此时,学生的胃口被吊得老高,应该是欲罢不能,探究问题最终答案的积极性更高了。于是,教师赶紧推出第五个问题:
问题5:从之前的数学学习中我们知道,每一个数学概念都有专用的表示方法,那么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是如何表示的呢?
此问题由教师直接教授。第二个概念性内容:一个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作a的算术平方根,记作“ ”,读作“根号a”,另一个负的平方根是它的相反数,表示成“- ”。教师及时总结:正数a的两个平方根记作“± ”,而0的平方根是0,所以记作“ =0 ”;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作开平方,所以 中的a称为被开方数,显然a ≥0。此段教学内容新知识比较多,学生可能不会完全理解,教师可以再结合上面例1中的题目加以解释,通过举例明确求平方根的步骤和表示方法。
(三)例题探究2,对比感受概念表示方法
由于例1的数都为平方数,缺乏本课的重点“非已知平方数”的平方根的求法,我们需要进行适当的变式训练以突出本课的重点,也就是问题2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教师给出第六个问题。
问题6:将下列各数开平方:
(1)49 (2)1.69 (3)3
学生对(1)(2)题的解决不存在困难,解决第(3)题有所困难:已知3有两个平方根,但无法表示出来。这时,教师再给予明确的解释:“保留根号,‘± 。”至此,真相大白,学生马上会想到用最新的知识来回到本课引入时无法解决的问题,答案为“ ”。终于成功了,问题得以解决。接下来再进行适当的训练,让学生对本课所学新知识有一个强化和迁移的过程。
当然,学生可能又产生一个新的问题:“ ”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数呢?这就让我们留待下一节课去探究吧,我们又为下节课找到了探究问题的理由了。
以上就是笔者“问题引导、层次递进”的“平方根”第一课时的设计思路。本课以求“2的平方根”问题为一根主线,通过层层递进的几个数学问题,串起本课要学习的各个知识点,引导学生逐步进行探究,使学生的认知从模糊到清晰,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最终得出问题解决方案。这样的设计比较符合学生探究新知、认识新知的规律。
参考文献:
[1]王斌兴.在欢乐中成长:名师讲述最具活力的课堂愉快教学[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奚春皓)